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灭亡后,150万契丹人去了哪里?若你是这些姓,可能是契丹后裔

汽车动态评测 2025-04-23 14:57:24

从916年开始,契丹的头儿耶律阿保机把各个部落都统一了,建起了辽国。一直到1218年,西辽被蒙古给灭了,契丹族在历史上那可是风光无限好。他们打下了超大的地盘,东边到大海,西边到沙漠,南边越过长城,北边直到大漠。契丹还创造了特别牛的文化和历史,这种影响一直留到了现在。在中亚和东欧的一些地方,人们到现在还习惯把中国叫做“契丹”。

不过,挺让人纳闷的是,西辽这个国家没了之后,史书上就再也没提过“契丹”这个民族,感觉契丹人就像是一夜之间从历史里彻底蒸发了一样。

契丹人难道真的在金元两朝被杀光了吗?这怎么想都不太可能。你看,历史书上写着呢,辽国没了的时候,契丹人还有150多万呢。

我们心里头一直有个问号,这800年时光里,契丹人到底跑哪儿去了?现在,他们又变成了哪个民族呢?

【一、骁勇善战的辽国是如何灭亡的?】

公元1115年那会儿,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刚把国家建立起来没多久,他就带着2万精兵,直愣愣地朝着辽国的重要军事地点黄龙府冲过去了。

辽天祚帝一直只顾着享乐,没料到事情会这么糟糕。直到火烧眉毛了,他才恍然大悟。在大臣们的劝说下,他决定亲自带兵,领着70万大军去对抗完颜阿骨打。

35比1的比例,实力差距巨大,这场战斗看起来赢得毫无问题。但就在天祚帝亲自带兵快赶到前线时,后方却突然传出了大新闻:大臣耶律章奴扶持了皇叔耶律淳当上了皇帝,这就是辽宣宗。

天祚帝这人本来就做事不靠谱,一听那话,二话不说就让大军往回撤。这下可好,完颜阿骨打瞅准机会,带着两万人就冲了上去。七十万大辽军啊,愣是被这两万金军给打得溃不成军。从那以后,辽国就再也没缓过劲儿来,一直衰败下去。

真是祸不单行,到了公元1120年那会儿,宋徽宗和金国的头儿完颜阿骨打决定联手,他们搞了个“海上之盟”。按照这个盟约,要是北宋能和金国一起把辽国给灭了,那完颜阿骨打就得把原来石敬瑭送给辽国的幽云十六州,再还给宋朝。不过呢,宋朝也得把之前给辽国的那些钱,转手给金国。

从宋太祖赵匡胤那时候开始,收复幽云十六州就成了宋朝历代皇上的一块心病。宋徽宗一听说有机会实现这个目标,心里那叫一个美,二话不说,立马就点头同意了。

那时候,辽国、宋朝、金国,就像三个大佬站一块儿,谁也不服谁。可为啥金国非得拉上北宋,一起去把辽国给干掉了呢?

这事儿得聊聊金国的一种特别东西,那就是海东青。

天祚帝平时特别喜欢打猎,尤其是对女真部落养的那种叫海东青的猎鹰情有独钟。而且啊,在完颜阿骨打还没建立自己的国家前,他是归顺辽国的。因此,天祚帝老是派使者跑到女真那边去,要他们进贡海东青。

结果,那些使者一到女真部落,就开始仗着自己背后的势力欺负人,胡乱搜刮财物,甚至还到处抢女真女子玩乐。天祚帝呢,对这些行为就像没看见一样。女真人实在是受不了了,一怒之下杀了辽国的使者,正式打起了反抗辽国的旗号。

北宋和辽的纠葛其实挺直接,就是辽把汉人的幽云十六州给占了,这让北宋的北边防线直接暴露。北宋呢,又打不过辽,宋辽一开打,北宋就老输。这样一来二去,两国之间就结仇了。

公元1125年的时候,辽国因为被金朝和宋朝两边一起攻打,最后被打败了。辽国的天祚帝呢,也被金军给抓住了,成了俘虏。

辽朝垮台后,金兵对契丹百姓进行了整整一个月的残酷杀戮。为了保命,契丹高层耶律大石带着手下的人马,一路狂奔逃到了中亚的楚留河那边。到了1132年,耶律大石在叶密立这个地方自立为王,重建国家,历史学者们给这个国家起了个名儿,叫“西辽”。

