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著名的一个战略计划,竟是导致蜀汉衰败的罪魁祸首?

兜兜爱读书 2025-04-01 21:21:49

Hello,大家好,我是兜兜,开始阅读前点点“关注”,我会持续为大家分享有趣的奇葩故事,感谢支持!

提及蜀汉的败亡源于隆中对,或许会让不少人愕然,甚至心生怒火。毕竟,在多数人的认知中,蜀汉的崛起正是得益于隆中对的精妙策划。没有隆中对中“三分天下”的战略蓝图,哪来的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

然而,当我们深入剖析,指出蜀汉败于隆中对,并非是要全盘否定这一经典战略。隆中对作为诸葛亮智慧的结晶,自然有其独到之处。但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正是隆中对中那些不够高明,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缺陷。

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核心大致有三:其一,夺取荆州、益州作为立国之本;其二,联合东吴,共同抗曹;其三,待前两步实现后,由刘备亲自率领益州主力北伐秦川,同时派一上将统率荆州兵马北伐宛、洛。

对于隆中对的不足,毛主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毛主席对隆中对的前两点是持肯定态度的,但他对最后一点——分兵北伐,却持保留意见。他认为,正是这一错误决策,最终导致了蜀汉的灭亡。

实际上,毛主席并非首位指出隆中对战略失误的人。早在宋代,苏洵就曾有过类似观点。他认为,要想成就霸业,就必须占据交通要冲,而非蜷缩在交通闭塞之地。毛主席和苏洵的观点,都聚焦在隆中对的最后一点,即守益州和分兵北伐。

那么,他们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蜀汉的败亡,真的与隆中对有关吗?如果不采取诸葛亮的分兵北伐战略,蜀汉又该如何北伐呢?

笔者认为,苏洵和毛主席的观点完全站得住脚。隆中对中的分兵北伐战略,确实是一个重大缺陷。

诸葛亮的隆中对,有一个重要论据是“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他计划占领巴蜀、汉中之地,并效仿韩信暗渡陈仓,袭取关中。然而,从汉中到关中,地势险峻,道路崎岖,仰攻难度极大。选择这条路线北伐,无疑是事倍功半,不明智之举。当年刘邦之所以从汉中攻击关中,实则是迫不得已。

诸葛亮设想刘备率领主力从益州北上攻打关中,这实际上是将主力置于敌人易守难攻的境地。那么,蜀汉正确的北伐策略应该是什么呢?

如前文所述,从汉中攻打关中并非上策。实际上,蜀汉要想灭掉曹魏,最好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全部主力集中在荆州方向,仅留一员上将率领偏师在汉中佯攻。

因为从荆州北上宛城,可以直接威胁曹魏的统治中心许昌。这条路线路况良好,运输便利。关羽之所以能威震华夏,正是因为这个区域对曹魏来说极为敏感。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歼灭于禁的七军后,其游骑已经逼近许昌,相距不足百里,曹操甚至考虑迁都以避其锋芒。

有人可能会说,即使刘备集结主力在荆州,孙权还是会背弃盟约,蜀汉还是会面临魏吴的夹击。这就引出了我们要说的第二点:只要刘备主力在荆州,并留下一员得力大将镇守江陵,东吴就根本没有机会!

这么说绝非夸张。关羽在荆州数年,不仅扩军备战,还亲自都督重修了江陵城。《水经注》详细记载了这座坚固的古江陵城是由关羽亲自督造的。可以说,建安二十四年的江陵城易守难攻。孙权偷袭荆州时之所以派出全明星阵容,就是担心打不下江陵城而导致关羽回师。

古代攻城战极为艰难。曹仁攻击壶关要塞,长期难以攻克,最终是敌将投降才得以占领。周瑜在赤壁之战后攻打南郡,率领东吴主力历时一年才赶走曹仁。张辽、满宠等人守卫合肥,以数千步卒在数年间挡住了东吴大军的进攻,寸土未失。郝昭以一千孤军守卫陈仓,诸葛亮数万大军猛攻却难以攻克。蜀汉末年罗宪以两千孤军守卫永安,东吴军神陆抗三万大军围攻半年,最终失败。

假如刘备主力集结荆州,并派得力战将镇守荆州后方,就不会有糜芳、傅士仁的投降。面对坚固的江陵城,东吴想要通过偷袭夺取无异于白日做梦!长期围攻坚城之下,东吴主力必然会陷入师老兵疲的境地,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如果隆中对没有选择分兵北伐,而是在夺取益州后,仅留一员上将(如魏延)守卫汉中,佯攻关中以牵制敌人,而将全部主力集结在荆州,并派得力人物(如诸葛亮)镇守后方江陵城,刘备与法正、关羽、张飞、黄忠、赵云、马超等人以全明星阵容攻打宛城、洛阳一线,那么建安二十四年的曹操很可能会土崩瓦解,“恢复汉室”的梦想也就有可能实现。

其实对于北伐的最佳路线,看得最清楚的是周瑜!

周瑜有“二分天下”的战略构想:在攻灭巴蜀刘璋和汉中张鲁后,东吴占领中国南方全境,然后以扬州、荆州和益州三路北伐曹操。

在这个战略构想中,周瑜的方案是:“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奋威是指奋威将军孙瑜。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希望与孙瑜一起西征,先灭巴蜀,再灭汉中张鲁。取得益州全境后,让孙瑜留在汉中与马超结盟。而我周瑜则回师荆州,与孙权将军您一起从襄阳北伐曹操。这样的话,就可以夺取北方。

周瑜的战略意图多么清晰:他取得益州后,就会回师荆州,亲自率领东吴主力从这一路北进。周瑜看得很明白,真正关键和要命的北伐路线,就是荆州!

纵观后汉三国时期,荆州是魏蜀吴三国的枢纽和节点。要想统一天下,这里必是必争之地。这就是苏洵认为诸葛亮隆中对将主力放在益州的不足之处。蜀汉应该全力争夺荆州!

可惜的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只是派一员上将率领偏师从荆州北伐,而将主攻路线放在难以攻击的关中一线。可以说,诸葛亮分兵北伐已经是失误之举,而将主攻方向放在关中,更是错上加错。说蜀汉败于隆中对,并不为过!

看完文章的您有何感想呢?

快到评论区来分享吧!

期待在评论区看到您的精彩留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