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建筑大师贝聿铭接下香山饭店的大工程,并出面委托画家赵无极负责厅堂的壁画。
饭店开幕式当天,饭店经理是退伍军人,对绘画一窍不通。

(陈从周、赵无极(中)、贝聿铭(右)在香山饭店工地)
但看到赵无极为饭店作的画,他当即发出两声冷笑,不知天高地厚发表言论:
“赵无极这样的画也能叫画?那我也会画!我家3岁小孩画得都比他好!”
贝聿铭连忙出声打断他:“你不要乱讲!”
而此时赵无极就站在他旁边,但这位经理并不认识他。
赵无极沉默不语,熟练地吞下了这份委屈,反正这不是他的作品第一次被亵渎了。

甚至确切来说,为香山饭店作画的事情上,从头到尾赵无极被轻视了不止一次。
当时,如果没有好友的委托,赵无极已经计划好要去海滨度假一个半月。
但听说这是关乎国家形象的大事,赵无极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好友的请求,专门空出时间潜心创作,最后绘制出两幅巨大的水墨屏幛。
而且,赵无极是贝聿铭以个人名义请来的,没有官方欢迎。

赵无极相当于是以贝聿铭客人的身份,来参与中国这项大型工程建筑,但赵无极不在乎,能为祖国效力,就应该不拘小节。
可没想到,有人比他还“不拘小节”。
赵无极作品完成后,就被送去荣宝斋装裱。
但由于画作很大,案台放不下,装裱的人直接随意丢在满是灰尘的地上,连铺张纸垫着都没有。
赵无极心里一阵酸楚,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找了把扫帚,小心翼翼地将画作周围的尘土扫掉。
贝聿铭得知情况后,替赵无极感到委屈,不容许他们如此对待朋友的劳动成果,说要把画撤走。
赵无极拦住了他,“画都已经画了,又何必撤回去呢。我们的本意不是想在这里得到什么。
只要任何时候想起来,对这个国家问心无愧也就行了,其他都无足轻重。”
前有画作被随意对待,后又被当众贬低,画坛得知了赵无极的遭遇,许多画家纷纷为他出头。

黄苗子的夫人郁风特地赶到香山饭店欣赏赵无极的水墨画,回去后还闭关一个多月,写出了一篇一万多字的长文介绍赵无极的画作风格。
这件事闹得很大,最后还为此召开了“四方会议”,美协负责人华君武正好在外出差,就让郁风代劳出席。
郁风在会上慷慨陈词:
“赵无极和李政道、杨振宁一样,都是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人,在世界上为中国争得了荣誉。
赵无极是艺术家,所以知道他的人更多,各国博物馆几乎都收藏有他的作品,他为中国带来的影响也更大。
而且,他的画在国际上是天价,不计报酬为我们作画,却受到这样的待遇,实在说不过去。”
这话不假,那时候赵无极的艺术风格国内有些接受不良,抽象前卫的画风对当时相对保守的中国人而言太超前了,但赵无极早已享誉海外。
从1948年赴法国留学开始,赵无极很快就在法国乃至欧美混出了名声。
他的作品常出现在欧美美术馆或展览中,1952年纽约甚至已经早早定义他为“国际画坛中来自中国的一颗彗星”。

有“诗坛怪杰”之称的亨利·米修,看过赵无极的画作后,主动为其作诗八首,还出版了画册《亨利·米修眼中赵无极的八幅石版画》。
画廊主人皮埃尔·洛布曾挖掘了西班牙超现实主义大画家米罗,他第一次走进赵无极的展览,一口气就买下了12幅画,还与赵无极签下合约。
毕加索也是皮埃尔画廊签约画家,曾跟朋友评价赵无极:“这个年轻的中国人很有才华。”
赵无极的画室紧挨着毕加索的画室,当时毕加索已经年过八旬,依旧醉心画画。
儿子吐槽,他连跟家人见面都嫌浪费时间,但却三天两头吵着要见赵无极。
一没见到赵无极,就问“那个矮个中国人来了吗?”
只可惜,这样的盛景当时只限于海外。

