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彭德怀参加革命最晚,为何高居第二?他起点太高

汽车动态评测 2025-04-24 15:55:45

十大元帅里,彭德怀是参加革命比较晚的一个,但为啥他能排到第二呢?原因在于他起点高!

在十大元帅里头,彭德怀是最后一个投身革命的,他是在1928年4月成为党员的。到了那年7月,他和滕代远、黄公略、邓萍等人一起,发动了平江起义。起义成功后,他们在第二年年底带着队伍上了井冈山,跟毛泽东的队伍汇合了。

彭德怀还没成为党员那会儿,其他九位元帅都已经热火朝天地搞起了武装反抗。

1927年那会儿,贺龙、朱德、刘伯承、叶剑英、聂荣臻、陈毅、林彪这些大人物都参与了南昌的大动作起义。而罗荣桓呢,他跟着毛泽东后面,搞起了秋收起义,还在井冈山搞了个革命的大本营。到年底,叶剑英、聂荣臻和徐向前又加入了广州的起义队伍。说起来,1927年真是个动荡不安的年份,九位元帅里头的八位都在这年有了大 动作,就彭德怀还在湘军里头,当个代理团长呢,一直到年底都没变。

彭德怀呢,他算是那些元帅里头参加革命最晚的一个了。但说来也怪,1955年授衔的时候,他怎么就排在了朱德之后,成了第二号元帅呢?

朱德的人生历程和职位实在“牛气冲天”,他既是红军的总头头,也是八路军的总指挥,还做过解放军的总司令,甚至还担任过中革军委的一把手,简直就是座让人难以企及的大山。而且,除了他之外,那八大元帅参加革命的时间都比彭德怀早,这就让人纳闷了,彭老总怎么就在22年后超越了他们,坐上了元帅榜的第二把交椅呢?

其实还有个事儿得提一下,就是在那十大元帅里头,有好几位在投身革命的时候,官职都比彭德怀要大呢。

朱德在南昌起义前,已经是滇军中响当当的人物,做过护国军里的旅长,还当上过云南宪兵的头儿,算是个地道的“大军头”。就因为这些,陈独秀才没同意他加入党组织。

贺龙在南昌起义那会儿,担任的是中将军长,他在军界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实力强大,各方势力都抢着想跟他结交,是个炙手可热的大人物。

刘伯承那时候位置可不低,他是个中将军长,更厉害的是,他还是头一个当上了国民革命军军长的共产党大佬。可能大家不太清楚,咱们军队里规模最大的起义,那就是泸顺起义,这场起义的头头儿里,就有刘伯承和陈毅这些后来的元帅。

叶剑英在第四军里担任参谋长,是粤军里的大腕儿,张发奎特别看重他。

聂荣臻早些年就在黄埔军校当上了教官,那时候,不少后来成为军界大佬的高级将领,见到他都得恭恭敬敬地给他敬个军礼。

1927年的时候,彭德怀的地位比四位元帅都要高,他那时候已经是湘军的团长了。徐向前在广州起义那会儿,并不是啥大领导,主要就是管管工人赤卫队的训练工作。陈毅呢,他没能赶上南昌城的那一仗,在当上第11军25师73团政治指导员前,他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准尉文书。罗荣桓和林彪,他俩一个参加了秋收起义,一个参加了南昌起义,级别差不多,都是连队的干部。

为啥彭德怀能后来变得那么厉害呢?说白了,他虽然最后被授衔为十大元帅里的第二名,但在军队里的地位,早就在红军那会儿,就仅次于朱德了。

彭德怀之所以能迅速崭露头角,关键在于他一开始就站在了很高的位置上。

平江起义那会儿,他虽然只是个团长,但起义成功后,红5军成立,他就当上了军长。这支队伍在我军历史上可重要了。没过多久,彭德怀就带着红5军上了井冈山,跟毛泽东的队伍会合了。

毛泽东搞完秋收起义,经过一系列整改,就是“三湾改编”后,带着起义的队伍到了湖南和江西交界的罗霄山中间那段地方,那儿就是咱们第一块红色革命的地盘——井冈山。

当毛泽东带着秋收起义的队伍好不容易在井冈山站稳脚跟没多久,朱德和陈毅就领着南昌起义的部队来了,这让井冈山瞬间热闹了起来。这次,朱德和陈毅带来的人马足有一万多,虽然大部分是湘南的农民军,但里头有南昌起义的老底子,这战斗力绝对不能小看。

