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众生相:谁在狂欢,谁在落寞?
“车展展台活动,我都不想去了。”2025年上海车展进入最后倒计时,酒店楼下,一位媒体还在抱怨,“好多都是‘白嫖’的。”
嘿,这是啥情况?车展本是汽车行业的一大盛会,往年那可是热闹非凡,各路人马齐聚一堂,好不风光。如今却听到媒体抱怨不想去,还说好多是“白嫖”的,这可真让人好奇。在我看来,这现象背后啊,其实折射出汽车行业如今的动荡与变迁。
作为汽车产业生态圈中似乎越来越不重要的一环,汽车小编整体生存状况越来越差。最近一篇关于上海车展引起热议的文章竟然是《车企连500块车马费都不愿意给了……》。评论区一片骂声,认为“现在的媒体写的那个稿子,连500都不值”,但咱也不能否认,时代的确已经今非昔比了。
看看现在的中国汽车行业,那真是一幅魔幻的景象。一边可能欠着500块的车马费,一边却办着500万元的发布会;一边赔钱卖车,一边还疯狂上新车。就拿官方信息来说,2025年上海车展在4月23日至4月24日这两天媒体日,各大车企及相关参展企业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多达193场,这可是历年之最啊。
咱再瞅瞅,2021年上海车展是138场,2023年上海车展是150场,2024年北京车展是163场。这还只是车展现场的,要知道,今年上海车展前一周(4月14日 - 4月20日),各大车企和供应链企业一共举办了19场发布会,车展前两天(4月21日和4月22日),各种类型的活动超过15场,就特斯拉没开发布会,好像在“神隐”呢。
不过近年来,全球车展可都不太景气。底特律车展参展商数量腰斩,法兰克福车展被迫迁址慕尼黑后仍难挽颓势,日内瓦车展更因资金问题多次停办。但2025年4月的上海,上海车展却办得热热闹闹,只是这热闹背后,主办方也经过一番争夺,颇有些“末日狂欢”的意味。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曾在今年2月的轩辕同学课堂上做出预测,三年之内淘汰赛结束。他认为,2025年,2026年和2027年这三个关键时期,汽车市场还存在一个反向力,“短时间内所有人都要出牌,你会看到市场上同类型的商品越来越多,这个多的情况到2027年以后就会少,因为大部分被淘汰了”。还真应了那句话,“不是冤家不聚头”,汽车市场上大家都挤破头想要分一杯羹,结果竞争越来越激烈。
再看看那些没来参展的车企,极越汽车没能熬到上海车展,哪吒汽车不出意外地也缺席,韩国现代起亚更是根本不想来了,这是自2002年进入中国以来首次缺席A类大型车展。北京现代、悦达起亚、捷尼赛思的退展,这可是一个信号啊。韩媒说是因为要把重心转向美国市场,可这背后的原因,谁又能说得清呢?
还有啊,这车展展位也有讲究,“地头蛇”上汽集团包场黄金位置的3号馆,旗下十大品牌罕见地出现在同一个展馆中,上汽通用五菱“回归”上汽展馆也挺罕见。问界拿下了保时捷旁边的位置,要知道,曾经保时捷可是高高在上,如今2025年第一季度,保时捷中国市场交付量大幅下降42%,至9471辆,看来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没人能一直稳坐钓鱼台。
吉利和比亚迪分走了6.1H馆和8.1H馆,吉利今年来势汹汹,第一个月就和比亚迪争起了第一。蔚来汽车车展仍然分了两个展台,萤火虫和蔚来放在一起,乐道则单飞去了6.2展馆。最近李斌把“该省省该花花”挂在嘴边,蔚来收紧钱袋子,4月19日,萤火虫的上市发布会,蔚来用35万元的内部价租下了上海中心的牛屋。
中国品牌在上海车展占据绝对优势,市场份额已经超过60%,可这极致繁荣的背后,却是极致的内卷。有供应商吐槽,某“卷王”在询价时问“你们为什么要赚钱”,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大部分汽车厂家利润连年下降,供应商不以营利为目的,公关公司垫钱参展,媒体小编的辛苦费拖欠一年,这熙熙攘攘的“车展盛事”,真不知道谁在赚钱,也不知道在为何而忙。
而整个2025上海车展,场内场外200场左右的发布会,大家都使出浑身解数想发出最强音,结果可能是众声喧哗,最终谁的声音也听不清楚。《轩辕商业评论》认为,这可能是中国汽车产业秩序重建的前夜。据说2025上海车展车企老板不能随便串台,工信部的规范也让行业有了新变化,为了合规,多场发布会连夜改PPT。
2025上海车展来了,这车展上的种种,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汽车行业的兴衰荣辱、变迁起伏。汽车行业就像一场激烈的战斗,有人在冲锋陷阵,有人在黯然离场,而谁最终能在这战场中脱颖而出,还真不好说呢。这“江湖”啊,变幻莫测,只能感叹世事无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