而那次会议后的解决办法就是,请赵无极到北京中国美术馆和他的母校浙江美术学院举办画展。
这是赵无极回大陆首次举办的画展,他特别重视,事先请朋友黄蒙田加印了一本展览说明书,预备在展览上供大家查阅,当然印刷费用也是他自掏腰包的。
画展前期准备异常顺利,然而就在前夕,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突然临时撤走。
最后没办法,赵无极和其他人只能人手一支笔,加班加点地手动抹掉说明书上的“中国美术家协会”字样。

前言是美协主席吴作人撰写的,仅几百个字审了又审,修改了好几次才允许通过。
画展当日,展厅参观者寥寥无几,好多人表示没看懂,一时议论纷纷。
不知道当时的赵无极,是否会后悔当初去法国留学的决定……
早在14岁考入杭州艺专,赵无极就对中国艺术颇有微词,他觉得当时的中国画还停留在过去的16世纪,太久没有新鲜血液注入了。
以至于他在校期间,不太愿意接触中国画。
一次中国画考试,赵无极更是敷衍了事,随便在纸上画了个大大的墨团,气得潘天寿当场扬言要把他开除。最后还是林风眠出面担保,赵无极才逃过一劫。
不愿意接触,并不代表不喜欢,事实上他去法国留学,也是因为中国画。
当时在离开中国之前,他发表了一篇文章,文字犀利字字掷地有声,他说他不能让有伟大传统的中国艺术断送在无能的画家手里。
因此,他想要去法国,找找突破中国艺术瓶颈的灵感。

(出国前赵无极与家人的合照)
在法国的三十年,赵无极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对自己目前的风格进行调整。
他的画作深受外国人喜欢,但他时刻警醒自己,不够、还不对,他骨子里的东西还是中国的,他的绘画必须源自中国,最后要回到中国。
于是,赵无极从青铜器上甲骨文的意象书写,转入唐怀素书法的狂草风格,将中国书法融入抽象绘画中。
书法的跨物种融入,使得他原本的抽象绘画更加抽象了,远超当时国内大众审美的认知边界。
在国内频受冷遇,使赵无极逐渐迷茫,他时常质问自己,是不是真的被时代抛弃了。
都说职场失意,情场得意,但这句话似乎在赵无极身上破了戒。

赵无极有三段婚姻,但这不能就此说明,他对待感情的不专一。
相反他太过专一,在每段感情上都倾其所有,最后都一无所有。
他14岁在杭州艺专与同学谢景兰早恋,他非常爱她。
当时赶上祖父过世,按照习俗一年内不得结婚,两人特意跑到香港完婚,婚后生下儿子赵嘉陵。

林风眠的女儿蒂娜还暗恋赵无极,当时知道他们俩结婚,偷偷哭了几天。
两人结婚后,就一同奔赴法国留学,在这期间,赵无极对艺术的热情日益高涨,而两人的爱情却日渐颓败。
林风眠的夫人回忆:“1958年获悉他与谢景兰离婚,原因是谢景兰已经心有所属。”
对于爱人的变心,赵无极选择逃避,不允许任何人在他面前提起前妻。
可爱恨的界线太模糊了,恨着恨着,一呆滞,爱又占据了上风,恨她也是因为他曾像信徒供奉神像那样爱过她。
后来得知谢景兰意外车祸逝世,赵无极掩面痛哭。
其实,很能理解赵无极对谢景兰的感情如此矛盾,赵无极首创甲骨文抽象艺术时,第一个欣赏他的就是谢景兰。

可以说,在赵无极迷茫、自我怀疑之时,是谢景兰的一次又一次肯定,拉他出了情绪的漩涡。
赵无极被谢景兰改变的那部分,代替谢景兰永远地同他站在一起,恨她等同于恨自己,爱她又相当于背叛了另一部分的自己。
后来,赵无极又与香港演员陈美琴相爱,但陈美琴患有家族遗传的精神疾病,什么爱迎万难、拯救爱人的戏码并没有在他们身上上演。
1972年,陈美琴因过度服用安眠药去世,年仅41岁。

