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的杀伤力真大!全球跌声一片,大宗商品在跌,美、英、法、德、日等股市在跌,而人民币在升值。标普500指数两日暴跌10.5%、原油暴跌11.9%,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价崩跌8.2%、布伦特原油价格直落9.7%、日经指数狂泻7.1%,这场跨大西洋的资本逃亡潮中,唯有人民币汇率逆流而上,兑美元汇率单周暴涨3.4%。这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市场波动,而是旧秩序崩塌的轰鸣前奏。
下周一,黑色螺纹钢市场,你预计能低开多少呢?50点?100点?
海外市场:全线崩盘
特朗普政府显然低估了中国反击的决心。在其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的72小时内,北京祭出"组合拳":不仅对等追加34%报复性关税,更精准打击美国农业与科技命脉。11家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的美国企业中,斯凯迪奥公司的冷链设备占据美国肉类出口量的17%;被禁运的钐、钕等稀土材料,则切断了军工巨头雷神公司生产F-35战斗机的关键供应链。"这就像在世界杯决赛前一天被没收参赛资格。"硅谷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的CEO黄仁勋在内部会议上直言不讳。
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嘴硬宣称"美国经济足够强大",但资本市场的投票给出了相反答案:道琼斯工业指数单日振幅超过900点,恐慌指数VIX飙升至28.6,创下2022年美联储暴力加息以来的最高值。就连传统避险资产黄金也未能独善其身,纽约金交所主力合约两日下跌3.2%,暴露出资金对系统性风险的深度恐惧。
全球经济"核爆级"连锁反应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以"数据复杂"为由拒绝立即降息时,市场读懂了潜台词:这场贸易战正在动摇美元霸权的根基。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单周暴跌34个基点。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世界级关税战争中,没错,这种全球性的关税大战等同于战争。普通民众或许要承受着切肤之痛。过剩的商品还能销往何处?转口贸易地--东南亚,比如越南、老挝等也已被波及。站在十字路口的全球经济正在经历剧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测算显示,若中美关税战全面升级,2025年全球GDP将比基线情景减少1.8万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瑞士全年经济总量。当特朗普还在推特上叫嚣"让美国再次伟大"时,我们可能正在见证二战以来最危险的贸易误判。
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任何试图通过孤立他国维系霸权的做法终将失败。今天的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美股和整个西方市场的股市、大宗商品市场的暴跌,就是市场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场由关税引发的震荡波,或许正在重塑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版图。
我们将迎来黑色“星期一”?4月4日,中国对美商品全面加征34%关税的反击措施落地,首当其冲的螺纹钢市场、有色金属、化工等市场或许笼罩在“黑色星期一”的阴影之下,只不过是低开多少的问题(个人认为,周一跌幅最惨的可能是有色和化工产品,黑色跌幅小一些,而从美国进口的豆类等商品可能会大涨)。
从供需格局看,国内螺纹钢市场本就深陷高库存与弱需求的泥潭。截至4月2日,全国建材库存仍高达613.83万吨,尽管周环比下降1.28%,但同比降幅不足5%,远未达到市场对“银四”去库的乐观预期。而在关税战的情况下,钢材出口端的预期恶化将让本就脆弱的平衡雪上加霜—,或许部分钢厂被迫将原本发往东南亚的货物转销国内。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2018年中美贸易战期间,我国钢材市场在关税落地后一周内出现了持续大跌情况,库存去化周期延长。如今,面对更复杂的宏观环境与更脆弱的产业链,这场由关税战引发的黑色风暴,或许正在酝酿着类似三年前的冲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