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们谈论埃隆·马斯克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特斯拉的电动汽车、SpaceX的太空探索,或是他那些极具前瞻性的科技理念,他似乎永远站在改变世界的风口浪尖。然而,近期《华尔街日报》等媒体的深度调查,却将聚光灯打向了马斯克生活中极为私密的一面——他那堪称传奇的“后宫宇宙” ,一个充满争议与惊叹的隐秘世界。

“在线选妃”:现代科技下的直白求子
马斯克“招募”孩子母亲的方式,充满了现代科技色彩,却也直白得令人咋舌。他频繁活跃于社交平台X(原Twitter),在茫茫人海中物色“潜在母亲”。加密货币网红蒂芙尼·方就曾收到马斯克的私信:“要不要为我生孩子?”两人此前素未谋面,这样的邀请让她震惊不已。尽管蒂芙尼最终婉拒提议,可仅仅因为将此事告知朋友,就被马斯克取消关注,导致她在平台的收入大幅下滑。还有保守派网红阿什莉·圣克莱尔,因在X上支持特朗普被马斯克关注,随后受邀至公司办公室,两人迅速亲密接触。圣克莱尔透露,马斯克在首次亲密接触后便开始为孩子取名,得知她排卵期时,更是直言:“我们在等什么?”

“付钱生子”:商业逻辑下的家庭构建
在马斯克的生育计划里,金钱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他与圣克莱尔的纠葛为例,孩子出生后,马斯克通过助手提出一项协议:一次性支付1500万美元“安家费”,外加每月10万美元抚养费直到孩子21岁,但圣克莱尔必须对孩子父亲身份保密。这一协议如同商业合同,条款细致且充满交易色彩。而圣克莱尔拒绝签署,认为协议未涵盖孩子医疗保障、马斯克意外身亡后的信托安排等关键内容 。当她选择法律诉讼维权时,马斯克团队立即撤回协议,并大幅降低抚养费,让她陷入经济困境。

“内务总管”:维持“后宫”秩序的关键人物
庞大的“后宫宇宙”需要有人维持秩序,贾里德·伯查尔就充当了这一关键角色。这位前摩根士丹利高管,堪称马斯克的“大管家”,不仅负责商业事务、政治捐款,还要处理各种“后宫事务”。从安排财务支持到签订保密协议,甚至参与监护权诉讼,他都亲力亲为。他曾自嘲:“为马斯克工作,相当于经历三次离婚。”足见这份工作的复杂与棘手。

争议背后:伦理与权力的深度审视
马斯克将子女称为“军团”,背后是他对生育近乎军事化的规划。14个孩子中9个为试管婴儿,借助先进基因筛查技术,确保“优质基因”延续;得州奥斯汀的“宝宝园区”正在建设,试图将多位母亲与孩子集中管理。他坚称这是为了对抗人口危机,可行为却引发诸多伦理质疑。他凭借财富与协议控制女性生育权,被指“将人工具化”;一边呼吁多生,一边削减抚养费,尽显双标;再加上其父支持“多生私生子”的言论,更让这场争议愈演愈烈。

马斯克的“后宫宇宙”,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家庭的认知,也挑战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底线。它让我们看到,即使是站在科技巅峰的人物,在私人生活与社会责任之间,也可能陷入复杂的泥沼。这不仅是马斯克个人的故事,更是我们审视财富、权力、伦理关系的一面镜子 。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