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大众“亮剑”,智能电动化浪潮下能否再造传奇?
“大众不智能?”这个刻板印象,这次要被彻底打破了。
在2025年的上海车展上,大众汽车(安徽)掷地有声地推出了两款重磅车型:ID. EVO概念车和焕新升级的与众06。尤其是那辆被冠以“金标”之名的ID. EVO概念车,一登场就赚足了眼球。有人说它是“大众汽车的巅峰之作”,也有人质疑它不过是“概念炒作”。但不论争议如何,这款车确实让人看到了大众在智能电动化赛道上的野心——它不再只是那个“开不坏的德系车”,而是要成为“能思考、会聊天、够聪明”的出行伙伴。
金标大众的“金色标准”:智能化补课,打造“六边形战士”
说到“金标”,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卡牌游戏里的“SSR”(最高稀有度卡牌)。金色卡牌不仅属性爆表,还往往带有“无解”的技能。那么,金标大众的标准又是什么?
从ID. EVO概念车来看,大众的答案是:“新设计、新智能、新标准”。这套组合拳,直指当下消费者最敏感的痛点——智能化。
过去提到大众,大家第一反应往往是“机械素质扎实”“操控稳如老狗”,但在智能化领域,它的步伐确实慢了半拍。ID. 家族刚推出时,被不少车主吐槽:“车机卡成PPT”“小鹏的智能座舱都比它强”。这次,ID. EVO概念车显然憋着一股劲要“翻身”。
它搭载了一套全时互联的车机系统,配备了超大尺寸的中控屏,甚至后排还能外接iPad——把车变成了一个移动的“家庭影院”。更狠的是,它的智能交互系统还搞了个“大语言模型赋能”的AI助手,不仅能语音控车,连交互逻辑都更自然流畅。加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L2++级)和700km续航,这配置,直接把智能化武装到了“牙齿”。
有人说:“这不就是拿特斯拉那套玩法复制粘贴吗?”但大众显然有自己的算盘——它没盲目追逐“炫技”,而是把智能化和传统优势(如操控质感)结合,比如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驾驶乐趣”,又用智能座舱弥补短板。这种“稳中求进”的打法,倒也符合它“百年老店”的调性。
“油改电”的帽子甩掉了?纯电专属平台才是真王炸
过去提到大众的电动车,总有人酸溜溜地说“油改电”“没诚意”。但这次,ID. EVO概念车明确宣布——它基于大众全新纯电平台打造,车身结构、电池安全、三电系统全是自家最顶尖的技术。
尤其是那个800V快充技术,据说充电5分钟,续航就能增加200公里。这在长途出行中简直就是救命稻草。更别提CLTC工况下700km的续航,基本告别了“里程焦虑”。
此外,车内的设计也一改大众以往的“保守风”。悬浮式中央扶手、女王座椅、香氛系统……这些配置放在BBA的豪车上都不过分,如今却成了金标大众的“标配”。有网友调侃:“大众终于不装低调了,开始卷内饰了!”
与众06:年轻人的“移动二次元广场”?
相比ID. EVO的概念性,与众06更像是“真香警告”——它直接把大众的智能化体验拉到了20万级市场的主流区间。
50项软硬件升级,听着像老套的营销话术,但细看还真有几处“真功夫”:
车机响应更快,交互体验优化,再也不是“等半天没反应”的尿性了;
AI助手进化了,不仅能陪你唠嗑,还能文生图、查车型知识库;
车载游戏+元宇宙社交?这波属实把年轻人拿捏得死死的!
推出“Pure版”,用53.6kWh磷酸铁锂电池压低成本,把门槛拉低,让年轻人“闭眼入”也不至于太肉疼。
甚至还有个“暮蓝”配色,被网友戏称“赛博朋克风,专治颜值焦虑”。
大众的“金边战士”之路:稳扎稳打还是激进冒险?
从ID. 家族到ID. EVO,大众在智能电动化的路上走得并不算快。它没像某些新势力那样“疯狂堆料”(比如激光雷达、自动驾驶),而是选择了一条更务实的路——先打好基础,再逐步升级。
这一点,从它全球销量的稳定性就能看出来。大众并没有因为要转型就放弃燃油车市场,反而用“油电同智”的策略,既保留了老用户的信赖,又慢慢培养出新的消费群体。金标大众的推出,则像是一场“宣言”:我们要做智能化时代的“六边形战士”,但不会为了“炫技”牺牲可靠性。
消费者的“躺赢”时代?
对普通人来说,金标大众的出现至少有两层好处:
它帮你“试错”。你想体验智能电动车?先从相对稳妥的ID.系列开始,熟悉了再挑战更高阶的产品。
它让你“省钱”。从低门槛的Pure版到高配置的性能款,总有一款适合你的预算,不至于被高昂的价格劝退。
至于它未来能否成为“真·金标”,还得看实际体验。但至少从上海车展的这两款车来看,大众的决心和诚意,是肉眼可见的。
“百年大众,终于学会用年轻人的语言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