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后,我们在镜头中入眼最多的坦克,自然非T-72系列莫属了!
从它的名字上也不难看出,作为一款上世纪七十年代正式列装的前苏联主战坦克,“军龄”确实已经很老了。
因此,T-72在战场上暴露出生存能力不佳、火力不足等弱点,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你总不能对一款“50岁”的老旧坦克要求过多。
半个世纪经久不衰的T72,升级再升级!前苏联解体后,T72主战坦克并没随着红色帝国而落寞,至今它仍是全球服役装备数量最多的坦克之一。
迄今为止,T-72系列坦克的产量至少已达2.5万辆。这一数量已经成为二战后产量第二的主战坦克了,仅仅次于当年风靡全球的T-54/55坦克。
1979年,前苏联推出了T-72A升级版型号,它的装甲得到了加厚。1985年T-72B问世,配备了激光测距仪和较厚的均质装甲,炮塔采用新装甲进行了加固。
苏联解体后很长一段时间,俄军的主力坦克依然是T-72坦克。很快,T-72B1型又出来了:它的车体和炮塔都配备了900至95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可以抵御反战车高爆弹。
值得一提的是:T-72B和B1还能从125毫米口径的滑膛炮里发射导弹。
俄乌冲突爆发前,俄军大约拥有2500辆T-72系列坦克,他们把其中的1000多辆T-72都进行了升级,称为B3版本。
T-72B3
北约曾经大言不惭:援助乌军的单兵反坦克导弹的数量,将会和俄军派到乌克兰战场上的坦克数量形成90:1的比例。
因此,T72主战坦克在战场上的前景将会更加不妙。
T72除了对单兵反坦克导弹头疼之外,其实它在近距离坦克对决中,经常也没占到什么便宜。甚至在面对乌军更老旧的T-64BV坦克时,俄军的T-72B坦克打得都很吃力。
T80
说到底,俄军之所以在乌克兰损失了大量坦克,也不能全怪T72性能落后!他们基本还是沿用二战时期的战术理念,一直在试图利用猛烈炮火覆盖,以及“坦克洪流”一举冲垮对手。
但是现代战争中,不管是防御还是进攻,立体化和信息化的作用实在太重要了。传统的坦克冲锋和步坦协同,在“高信息化”的对手面前简直就是活靶子。
大胆预测:俄乌战争结束以后,俄军的T-72坦克逐步被淘汰肯定是大势所趋。
不过,俄军未来即使换上更先进的主战坦克,如果还是没有空中强大配合的话,还是不要轻易玩“坦克集群冲锋”了。尽快建立起强大的空中优势和信息化技术,迫在眉睫!
图源网络,侵删。
现在要求给个坐标就能打,误差不能超过一两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