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当婚成过去式?面对2.4亿单身族躺平,国家终于动真格了

苍笙客简 2025-04-17 14:18:18

这本该是个“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时代,身边的年轻人正悄悄加入“单身大军”,甚至直接对婚姻和生娃说“不”。

中国目前有2.4亿单身人口,预计到2040年这个数字可能飙升到4亿,那时走大街上将会满眼都是“单身狗”!

结婚率断崖式下跌,离婚率却持续攀升,是什么让曾经渴望“白头偕老”的年轻人改变了主意?当婚姻和生育不再是人生的必选项时,国家和社会又该怎么办?

温铁军:别把锅甩给年轻人!

前几天刷到个热搜,某婚恋专家在节目里拍桌子:“现在年轻人就是自私!我当年啃馒头都要生孩子,他们连婚都不结!”

这话戳中了无数年轻人的痛处。

2022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单身人口突破2亿,到2025年飙升至2.4亿,相当于每6个人里就有1个单着。

若按当前增速,2040年单身群体规模或超4亿,比整个美国人口还多。

更讽刺的是,结婚率从2013年的9.9%跌到2023年的5.2%,离婚率却逆势涨到3.6%。

温铁军教授的怒斥振聋发聩:“别把锅甩给年轻人!”

这位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家在3月的演讲中直指要害:“婚姻成本高得离谱,房价被炒成天价,年轻人连生存都成问题,拿什么结婚?”

他这番话,道出了无数年轻人的心声。

高房价、高彩礼、不稳定的工作就像是压在年轻人身上的三座大山。

房贷“紧箍咒”,养娃堪比养“碎钞机”

现在的房价高得离谱,好多普通家庭,全家老小一起凑,掏空了积蓄,可能也就够付个首付。

而且,这房贷一背就是二三十年,每个月工资一发,一大半就得拿去还房贷,剩下那点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就更别提生孩子了。

“结个婚,等于把人生卖给银行。”北漂程序员阿强算了笔账:

老家彩礼10万打底,婚车婚宴10万,想在县城买房至少50万,一线城市更是200万起步。“每月工资还完房贷,连外卖都不敢点,拿什么养孩子?”

现在的孩子从早教开始,各种培训班、兴趣班就没停过。

一年下来,花在孩子教育上的钱,都快赶上父母半年的工资了。

这还不算完,日常开销也是水涨船高,吃饭、交通、房租,每一项都得花钱,哪样都不省心。

所以网友们都调侃说:“不是不想结婚,是光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哪还有精力去谈婚论娶。”

彩礼闹剧

在当下单身潮里,彩礼问题相当刺眼。

就说前阵子,山东济宁的一则新闻引发热议。

小伙订婚时给了女方38万彩礼,可女方却临时加码,要求全款买房买车,最终婚事告吹。

小伙家为凑彩礼已掏空积蓄,哪还有余钱?无奈之下闹到法院,女方才勉强退回33万。

评论区一片哗然,纷纷指责这哪里是嫁女儿,分明是卖闺女。

山东菏泽的“万紫千红一片绿”习俗,仅现金就15万起步,再加上房子车子,普通家庭根本无力承担。

因彩礼引发的极端事件不在少数。

山西大同曾发生“订婚强奸案”,男方给了10万彩礼和金戒指,却因房产证未加女方名,被女方指控强奸。

男方被羁押700多天,彩礼也打了水漂。

高额彩礼背后,是扭曲的婚恋观在作祟。

有些父母认为“彩礼越高女儿越有面子”,却未曾考虑这么做有多短视。

他们没把女儿的幸福放在第一位,也没考虑到彩礼太重,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多大压力。

本来是因为爱情才结婚,结果这么一来,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被经济压力压得喘不过气,矛盾和争吵也就跟着来了,孩子的日子能好过吗?

面对高额彩礼问题,国家早已出手整治。

江西、河南等地将彩礼纳入征信系统,恶意索要高额彩礼者会被列入“黑名单”;最高法也出台新规,明确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同居半年以上的彩礼返还比例可减半。

然而,政策落地过程中,仍有人钻空子,部分地区彩礼表面下降,私下却通过“彩礼分期”“隐形嫁妆”等方式变相抬高门槛。

当婚姻被明码标价,受伤的不仅是年轻人,还有整个社会的温度。

只有让彩礼回归“礼轻情意重”,年轻人才能真正敢爱敢婚。

就业压力大,稳定生活遥不可及

职场对年轻人婚姻的 “拦截”,早已不是个别现象。

每年都有上千万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可企业这边却在缩招、裁员,就业形势特别严峻。

年轻人好不容易找到份工作,就担心因为结婚生子丢了饭碗,尤其是女性,在职场上晋升的时候,总会被“婚育问题”卡住。

就拿一线城市来说,很多白领每天平均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加班更是家常便饭。

每天回到家,累得连话都不想说,倒头就睡,哪还有精力去经营感情啊。

而且现在的年轻人思想也变了,更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很多高学历女性,对婚姻的要求更高,不愿意凑合结婚。

她们觉得与其随便找个人将就,不如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身上,去健身、旅游,享受独处的时光,也不想被家庭琐事束缚。

这么多现实的困境摆在眼前,婚姻自然而然就成了很多年轻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

破局之路在何方

面对这场“婚恋危机”,国家和社会开始出招。

各地调控房价,推出保障性住房,让年轻人买得起房;江西、河南试点彩礼指导价,超过居民年收入三倍就可能影响个人征信,从源头减轻结婚负担。

福利政策也在倾斜,“单身公积金”有望解决租房、医疗难题。

时间保障上,延长婚假、产假,探索育儿假,让新手爸妈能安心带娃。

托育服务和养老服务同步加强,鼓励社会力量办托育机构,加大公立养老机构投入,解决“带娃难”“养老难”。

法律层面,禁止职场性别歧视,保障女性生育权益;深圳立法保障非婚生育,允许单身女性冻卵,消除对特殊群体的偏见。

还有“育儿积分制”试点,用积分兑换教育资源、住房优惠,激发生育意愿。

总结:

破解单身潮困局,急不得。

政策落地需要时间,社会观念转变更非一朝一夕。

我们不能指责年轻人“躺平”,而是要看见他们背后的无奈——谁不想拥有温暖的家庭?但现实压力让人望而却步。?

尊重每个人的婚育选择,才是文明社会的标志。

无论是选择单身,还是步入婚姻,都应得到理解和支持。

当房价降下来、职场更友好、福利更完善,相信会有更多人主动拥抱幸福。

这场关乎国家未来的“婚恋变革”,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努力,为年轻人创造更包容、更有温度的选择空间。

参考来源:

0 阅读:8

苍笙客简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