(赵无极与陈美琴)
丹妮去参加了陈美琴的葬礼,她看到当时的赵无极:
“葬礼开始时大家却找不到赵无极的影子,后来分头去找才发现他坐在教堂的大柱子后侧,独自喝干了两瓶威士忌,醉得不省人事。”
失去了陈美琴,让赵无极一蹶不振,他不再作画,整天灌酒,用酒精麻痹自己,人称“赵威士忌”。
也是在失去第二个爱人的这一年,赵无极回国了,上天又给了他致命一击,他的父亲在那场风暴中受凌辱而死。
又是自尽,身边最爱的人都自尽离开了他,是不是自己也应该自尽,才能破了这个可怕的魔咒?

赵无极一度想要结束自己,就在这时,他遇到了弗朗索瓦,马尔凯,她比无极小二十岁,控制欲很强。
香港老牌影星顾媚回忆:
“无极曾对我说,这段婚姻并不快乐。听友人说,弗朗索瓦并不喜欢中国朋友。
她说她唯一的中国朋友就是她丈夫,这最后一段婚姻好像把他孤立起来了……”
同学兼好友的吴冠中在采访提及赵无极,也忍不住吐槽:“他现在这个太太很厉害,完全控制了赵无极。”

晚年赵无极患阿茨海默症,弗朗索瓦几乎包办了他的一切。
每当别人问起有关赵无极一些展览、画作销售方面的具体事务时,赵无极就会说:“问弗朗索瓦,我不懂。”
2006年10月11日,赵无极因参加由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开馆,由夫人弗朗索瓦兹陪同回到中国。
不同于往日的冷遇,这次回来,大家争相采访他,因为那时候赵无极的作品逐渐大卖。
然而,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已经无法对答如流了,全程用上海话念叨,要找夫人,带他回家睡觉。
这是赵无极最后一次在中国露面,之后他就被弗朗索瓦兹带去了瑞士,连同一起被带走的,还有赵无极400多幅价值数十亿元的珍贵画作。

赵嘉陵怀疑她趁父亲神智不清,想借机转移财产,便把弗朗索瓦兹告了。
双方闹得不可开交,而最重要的当事人却仿佛倦了,无心再围观这场闹剧。
2013年,赵无极逝世,享年92岁。
赵无极的遭遇,总让我想起另一个人——黄宾虹。
当年,黄宾虹的画过于追求黑密厚重的积墨风格,以致在市场上不被待见,一幅画卖一元钱都没人要。
但他没有因此消沉,继续全身心作画,去世前他说“我的画要50年后才会被人读懂”。
赵无极没有给自己定下任何期限,他甚至不奢求他的作品终有一天会被认可。
患上阿茨海默症,很多人和物赵无极都忘记了,唯独画画。
他说:“我不怕老去,也不怕死亡,只要我还能拿画笔、涂颜料,我就一无所惧。
我只希望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手上的画,要比上一幅更大胆、更自由。”

而命运就是这么弄人,黄宾虹去世50年后,一场大型的展览打响了他的知名度,画作在拍卖市场被越抄越热。
赵无极的“真香定律”来得更快,几乎在他一走,他的画作身价飞涨。
《10.1.68》以6898万港元成交,刷新赵无极个人拍卖纪录。
他逝世的那一年,香港苏富比“20世纪中国艺术拍卖”专场上,总成交价前10名的作品中,有6件是赵无极的,赵无极成为了当时全球身价最高的华人艺术家。
一样都是死后才名声大振,可我却更怜爱赵无极。
这种情感在重读宋若婴回忆丈夫黄宾虹的文章之后,变得愈发浓烈。
黄宾虹艺术上不如意,但幸好还有一个全心全意相守到老的爱人,赵无极生前两手皆空。
下面是赵无极作品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