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下午,中山市东区一间小餐馆来了个明星。
昔日的“影帝”万梓良,身穿整洁的白衬衫,搭配灰色西装外套,左手佩戴戒指,头发、眉毛全然花白。
桌上是一碗鲍汁燕窝,他一边吃饭,一边抽着一根香烟,烟盒标价近百元。
细心的客人注意到,他疑似佩戴了假牙,吃东西时动作格外谨慎。
为何一代巨星会在餐馆中独自用餐?

这不是万梓良第一次到这家餐厅。据店主回忆,他曾在2022年带着南航空姐妻子前来光顾,那时精神状态尚佳,眉眼间仍有几分昔日“霸气”,还与店内员工交谈甚欢。
然而2025年的这一幕则显得截然不同。
他独自一人前来,未见妻儿或朋友相伴。
落座后,他点了一份燕窝,偶尔夹杂咳嗽声。
一旁放着一盒香烟,有眼尖者认出其为国产高端品牌,每包售价约在100元上下。

有人惊讶于他的老态,有人质疑他为何在低调场所独自用餐,也有人关注他疑似牙齿缺失、需食软食的现状。
网友留言褒贬不一,但更多是唏嘘:“当年在《流氓大亨》里风头盖过周润发的男人,如今却默默坐在路边小馆。”
1977年,万梓良首次触电,即在邵氏电影《三少爷的剑》中担纲主演,与米雪、尔冬升等人合作。彼时的他未曾跑过龙套,便直接站上主角位置,在当时的影视圈中实属罕见。
这份起点不仅高,而且极稳。在接下来的数年间,他迅速在香港电视圈站稳脚跟。
1986年,他主演的TVB剧集《流氓大亨》创下极高收视率,奠定其“收视保证”的地位。
随后几年,《巨人》《万里长情》等剧作接连播出,他在观众心中逐渐树立起“大哥型男演员”的印象。

甚至有媒体评论称:“在那个年代,万梓良只要出现,其他人都会自动靠边站。”
据传,连张国荣在合作影片中都曾甘当绿叶,而周润发与周星驰早年也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其提携。
万梓良不仅起点高,更以敬业著称。演戏从不敷衍,拍戏讲究“真打”“真醉”。
与吴启华合作时,有过一场拳打镜头,他选择真打,拍完第一时间向对方道歉,表示“戏要演得真”。
最广为流传的,是与周星驰合作的往事。有一场醉酒戏,万梓良要求周亲自去买白酒,不喝假酒。现场饮酒后真实呕吐,他坚持保留镜头,“这才是观众要看的表演”。

剧组工作人员称他“戏场威严十足”,连周星驰都表示“在他面前不敢松懈”。
这种对演技的执着,也为他赢得业内尊敬。尽管有时过于较真,但他的戏从不让人失望。
1987年,周星驰尚未成名,二人合作《生命之旅》。万梓良不仅在表演上提点他,更在片场私下照顾其生活,令周铭记在心。
1988年金马奖颁奖典礼,周星驰荣获“最佳男配角”,上台致谢时首个提及的人便是万梓良。两人之间的情谊,不止于台前。

1990年代初,万梓良与恬妞结婚,周星驰担任伴郎。这是周星驰从影以来,唯一一次担此角色,可见二人交情之深。
然而1999年筹拍《喜剧之王》时,原定万梓良出演男一,但因剧组未及时通知档期调整,他误以为遭到“戏弄”,愤然离组。虽事后周解释并在片尾致谢,但终究未能合作成行,成为两人心中一段遗憾。
2000年后,香港影视产业式微,万梓良逐渐减少作品产出。与此同时,感情生活亦多波折。
与邓萃雯多年交往,因性格不合频繁争吵,曾一度传出“被当众要求下跪”风波。后与恬妞成婚育有一女,但仍未能走到最后,最终离异。

离婚后,他转向内地发展,并尝试涉足服装业。
然因商业经验匮乏,投资失败,积蓄亏空,经济状况陷入困境。同时,身体健康问题也逐渐暴露:确诊糖尿病,常年依赖药物控制;母亲长期卧病在床,家庭开销巨大。
这些因素叠加,使他选择淡出公众视野,进入“躺平期”。
2015年前后,万梓良开始接一些三线城市及乡镇的商演活动。
舞台多设于商场广场、小酒吧、开业庆典等地。由于现场设施简陋、表演流程简单,有时观众甚至不足百人,因此常被网友调侃其“落魄”。

有一场公益演出,他站在音响堆旁高唱《走进新时代》,表情夸张,引发热议。一些人笑称他像“农村大爷”,也有人指出其言行略显怪异。
但从其演出安排来看,他并非纯粹“蹭热度”,而是为贴补家庭开支。
网络曝光的商演价目表显示,他一场出场费约为数万元,虽不及昔日天价,但维持基本生活仍属绰绰有余。
现年68岁的万梓良,身体每况愈下,但依旧拼命工作。

与现任妻子郭黎明(曾为南航空姐)育有一子——万大千,目前仍在高校就读。
据圈内人透露,郭黎明是在万事业低谷时主动追求,45岁产子后家庭重心转移至生活维持。虽不如往昔风光,但二人关系稳定。
对于父亲这个身份,万梓良极为看重。接受媒体访问时曾表示:“我要做儿子一辈子的靠山,哪怕再难也要扛下去。”
尽管部分网友对其形象颇有非议,但业内人士依旧对其保持尊敬。多次参与公益活动,曾为河南暴雨捐款60万元。他也不讳言自己的处境:“我没有丢脸,只是换了活法。”
知名导演曾评价他:“万梓良可能不是最完美的演员,但一定是最用力的那一类。他对戏剧的执着,如今的年轻演员很少有。”

从1977年银幕初现,到2024年孤身品燕窝,万梓良的演艺旅程横跨近半个世纪。
其间有高光时刻、有情感裂痕、有商业误判,也有顽强生活的坚守。
如今再看他坐在街头小馆,静静抽烟,外界议论纷纷,但他从未回应过一句。
也许正如他曾在台上说过的一句台词:
“人,最怕的不是跌倒,而是跌倒后不愿再站起来。”

这份坚持,比戏更动人。
信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