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暑假档神仙打架,由追光动画制作的《长安三万里》是其中优秀的一部。区别于《消失的她》的烧脑悬疑、《八角笼中》的小人物血泪奋斗史、《封神第一部》的中国玄幻史诗,《长安三万里》呈现的是极致的中式美学。
1.鲜活的诗歌诠释诗歌,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书本上对称的文字,只是朗朗上口的音律,诗人创作诗歌背后的真正热情和感动,是很难抵达普通读者的心里的。真正能领略到诗歌之情,诗歌之意的,要么是文学底蕴很深厚的读者,他们能在心里建立起与诗人所处环境、年代相符合的场景,从而更好地体会诗人的创作意图和动机。要么是和某首诗歌很投缘的人。有的人读到某首诗,会突然产生道尽心底之所思的亲切感,因而会由于这个某个点而能立刻对某首诗歌产生很强烈的共鸣。除此之外,诗歌更多的是文字和音律。
但是《长安》为观众搭建了一个社会文化场景,让观众能清晰地知道哪首诗是在哪个场景下创作出来的,诗人当时的遭遇和心绪是怎样的,因此会更能体会诗歌之意。电影中诠释地最酣畅淋漓的一首诗歌是李白的《将近酒》。黄河边,一群好友饮酒大醉,人人壮志不酬。梦境一般的镜头,华丽的幻想色彩,充分展现了什么是李白式的浪漫。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除了朗诵外,电影对部分诗歌进行了古风编曲处理。当然,电影中的古风和我们现在熟悉的古风歌曲不同,是一种更力求贴近那个时代现实的古风。只有古琴伴奏,男生半直白的戏腔演唱,有脱去浮尘的清雅之妙。诗歌的改编不是新鲜事,《经典咏流传》就是其中的代表节目之一,很多经典诗歌和词在歌曲改编后,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就像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已成一代经典,也让这首词有了更多的女性相思的细腻。
3.唯美的中式画面
唐诗宋词书籍中的插图向来就很唯美,很多诗歌的场景就是一副画。风景年年依旧,但是普通人可能看不到,或者视而不见,而诗人看到了,再渲染上他们所见时的思绪和心境,就成了一副别样的中式山水图。电影在很多地方也尝试着还原诗歌的图画场景。
4.中国文人情怀
学会文武艺,卖于帝王家。
中国的文人都有入世抱负,希望才华被人赏识,希望明珠不暗投。不论是李白、还是高适,甚至是王维,都在仕途这条路上积极争取过。高适舞剑以博得公主青睐,李白毛遂自荐以文行卷。奈何时运不济,他们的才华在当时腐朽的政治下是哗众取乐之物,是权势、取乐背后的棋子。
文人的傲骨让他们在漩涡中清醒,而清醒之人在当时也就是可怜之人。
在电影中,李白大声吟诵: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在这豪言壮语背后,是中国文人历经沧桑和艰难后的不折不挠,也是中国文人精神的美学极致。
这就极致了?别挨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