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工作六天,周末可以去海边钓鱼,时薪83人民币,一月可以拿到2万人民币,刨去生活开支也有1万多人民币的剩余。
这位河南男子分享自己在新西兰的打工生活,属实让不少网友直呼羡慕,哪怕一天工地苦力十小时,也有不少网友冲进评论区问大叔要参与方式。
现在越来越多的出国劳工会选择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我们的刘大哥也是其中一个。在刘大哥的讲述我们知道了他的故事。
当时,他初到新西兰,便投身到了建筑行业,主要从事架子工和小工的工作。
这份工作的强度,可着实不小。
每周,他需要工作六天,而每天的工作时长,更是长达十个小时。
在那十个小时里,刘大哥不是在脚手架上爬上爬下,小心翼翼地搭建架子,就是在一旁协助其他技术工人,搬运各种建筑材料,忙得脚不沾地。
回想起在国内的工地,工作时间那叫一个混乱。
忙碌时,连续工作 10 - 12 个小时是常态。
为了赶工程进度,有时连续几周都难有完整休息日,今天在城东的项目,明天又可能被调到城西,生活节奏完全被打乱。
而在新西兰,尽管工作时长不短,可每周的工作安排雷打不动,刘大哥能提前知晓哪天工作、哪天休息,得以提前规划自己的生活。
比如,他能提前和工友约好周末去钓鱼,或者计划着去超市采购生活用品。
说到薪资待遇,这也是刘大哥选择在新西兰打工的重要原因之一。
刘大哥的时薪并不固定,普通情况下,能拿到 83 元,但在一些特殊项目或者加班时,时薪能涨到 130 元。
按照一周工作六天,每天十小时来计算,他每周的税后收入能达到 5000 元左右。
如此一来,一个月算下来,差不多能有 2 万元的收入。
而且,新西兰这边实行周薪制,工资发放极为稳定,每个周五,刘大哥都能准时收到自己辛苦工作一周换来的报酬,从来没有遭遇过拖欠工资的情况。
虽说在新西兰挣得比国内多些,可开销也同样不低。
就拿居住来讲,初到新西兰,刘大哥便四处寻觅住所。
一番奔波后,他相中了一处独立小房子,虽说空间不大,却也五脏俱全,还带着个小巧的院子。
这房子,每月房租高达 3000 元,和国内一线城市比起来,着实不低。
但一想到能告别国内工地那拥挤、简陋,十几个人挤在狭小板房里的日子,刘大哥还是咬咬牙租了下来。
住进这小房子,刘大哥满心欢喜。
忙碌一天后,他能在这安静的小窝里,舒舒服服地伸个懒腰,泡上一杯热茶,放松疲惫的身心。
院子虽小,却被他精心打理,种上了几盆从附近苗圃买来的小花,为这平淡的生活添了几分色彩。
饮食方面,开销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自己做饭,每月大概得花 1000 多元。
为了节省开支,刘大哥和工友们想出了轮流做饭的法子。
每逢周末,他们便结伴前往超市采购食材。
在超市里,刘大哥总是被当地的物价惊得合不拢嘴。
一碗国内不过十几元的普通面条盖浇饭,在这里竟要 70 - 80 元;一个西瓜,价格更是离谱,高达 70 元。
理发也不便宜,一次就得 90 元,刘大哥无奈地摇了摇头,决定自己买个简易理发器,让工友帮忙剪头发,能省一点是一点。
在新西兰,车几乎是生活的必需品。
这里公共交通远不如国内发达,许多地方没车根本去不了。
为了方便日常上下班和周末出行,刘大哥犹豫再三,咬咬牙花 1 万多元买了辆二手车。
虽说车有些年头了,可好歹能遮风挡雨,载着他四处奔波。
工作之余,刘大哥也有自己丰富的生活。
他特别喜欢钓鱼,新西兰自然资源丰富,周边有不少绝佳的钓鱼点。
每逢周末,刘大哥就像个孩子般兴奋,早早地收拾好钓具,开着车前往风景优美的湖边或海边。
他一坐就是一整天,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
除此之外,刘大哥还紧跟时代潮流,开起了直播。
他在直播中,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在新西兰的工作生活点滴,从搭建脚手架的艰辛,到品尝当地美食的新奇体验,吸引了不少粉丝的关注。
如今,他已经有了一群稳定的粉丝群,每月靠粉丝打赏能有 1000 多元的额外收入。
这不仅让他多了一份收入,更让他感受到了来自远方的温暖与支持。
在和外国工友相处的过程中,刘大哥结识了不少新朋友。
他们时常聚在一起,你做一道家乡菜,我开一瓶当地酒,围坐在一起分享各自国家的文化和生活趣事。
有一次,外国工友带来了一种新西兰传统小吃,刘大哥吃着那独特的味道,听着工友讲述背后的故事,心中感慨万千,在这异国他乡,竟也感受到了浓浓的情谊。
现在,好多人都琢磨着出国打工,想着能多挣点钱,改变一下生活。
这确实算是一条路,不过这里面的问题可不少,大家得小心着点儿。
就说前段时间,报道过一个事儿,有个河南的小伙子,一心想去德国打工,觉得国外能赚大钱,结果呢,被人骗去打黑工了。
他前前后后交了不少中介费,可到了德国,那工作环境差得没法说,给的钱也跟之前承诺的差太多,连自己的安全都没法保证。
这事儿给咱提了个醒,要出国打工,找个靠谱的中介太重要了。
刘大哥在这方面可挺有经验的,他跟我们唠嗑的时候说,现在有些劳务派遣公司,就为了赚黑心钱,把人往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这些国家送。
在刘大哥看来,这些地方啊,很多方面都不如咱国内,像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啥的,都不咋地。
就拿工作环境来说,在那边的工厂或者工地,安全措施都不咋到位,干活的时候风险可大了。
工资呢,干一样的活儿,拿到手的钱比咱国内还少。
所以刘大哥就劝大家,要是想出国打工,这些地方真不太推荐,还不如在国内找个活儿干呢。
刘大哥还特别强调,就算出了国,忙着打工挣钱,也不能忘了给自己充充电。
他在新西兰打工的时候,每天工作时间也挺长,累得够呛,可他一有空就学习。
要么学学当地的语言,这样跟工友、当地人交流起来就方便多了,认识的人也多了;要么就研究研究建筑行业的新技术、新规范,提升自己的本事。
刘大哥心里明白,要是光知道卖力气干活,以后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只有不停地学新知识、新技能,才能在工作里有更多机会,给自己挣个更好的未来。
他这个想法,对咱想出国打工的人来说,真挺有参考价值的。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