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兜兜,开始阅读前点点“关注”,我会持续为大家分享有趣的奇葩故事,感谢支持!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杰出的军事家如繁星点点,但若要论起顶尖人物,成吉思汗无疑能稳坐前三的交椅。作为蒙古的可汗,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的四个儿子也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和成就。其中,幼子孛儿只斤·托雷,尽管在兄弟中排行最小,但他的功绩却赫赫在目,成为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人物。
托雷,这个充分遗传了父亲睿智与果敢血脉的蒙古勇士,自幼便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他不仅在战场上骁勇善战,更在谋略上有着过人的天赋。曾与三哥窝阔台携手,共同消灭了金军的主力,为蒙古帝国的崛起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追随父亲开疆拓土的过程中,托雷的战术与谋略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蒙古军队以残暴著称,所到之处,若不开城投降,必遭屠戮。然而,在一次战役中,蒙古的一小支部队在马鲁城下惨遭歼灭。
得知消息后,托雷怒发冲冠,亲率七万精兵,将马鲁城围得水泄不通。他巧施诈术,骗得守军开城投降,却背信弃义,只留下城中四百工匠,其余人等一律格杀勿论。这场屠杀,导致七十余万人丧生,托雷的恶名也因此传遍四方。
然而,托雷的军事才能和功绩却无法被这场屠杀所掩盖。在蒙古帝国的崛起过程中,他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无论是平定蒙古各部落的叛乱,还是攻下金国首都开封,托雷都身先士卒,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为蒙古国每一寸土地的开拓洒下了热血。
然而,每一个皇帝的驾崩,都会引来皇子们对于皇位的明争暗夺。蒙古帝国也不例外。成吉思汗对于继位者的选择,倾向于三儿子窝阔台。但足智多谋的托雷怎会轻易善罢甘休?
成吉思汗的突然暴病而死,使得皇位的争夺更加激烈。新皇帝的继位必须由蒙古部落议会——库里勒台商议决定。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托雷与哥哥们展开了暗中决斗。然而,由于他势单力薄,最终在这场角力中以失败收场。
尽管托雷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和功绩,但在政治斗争中,他却显得力不从心。他一心想要成为大汗,却最终未能如愿。这其中的原因,既有他自身的局限,也有时局的无奈。
其实,成吉思汗最欣赏的儿子就是托雷。他从小跟随成吉思汗南征北战,无论是武艺还是带兵布阵,都堪称天生的军事奇才。成吉思汗对他疼爱有加,生前分配给托雷五个千户,蒙古国最重要的精兵利器全在托雷手中。这足以可见成吉思汗对他的信任和器重。
托雷的功勋使他在帝国内外声望很高。百姓对他爱戴有加,群臣和各部落也对他心服口服。这也是为什么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迟迟不能继位,却让托雷做了三年汗国的原因。如果历史可以重来,托雷完全有能力把控帝国走向,成为一位优秀的大汗。
然而,历史是残酷的。再差的汗位也必定有人争抢,何况是最鼎盛时期的蒙古帝国。窝阔台虽然在军事上不是托雷的对手,但在政治上却是个呼风唤雨的人物。成吉思汗撒手人寰时未能钦定汗国继承人,大概意思是把重任交给忽列塔邻会议来选。这也是最民主的方法。
然而,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托雷虽然当了三年汗国执掌军政,但在法理上却始终过不去。到了后期,二哥察合台等势力都已经倒向窝阔台。执政者人心为上,托雷不当大汗也罢。
关于托雷的死因,更是扑朔迷离。史书记载,他积劳成疾,一病不起,英年早逝。然而,坊间却流传着另一种说法:他是被窝阔台毒酒赐死的。在托雷执掌军政后期,二哥察合台等势力都已经倒向窝阔台。托雷自知天命难违,为了蒙古帝国的稳定,他选择了接受毒酒,一走了之。
这种说法虽然未经证实,但却在民间广为流传。它反映了人们对托雷命运的惋惜和对权力斗争的残酷性的认识。托雷一生功勋卓著,为蒙古帝国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他却因为皇位的争夺而英年早逝,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一种遗憾。
托雷应该做大汗么?这个问题或许永远无法得到确切的答案。他不是应不应该当大汗,而是生不逢时,又差了机遇与运气。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无法预知的。托雷虽然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声望,但在皇位的争夺中却未能如愿。这或许就是历史的残酷性所在吧。
然而,无论托雷的命运如何,他都无法被历史所遗忘。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军事才能和功绩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他的故事也将继续被人们传颂下去,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典范。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上,托雷无疑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生平事迹和成就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和敬仰。
看完文章的您有何感想呢?
快到评论区来分享吧!
期待在评论区看到您的精彩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