西辽这个国家又传了六代皇帝,撑了86年,结果在1218年被蒙元给灭了。打那以后,契丹这个民族就算是在历史上彻底消失了。

【二、辽国灭亡后,上百万契丹人去了哪里?】

辽朝垮台后,一些契丹族的人被金兵给杀了,另外有些人跟着耶律大石跑到中亚那边去了。不过说实话,因为各种原因,能成功逃跑跑到西边去的契丹人并不多。等到西辽也被灭掉,这些契丹人就慢慢和中亚的各个民族混在一起了。

剩下的那些留在辽国老地方的契丹人,有的就向金朝投降了,还有的跑到了蒙古,而且跑蒙古的契丹人是最多的。

蒙古兴起之后,他们搞了个跟金朝完全不一样的民族政策。他们对契丹人挺大度的,不光不欺负他们,还挑那些有本事的契丹人,让他们当官呢。

因此,在蒙古帝国不断扩张疆土、一统天下的岁月里,契丹人也跟着四处征战、到处奔走。到了1253年,蒙哥大汗派忽必烈挥师南下征服云南,众多契丹勇士被吸纳进了“探马赤军”,跟着大军一路往南。

云南被安稳下来后,为了军事上能守住这块地方,忽必烈就发了道命令:“探马赤军哪儿需要就去哪儿,跟当地百姓一样”,这样一来,契丹人就留在了云南,开始负责守卫和种地。

八百年来,那些契丹人慢慢不再主要靠放牧牲畜生活,而是和云南当地人混在一起过日子,时间一长,他们不光是血脉上,就连文化风俗、日常习惯,都跟当地民族越来越像了。

那么,现在还能寻到契丹人的后代吗?

【三、契丹是如今的哪个民族?】

最近这些年,通过研究人员的仔细调查和多方了解,已经差不多弄清楚,契丹人的后代主要聚居在下面这两个地点:

首先,在云南的滇西那边,“本人”这个族群啊,他们大多住在施甸、保山、大理还有临沧这些地方。

学者孟志东写的《云南契丹后裔》这本书提到,在云南那边,有些契丹人的后代,他们自己管自己叫“本人”,人数嘛,大概有个15万左右。

现在,保山市施甸县聚居着九万多人,他们主要姓“阿”、“莽”和“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融入了汉族、彝族、布朗族和佤族等多个民族中。

为啥这些契丹人的后代不用他们原来的“耶律”当姓了呢?

根据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蒋家云家里保存的《勐板蒋氏家谱》里头的记录:

蒋家的老祖宗原本姓耶律,名字叫阿保机,是他一手建立了辽朝,但后来辽朝被金朝给灭了。他的后代子孙就把“阿”当作了姓,后来又改成了“莽”姓。到了元朝初期,他们跟着蒙古大军南征,立下了大功,所以被授予了武略将军的高官。到了明朝洪武年间,又因为平定麓川平缅的叛乱有功,被朝廷封为了长官司,而且这个职位还可以世袭。就这样又过了好几代,他们最终把姓改成了“蒋”。

根据这个,咱们能提炼出两个重点信息:

首先,云南那边的契丹人的后代为啥改姓“阿”呢,其实是为了缅怀他们的老祖宗“阿保机”,所以就直接拿了他名字的头一个字来当姓了。

在施甸县甸阳镇的长官司那里,有本《施甸长官司族谱》也记录了这个说法,算是给这事儿添了个实锤。

这本家谱开头藏着一首四段七言的神秘诗句,里头有这么一句:“堂上尊名变姓氏,耶律先祖是阿保。”这话就是说,他们本来姓耶律,后来为了纪念堂上的老祖宗阿保机,就把姓改成了“阿”。

另外,契丹人的后代为了适应生活环境,先是把姓改成了“莽”,后来又改成了“蒋”。

大约在1441年那会儿,契丹人的后代为啥要把“阿”这个姓改成“莽”呢?说起来也挺简单,因为在云南那边,当地的蒲人说话里,“莽”这个字就是代表王啊、君主啊、首领啥的。

明朝那会儿,云南那边有契丹人的后代,他们世世代代当着“土司”。为了跟云南当地人处好关系,还有方便管治他们,这些契丹后裔就改了姓。这样一来,他们跟当地人就显得亲近多了,管理起来也更顺手。

