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步兵都被称为“战争中的皇后”,以彰显其在战场上的核心地位。即使在二战时期,各种装甲师、摩步师等机械化部队在战场上大放异彩,但是这些重装部队仍旧只占军队中很小的比例,以步兵为核心的步兵师仍旧是军队的主力,在攻防作战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随着各国军队的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步兵师几乎已经消失不见,许多国家的军队实现了全员的装甲化或摩托化,这些机械化部队中装甲兵、炮兵、工兵、防空兵等技术兵种的占比很高,传统的战斗步兵已经越来越少,然而这种发展趋势的合理性却正在受到质疑。
在当前正在进行的俄乌冲突中,俄乌两军都投入了大量的装甲旅、机械化旅等重装部队,但是由于现代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的极大提升,任何密集部署的作战单位都有可能遭到远程炮兵或导弹的精确打击而损失惨重,分散式的战斗群机动作战战术已经成为乌克兰战场上地面作战的主要方式,二战时期那种密集装甲突击的战术已经失效。任何作战部队在执行作战任务时都离不开传统战斗步兵的掩护,这一点已经得到实战的证明。
尤其在顿巴斯前线,由于乌军战前在这里构筑了坚固的纵深筑垒地域,俄军在这里的进攻行动异常艰难,即便俄军投入了强大的重型炮兵火力,但是事实证明,仅仅依靠炮火打击不能歼灭那些据守在坚固工事中的守军,仍旧需要依赖传统的战斗步兵实施短兵相接的直接战斗,才能真正的夺取这些阵地。在这样的作战背景下,传统步兵的作战强度非常高,而且伤亡也是前所未有的,远高于一般的技术兵种。一个机械化旅或摩步旅一旦步兵损失殆尽,即便其装甲兵和炮兵等单位是完整的,但是也无法再执行作战任务,因此当前俄乌两军都急需大量步兵。例如,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兵集团在前往俄监狱招募兵员时就明确表示,他们只需要突击步兵,可见步兵在乌克兰前线的需求程度之高。
历史上,解放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几乎是一支纯步兵的军队,直到解放战争时期才通过缴获组建了一部分的炮兵、装甲兵、工兵等技术兵种,即便在建国以后,我军在机械化水平的发展速度上也是大大落后于当时的主流军队的。例如在上世纪60年代,苏联陆军便基本上取消了步兵师的编制,全部由坦克师和摩步师组成,机动力和火力有了极大的提升,而我军那时候仅组建了少量了坦克师和摩步师,主力仍旧由上百个步兵师构成,那一时期我军的战斗步兵非常多,高达上百万,一个步兵师就能拥有数千名战斗步兵。
随着解放军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步兵师的数量越来越少,军改之后基本已经彻底消失于解放军作战序列之中了。目前,解放军的主要战役集团就是合成集团军,总共组建了13个合成集团军,而合成集团军下辖的主力作战部队就是各型合成旅,包括重型、中型、轻型合成旅以及山地合成旅等特殊编制,这些合成旅的机械化、信息化水平都非常高,并且融合了各种技术兵种,传统的步兵单位占比已经非常少了。
以我军重型合成旅为例,一个重型合成旅主要辖有4个合成营,每个合成营辖有2个装甲连和2个装甲步兵连,1个装甲步兵连拥有14个步兵班,而一个步兵班除了3名乘员(车长、炮长、驾驶员)之外,可下车作战的步兵只有7人,一个装甲步兵连仅拥有不到100名战斗步兵,而整个合成旅的战斗步兵数量只有1000余人。这样粗略估计,我国陆军尽管拥有近百万的规模,但是其中战斗步兵的数量大约只有10余万人左右。
毫无疑问,现代战争条件下,拥有大量重型装备的合成旅比传统的步兵师等单位有着更强的火力和机动能力,战斗力远远超过了后者,这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当前俄乌冲突的经验也清楚的表明,战斗步兵在当前合成化部队中的占比太少,而其作战需求又很高,加之其较高的战损率,目前编制下步兵的数量显然是不够的。虽然通过快速的战争动员可以为部队补充大量的战斗步兵,但是这些只经过短期训练的动员兵的战斗力非常有限,其损耗速度也非常快,在战斗经验上和现役步兵完全无法相比。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国野战陆军中传统步兵的数量不多,但是我国还有武警部队这一编制,其拥有14个武警机动师,这些师都是从陆军的乙种摩步师改编而来的,其在装备和训练上也基本都是按照正规陆军进行的,完全可以胜任正规作战任务,而这些机动师便拥有大量的步兵单位,从而弥补我解放军步兵数量的不足。总而言之,步兵的重要性已经在俄乌冲突中再度得到证明,长远来看,我国仍旧存在爆发大规模陆战的潜在危险,保持足够规模的步兵数量是非常关键的,这对于我军的战力提升具有关键的意义!
现代战争步兵伤亡太大,再多都不够,不如多配点无人机空降机器狗之类
小编忽略了中国还有庞大的预备役部队,若有战,召必回![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