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50岁后,适合每天吃2顿饭还是3顿?老年人饮食该注意什么?

艳子的笔记 2025-04-19 17:30:50

俗话说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这也就是说人适合一日吃三餐。不过,有人认为到了50岁之后,肠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弱了,所以,在这个年龄段一日只吃2餐更健康。 其实,人到了50岁之后,还是建议每天吃3顿饭。

众所周知,一日之计在于晨,能量经过一个晚上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及时吃早餐可以给身体提供营养物质,补充所需要的能量。人通过吃好午餐来支持下午的学习与工作,而少量吃晚餐,身体负担不重,还能支持一个晚上的能量消耗。

也就是说,一日三餐对于50岁后的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只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饮食方面就要有所注意,建议老年人在饮食上注意以下3点:

1、注意要营养均衡

人的身体需要多种营养成分来维持正常运转,老年人机体下降,对于营养的需求就更严格,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人体都需要。所以,50岁后的人所要吃的食物包括肉类、蛋类、谷物、蔬菜、水果、豆类、坚果等。

具体到一日三餐,建议做好这些事情——早餐少吃白馒头、稀饭、面条,可以换成玉米棒子、燕麦、全麦面包,还可以吃一个水煮鸡蛋。

午餐要适当多吃些肉类,这类食物中有优质的蛋白质,但是不能吃肥肉,要偏向于带骨头的肉类,也就是鸡翅根、鸡腿、排骨类的肉食,肉中带骨头可减缓进食速度。午餐的主食可以吃一小碗糙米饭。

晚餐不要吃太晚,一般情况下,睡前四个小时就不适合进食了,而且晚餐可以不吃肉食,但要多吃纤维素、维生素多的蔬菜,像胡萝卜、黄瓜、紫甘蓝、卷心菜、冬瓜、丝瓜、生菜等,这些菜在烹饪之前要切得粗一些,因为粗纤维食物需要咀嚼多次,在无形中可以增加饱腹感。

2、每餐控制好食用量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变弱了,每餐吃太饱会影响消化、吸收,对肠胃造成很大的负担,所以,50岁后的人在吃饭时要控制好食用量,尽量保持在7-8分饱。

中老年人在控制好每餐食用量的同时,还要注意选择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南瓜粥、小米粥,还有山药、苹果、香蕉等。吃饭时坚持细嚼慢咽的习惯,肠胃负担减轻了,肠胃蠕动也会加快,还能改善老年人便秘的问题。

3、年过50岁后要注意不吃“三饭”

首先不要吃剩饭剩菜。饭菜煮多了,一餐吃不完,就会变成剩饭剩菜,储存起来容易产生细菌,也许有人认为放冰箱就可以了,其实冰箱的作用只是降低了温度,可以让细菌滋生速度减慢,但是冰箱不能杀菌,而且食物在冰箱中存放之后,不仅不新鲜,口感变差了,营养成分也会大量流失。

所以,饭菜尽量吃多少就做多少,按需准备,尽量不要留到下一顿,尤其到了夏天,温度升高,这个季节更不适合吃剩饭剩菜,容易引起腹泻。

其次不要吃冷饭。有些人到了夏天,食欲减退,有些人到了这个季节会倾向于吃一些冷面、凉粉,这些食物在吃的时候会感觉到凉爽,但是生冷寒凉的食物吃多了会损伤脾胃运化,腹痛、腹泻等症状会经常出现,尤其本来就脾胃虚寒的人,经常吃冷饭就会让脾胃雪上加霜。

另外也不要吃汤泡饭。可能有些老年人认为自己的牙口不太好,脾胃能力也有所下降了,这个年龄段吃不了太硬的食物,就想着多吃一些汤泡饭。

大米饭被汤汁浸泡之后,米饭的口感变得温软,还有滋有味的,很多老年人都好这一口,其实汤泡饭的口感有些像米粥,米粒已经泡软烂了,根本不需要咀嚼就能顺利被咽下,消化起来也很快,不过,这种饭对餐后血糖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平时老年人吃饭不能过软也不宜过硬。

注:图片来自网络

1 阅读: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