之后,明神宗让好多汉人搬到了云南,目的就是要“让西边那些夷人开化,把土司制度改成平民管理,还要让夷人变成汉人”。那些契丹人的后代呢,也挺配合朝廷的做法,他们“觉得夷人的姓挺丢人的,特别向往成为中华的一份子,所以就改成了姓蒋”。

除了姓“蒋”之外,还有一部分契丹人的后代,他们选择了杨、李、赵等其他姓氏作为自己的姓。

如今,在施甸县的由旺乡木瓜榔村里,还能见到一座蒋家的老祠堂。跟一般汉人建的坐北朝南房子不一样,这座祠堂的大门是朝着东边的。

考古发现告诉我们,契丹人以前有个老传统,那就是“朝日”,因此,辽国的房子全都是朝着东边的。

祠堂大门两侧,挂着这么一对联:“耶律家门树成林,阿莽蒋氏共迎春。”

这些点点滴滴都表明了,阿、莽、蒋这三个姓氏其实是一家子,全都是耶律氏契丹族的后代。

尽管在历史悠久的岁月变迁里,契丹人的后代在外貌和行为上跟当地人已经没啥大区别,不过在一些特别的传统里,你还是能找到几百年前契丹文化的痕迹。

举个例子,契丹有个老规矩,就是同姓的人不能结婚。在云南生活的契丹人的后代,不光是同姓之间不结婚,就连阿、莽、蒋这三姓之间,因为都源自同一个老祖宗,所以也是不能联姻的。不管是娶媳妇还是嫁闺女,都得在这三姓之外找。

比如说,施甸县莽王寨那儿的契丹人后代,他们结婚时还有个老传统,就是“撒赞”。这个传统的赞词啊,从老辈儿那会儿就传下来了,一直到现在还在用。

瓜子儿小小四处扬,

耶律阿保机,就是辽太祖,他曾经把大儿子耶律倍打发到东边去,让他当了个王。

耶律倍为了躲避耶律德光的算计,干脆离开了辽国,一路往南去了南唐。

耶律大石在辽国灭亡后,跑到西边重建国家,心中满是对故国的仇恨。

契丹勇士随蒙军南征,四方闯荡情难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的那些契丹人的后代,很好地继承并留下了很多契丹的历史文化特色。

在施甸这块地儿,现在还留着好多老东西呢,像长官司署、长官司的家族谱、阿苏鲁的坟、契丹小字碑、耶律家的祠堂,还有姚关大乌邑的蒋家祖庙、由旺的土主庙等等。这儿可是全国独一份,契丹后代留下的东西保存得还算完好的地方。

另外,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些达斡尔人被认为是契丹人的后代。

1996年的某一天,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的资深专家刘凤翥老先生,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挺神秘的信。写信的人在信里头讲,他自个儿琢磨着达斡尔族可能是契丹人的后代,特别想让刘老先生跑一趟莫力达瓦自治旗,去实地看看,说不定能把这事儿给弄清楚。

读了信里的内容,刘老先生兴奋不已。大家都知道,他在国内是研究契丹历史的顶尖专家之一,多年来,他一直在努力找寻契丹人的后代,但一直没啥大发现。现在,竟然有人给他送来了一条超级重要的消息!

刘凤翥老先生不顾自己上了年纪,匆匆把信一放,马上就往达斡尔人多的地方——莫力达瓦自治旗赶。

考察结束后,刘老先生心里基本有了数,他觉得达斡尔人很有可能就是契丹人的后代。

他说了几个原因:

一种说法是,“达斡尔”这个词,它的意思就是“老家”或者“出生的地方”,说白了就是故乡。这个叫法啊,是从契丹那会儿传下来的。

这种说法,最早在清朝乾隆时期就有了。乾隆皇帝特别爱钻研历史,他在自己定的两本书,《八旗姓氏大全》和《辽史话》里头,讲到了“达斡尔”这个名字,其实是古代契丹八部里头的“大贺氏”部落,音译过来的。

这为认定“达斡尔族”为契丹人的后代,给出了明确的历史资料证明。

另外一点就是,达斡尔人的那些老故事啊,跟以前契丹人过的日子挺能对上号的。

达斡尔人过去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记录,因此,这么多年来,他们既不清楚自己的祖先来自哪里,也不了解本民族过往的故事,只知道一个代代相传的传说。

据说,他们的老祖宗萨吉尔迪汗带着大伙,原先住在西拉木伦、哈拉木伦那片地方,就是现在内蒙古巴林左旗周围。后来,他们搬到了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在那儿建起了边堡,从此以后,就在这里安了家。

