三只羊突传新消息:上线App,售卖自营产品,会员费一年99元

笨笨的谷小白 2025-04-11 05:52:48
会员费99元背后,三只羊的“重生”与直播电商的信任困局

2025年4月8日,合肥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应用商店悄然上线了一款名为“小杨臻选”的App。

这个曾被职业打假人曝光售卖合成肉、因虚假宣传被罚没近亿元的企业,用99元会员费的新故事重回公众视野。当开屏页面上“省不够包退差额”的承诺与过往的争议形成微妙互文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直播巨头的转型尝试,更折射出整个直播电商行业在狂奔十年后面临的信任重构难题。

从直播间到自营商城:一场注定发生的突围

在“小杨臻选”App的商品页面滑动,40余款复刻爆款商品构成一个似曾相识的消费图景:肉松面包、辣椒酱、速食拌面,这些曾在直播间创下“30秒售罄1.6万单”战绩的网红产品,此刻正安静陈列在分类明确的六大品类中。

三只羊宣称要通过自主供应链实现“从源头到交付全程透明可溯源”,但消费者记忆里挥之不去的,是那个被职业打假人揭穿的“内蒙古高蛋白牛腿肉”神话。

这种矛盾恰是直播电商野蛮生长期的缩影。当东方甄选以199元会员年费构筑知识付费护城河,当交个朋友借罗永浩个人IP打造科技消费生态,三只羊选择用99元会员费+自营品模式破局,本质上是对流量焦虑的应激反应。其负责人反复强调“不会放弃直播业务”,但App内嵌的直播板块已从公域平台的喧嚣战场,退守为会员专属的私域空间。

信任赤字下的“付费赎罪券”

在App上线当天,微博热搜#99元买会员还是买教训#的讨论中,一条高赞评论写道:“以前用假货骗我9.9,现在要我花99买被骗资格?”

这戏谑背后,藏着直播电商最致命的信任裂缝。三只羊在整改期间新增3家第三方品控机构、编制7类品控指导书、砍掉80%合作品牌的动作,在消费者眼中更像是危机公关的标准动作,而非商业伦理的本质觉醒。

这种信任修复的艰难,让人想起自媒体女王咪蒙的转型之路。当公众号时代的“毒鸡汤”遭遇舆论反噬,她转身用《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等短剧重新收割流量,用“三步一爽点,五步一泪点”的工业化情绪制造,完成从文字煽动到视觉刺激的赛道切换。

三只羊的会员制何尝不是另一种“情绪商品”?99元买的不仅是优惠券,更是对过往伤害的象征性补偿。

直播电商的“咪蒙困境”

在分析三只羊的转型时,我们无法忽视那个幽灵般的存在——咪蒙式生存法则。就像咪蒙深谙“极端案例+情感共振=流量永动机”的方程式,直播电商也摸索出“低价诱惑+人格化IP=成交转化”的商业密码。

但当《黑莲花上位手册》24小时收割2000万充值时,咪蒙团队已开始向《法官的荣耀》等现实题材转型;而当三只羊试图用会员制重塑品牌形象时,消费者却在追问:这是涅槃重生,还是套路的迭代升级?

这种行业性的困境,在“小杨臻选”App的商品架构中显露无疑:服饰箱包类目仅有3款商品,美妆区充斥着“直播间同款”标签,所谓的“严选生态”更像是对爆款数据的机械复制。就像咪蒙团队给编剧下达“每集必须包含3个以上冲突点”的KPI,直播电商的供应链改造也困在流量算法的牢笼里。

重生还是轮回?

当我们在App Store下载“小杨臻选”时,或许该思考一个更本质的问题:在直播间“潘多拉魔盒”已然打开的今天,99元会员费究竟是商业创新的门票,还是信任危机的遮羞布?

三只羊在整改报告中承诺的“先行垫付退赔款”、新设立的售后账号,与咪蒙团队从“付费+广告”转向“免费+广告”的运营策略,本质上都在试图重建某种脆弱的平衡——既要流量的狂欢,又要体面的尊严。

但真正的破局之道,或许藏在那条未被写进PR稿的细节里:当网友发现“小杨臻选”的牛肉干配料表比停播前多了3项检测指标,当某位宝妈在社交媒体晒出48小时极速退款的售后单,这些微观层面的改变,可能比99元的会员承诺更有说服力。

就像咪蒙的《法官的荣耀》试图用基层执法故事稀释“爽剧”标签,直播电商的救赎也需要超越套路的诚意。

0 阅读:0

笨笨的谷小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