彭德怀带着红5军上了山,这对井冈山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红5军的主力大都是湘军出身,湘军的勇猛在历史上可是响当当的,人们常说“没有湘军就不成军队”。朱德和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队伍,还有彭德怀指挥的平江起义队伍,这两大正规军的并入,给井冈山根据地的战斗力带来了很大的增强。

后来,毛主席、朱总司令、彭大将军和陈毅等领导人,也都陆陆续续参与到中央苏区的建立工作中来。

朱毛和彭德怀带着井冈山红军,在赣南、闽西地区来回打仗,慢慢地,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就建立起来了。这对彭德怀来说,真是个闪亮的时刻。

中央苏区这个名字的由来,可不是因为它单单是全国众多苏区里面积最广的那一个,也不仅仅是因为这儿的红军队伍最为庞大。关键在于,后来中共中央从上海转移到了瑞金,并且在那里建起了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红军的指挥中心也设在了这里。党、政、军的高层领导都汇聚一堂,正因如此,它才被叫做中央苏区。

就是因为这个,主要由朱德、毛泽东、彭德怀领导的第一方面军,大家也都叫它中央红军。

在中央苏区那会儿,朱德当上了红军的总头头,还管着红一方面军,另外他还是中革军委的一把手。跟他一起打了很多年仗的彭德怀呢,就成了红一方面军的二把手,还有中革军委的副头头。这样一来,朱德和彭德怀,一个正职一个副职,军队里的最高领导架子就算是搭起来了。

这个领导架构给后面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从那以后,人民武装的力量就一直是朱德当总头儿,彭德怀做二把手。

跟朱德留在总部指挥不同,彭德怀虽然是副总司令,但他更爱直接跑到前线去带兵打仗。在红军那会儿,他还是红3军团的军团长呢,不管是对抗敌人的“军事围剿”,还是长征路上,彭德怀总是带着队伍冲在最前头。到了八路军时期,他经常跑到太行山里,和刘伯承、邓小平、陈赓他们一起指挥了百团大战。到了解放战争,他不仅是解放军的副总司令,还兼任了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在陕甘宁地区和胡宗南玩起了“蘑菇战术”,把这位蒋介石的爱将折腾得够呛,最后西北五省全都被彭德怀的队伍给解放了。

平江起义后,彭德怀一跃成为红5军的军长,这可是个非常高的起点,也是他后来能当上第二元帅的一个关键因素。接着,他又一路升迁,做了中央红军的副总司令、八路军的副总司令,还有解放军的副总司令,这些经历让他远远超过了其他8位元帅。

彭德怀元帅从小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在十大元帅里头,要说他最苦,那是一点也不夸张。他小时候的家庭条件,真的是差到了极点,跟其他元帅比起来,那绝对是数一数二的难。这种苦出身,在十大元帅中可以说是独一份。

朱德小时候家里特别穷,穷到连后来出生的弟弟妹妹都养不起,只能狠心让他们溺水了。这事儿朱德在他写的《回忆我的母亲》里面讲得很清楚。

但彭德怀过得更为艰难,新年第一天,他就顶着刺骨的冷风,和上了年纪的奶奶、幼小的弟弟一起出门要饭,结果饿得直接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彭德怀从小生长的环境十分艰难,这让他特别痛恨坏事,性格也非常强硬,并且非常心疼那些干苦活的普通人。他这辈子就像一把大火,遇到恶势力绝对不会服软,更不会轻易对人低头,这种脾气是天生的。其实,这种性格在他小时候就能看出来:他宁愿饿死,也不肯吃别人施舍的食物。

彭德怀是个性格直爽、脾气火爆的人,他说话直接,不喜欢拐弯抹角。在军事上,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坚持,因此也难免与人产生分歧。据说,彭德怀曾经骂过瞎指挥的李德,用“崽卖爷田不心疼”来形容对方的错误决策,言辞之间充满了对浪费资源和错失战机的心痛与不满。这样的批评虽然严厉,但也反映了彭德怀对于军事行动的严谨态度和责任感。在一次关家垴的战斗中,彭德怀与老战友刘伯承产生了分歧。情急之下,他甚至提出了要“撤销129师番号,杀头不论大小”的极端言论。这并非他真的要这样做,而是表达了在那种紧急情况下,他对正确决策的迫切渴望和对错误指挥的深深失望。这种激烈的言辞,实际上是他对战斗胜利的高度负责和对部队士气的坚决维护。至于毛泽东,作为党的领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也曾与彭德怀有过不同的看法和争执。但无论意见如何不同,两人之间的深厚战友情谊却始终未变。彭德怀对毛泽东的尊敬和爱戴,以及他在关键时刻对正确原则的坚守,都是他人格魅力和军事才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骂过的手下那可不少,但彭德怀这人,骂人都是就事论事,不针对个人。记得好多年前,小学课本上有个故事,讲的是彭德怀去崇明岛看海防时,有个团长犯了错,被他狠狠训了一顿。可到了吃饭的时候,彭德怀却主动跟那团长认了错,说自己不该骂人。