“边墙”是另一种像长城那样的防御工事。根据历史书记载,金国为了抵挡北方蒙古部落的进攻,硬是把好多契丹人拉去修了条“界沟”。这“界沟”啊,跟“边墙”的功能差不多,都是为了防着蒙古人建的。

这么说来,达斡尔族的那些故事,跟契丹人的过往,竟然有很多对得上号的地方。

另外一点,达斡尔人在好多方面跟契丹人挺像的,比如说生活习惯、信啥宗教,还有说话的方式和文化传统这些。

比如说,在发音上,达斡尔族管“铁”叫“卡萨哦”,契丹语里头也是这么说;契丹语称兔子为“陶莱”,而达斡尔族叫它“陶里”;契丹语的“人口增长”念起来是“普苏丸”,到了达斡尔族那里,就变成了“普苏拜”。

上面说了,契丹有个规矩,就是同姓的人不能结婚。现在的达斡尔人,也是这么个习俗,同姓的不结亲。说到信仰,达斡尔人和契丹人都信萨满教。还有啊,他们在打猎、捕鱼这些方面,做法也特别像,简直让人惊讶。

特别要说一下,打从老早以前,达斡尔族的人就特别爱玩也擅长曲棍球。而契丹人在过去,为了让士兵们多锻炼,经常组织他们打马球,这马球啊,还成了他们过节时的一个重要活动。

马球玩起来跟曲棍球有点像,大家都说它是曲棍球的“老祖宗”。

我们可以猜想,达斡尔族特有的传统运动——曲棍球,说不定就是从辽朝契丹人的马球演变过来的。

根据上述三个原因,刘凤翥老先生在文章《从契丹小字看达斡尔人是东胡后代》里概括道:“达斡尔族是在元朝灭了金国后,那些留在当地的契丹人,一点点壮大起来的。”

虽然有不少线索指向“本人”和达斡尔族可能是契丹族的后代,但由于缺少确凿的第一手历史资料来直接证实这一点,因此在历史学界里,始终有人持怀疑态度。

后来,科学家们有了新招,他们用上“分子考古”这种高科技手段,从契丹古人的尸骨里抽了点DNA,然后又找了些可能是契丹人后代的人,比对了下他们的DNA。这样一来,困扰学者们多年的谜团,总算是有了个明确的答案。

科学家们先从内蒙古挖出的、确定是契丹古人的遗体里,拿了牙齿、骨头这些6个部位的样本,接着又收集了好多来自云南保山、施甸的纯种“本人”和达斡尔人的血液样本,还有鄂温克族、蒙古族、汉族等其他民族的一些血液样本。

做了DNA检测和比对,科学家们最后说了:

达斡尔族跟契丹族在遗传上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而云南的“本人”族群,他们的父系祖先跟达斡尔族也挺像。

简单说,达斡尔族大概率就是契丹族的后代,而云南那边的“本人”,老祖宗也是契丹人。不过嘛,经过800多年的繁衍生息,他们跟当地的其他民族通婚混血,所以跟达斡尔族比起来,云南的“本人”跟契丹人的血缘关系就显得稍微远点儿了。

除了上面说的两个已经确认的契丹后代族群,咱们国家还有一些契丹后代的说法,但这些都还没得到证实。

举个例子,现在天津有个宝坻区,那儿有个村子叫“耶律各庄”,村里大部分人姓“刘”。听村里老一辈的人说,他们的老祖宗其实是契丹人,本来姓“耶律”。

西安市长安区还有俩村子,叫耶柿村和耶家坡,村里的人大多都姓“耶”。听说这个“耶”姓是从“耶律”这个姓里取的头一个字。他们的老祖宗是辽朝的一个王爷,耶律天庆王。村里人保存的一块老匾上写着,解放前他们还姓“耶律”,后来才简化成了“耶”这个单姓。

【总结:】

契丹的衰落历程,其实也就是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一个缩影。

经过八百年的民族大交汇,契丹虽然从史书上渐渐淡去,但它并未真正消失,而是深深融入了华夏的大家庭里。契丹文化带着它独有的特色,一边影响着周围的民族,一边也被其他民族的文化所影响,最后形成了“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紧紧相连,亲如一家”的美好局面。

你知道哪些人是契丹人的后代吗?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吧!

0 阅读:62

汽车动态评测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