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潍坊有个十笏园
作者|张传禄
在山东潍坊那片充满烟火气与现代活力的土地上,十笏园宛如一颗从江南水乡错落到北国的明珠,静静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自明嘉靖年间(1522 - 1566)始建,历经岁月的洗礼,在清光绪十一年(1885)经潍县首富丁善宝重修扩建后,成为了如今我们所见的这座充满江南风格的私人花园。

走进十笏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典型的江南式布局。空间虽紧凑,却处处透着江南园林的精致与细腻。江南园林讲究以小见大,十笏园便是如此。每一处景致的安排都仿若经过精心的构思,就像江南女子手中的刺绣,一针一线都蕴含着无限的巧思。

园林中的水,是江南风格的灵魂所在。十笏园中的池塘,恰似江南水乡那灵动的眼眸。水面平静而清澈,宛如一面温润的镜子,倒映着天空、白云和周围的亭台楼阁。池塘边,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垂落在水面,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恰似江南烟柳的婀娜姿态。那曲桥横跨在池塘之上,桥身蜿蜒曲折,如同江南水巷里的小桥,充满了婉约之美。漫步桥上,脚下是潺潺的流水,耳边仿佛传来江南水乡的桨声欸乃。

假山与叠石,也是十笏园江南风格的重要体现。这些假山虽没有北方山石的雄浑壮阔,却有着江南山石的玲珑剔透。它们或立或卧,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园林之中,石与石之间的缝隙里,生长着各种绿植,青苔斑驳,就像江南山林间自然生长的植被,充满了生机与野趣。从山石间涓涓流下的细流,如同江南的涓涓溪流,轻柔而缓慢,与北方的粗犷瀑布形成鲜明对比。

亭台楼阁在十笏园里更是将江南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亭子的造型轻盈而雅致,四角高高翘起,宛如展翅欲飞的江南水鸟。亭顶的瓦片排列整齐,色泽温润,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淡淡的光泽,恰似江南水乡那烟雨朦胧中的屋顶。楼阁的飞檐斗拱,线条优美而流畅,不像北方建筑那般厚重,而是多了几分江南建筑的空灵与飘逸。楼阁的门窗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花卉、人物、瑞兽等图案栩栩如生,如同江南木雕艺人手下的杰作,细腻而生动。

再看园内的植物配置,犹如江南四季的画卷。春天,桃花嫣红,梨花洁白,如同江南暮春时节的繁花似锦;夏天,荷叶田田,荷花映日,送来阵阵清香,恰似江南荷塘的盛景;秋天,菊花金黄,傲霜独立,有着江南文人笔下的高洁气质;冬天,梅花点点,暗香浮动,宛如江南寒梅在冰雪中的倔强姿态。这些植物的搭配,不仅体现了四季的更迭,更营造出江南园林独有的诗意氛围。

十笏园中的回廊,犹如江南的绸带,蜿蜒穿梭于园林之间。回廊的柱子、栏杆都有着精美的雕刻,或为繁花盛开,或为祥鸟瑞兽。人在回廊中行走,仿佛置身于江南的庭院深处,一侧是园林美景,一侧是雕栏画栋,每一步都能感受到江南园林的精致与典雅。

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与繁华中,十笏园犹如一座宁静的江南梦岛。周围的现代建筑如同汹涌的浪潮,而十笏园却坚守着自己的江南风格,传承着江南园林的文化内涵。然而,它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现代文明的侵蚀、游客的增多等都可能影响它的原汁原味。我们应珍视这座北国中的江南园林,让它的江南梦影永远在潍坊的土地上延续。

当我离开十笏园时,心中满是对这座充满江南风格园林的眷恋。它就像一个江南的梦境,在北国大地上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让人回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