有人对彭德怀看法不对,觉得他就是一股蛮劲,打仗全靠硬冲。就像关家垴那场仗,他带着8个团的兵力去围攻日军600多人的冈崎大队,结果没逮住冈崎大队,还让自家部队损失不轻。

在那场战斗中,他冲着刘伯承发了火,原因是刘伯承不同意硬碰硬的打法。

关家垴战役大家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大多数人觉得这场仗打得对。因为如果不动手,日军会更加嚣张,他们常常只用一个营(大队)的兵力,就敢在太行山横冲直撞,跟没人管一样。不过,对于具体怎么打,大家意见就不统一了。多数人支持刘伯承和陈赓他们的想法,觉得应该先把日军放下山,然后再找个好机会一举消灭他们。

但这可不意味着彭德怀只会一股脑儿地往前冲,其实吧,彭老总是个特别有毅力的人。

之前说过,他和胡宗南在大西北斗智斗勇就是很好的证明。那时候,彭德怀刚拉起西北野战军这支队伍,人数也就那么几万,而胡宗南因为是蒋介石的宁波同乡,特别受重用,手底下有几十万装备精良的精兵强将。就是在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彭德怀带着西北野战军,在陕甘宁那复杂的地形里跟胡宗南绕圈子,打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这些仗,把国民党军拖得筋疲力尽,让老胡一点脾气都没有。

之后,有了第18和19兵团的大力帮忙,彭德怀带着他的第一野战军,也就是以前的西北野战军,总共35万人,把大西北打了个遍。那时候特别嚣张的马步芳集团,就是被彭老总一下子给消灭了。

要说解放的土地面积嘛,彭德怀绝对是头一号。再看看敌我力量的对比,彭德怀那边的情况可以说是最糟糕、最艰难的。但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他愣是把大西北全境给解放了。这光凭力气大哪儿行啊?

说起来,彭德怀能当上十大元帅里头,就排在朱德后面的那个第二,主要靠的是两件事。第一,他平江起义那会儿,起点就相当高,红5军那可是井冈山的顶梁柱,彭德怀在井冈山,跟朱德、毛泽东、陈毅他们几个,一块儿成了红军的老祖宗。第二呢,后来他在军队里头,也是除了朱德,数他最大,不管是在中央红军,还是八路军,亦或是解放军,他都是领头人物。

彭德怀能成大事,靠的是他出色的军事本事和那股子永远不服软的劲儿。

这一点在彭德怀长达22年的带兵打仗经历中,一直都是关键所在。

不过这事儿还没完,新中国一建立,彭德怀就毫不犹豫地挑起了大梁,当上了志愿军的第一任总指挥。

得明白,这活儿风险可大了去了。那时候,中美之间的差距就像天壤之别,美国靠着二战一跃成为“全球老大”,而中国呢,刚搞定解放战争,国内经济状况那叫一个糟糕,到处都是问题。几乎所有的军事专家都咬定,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绝对没有胜算。

这时候,彭德怀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挑起了大梁。这个战场上的老将,根本不把敌军放在眼里,对那些胆小怕事的人更是嗤之以鼻。他坚决地站在毛泽东这边,不顾其他人的反对。他的胆量、决断力、坚持和强硬,都显示了他是指挥志愿军的最佳人选,毕竟,这些也是志愿军的特点!

肯定地说,就算不当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也肯定是排名第二的元帅。他去朝鲜带兵打仗,更是把他的指挥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就算对手是装备最精良的美军,彭德怀也照样不怯场,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敢跟世界两大强国较劲,还丝毫不输阵的元帅。

说白了,彭德怀的作风,那就是咱们中国军队的作风!

2 阅读:403
评论列表
  • 2025-04-24 18:23

    起点高是一回事。主要是打出来的,打遍天下无敌手!

汽车动态评测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