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朗普对等关税的一系列消息分析,从节前开始就甚嚣尘上。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如一颗核弹,砸向了全球金融和贸易市场,全球市场经历巨震。中国对等反制,网络上各种分析纷至沓来,有认为不报复才是最理性的选择的,但更多的还是与国同进退,选择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而在中国选择对等反制后,特朗普又宣布加征50%(算下来2025年累计关税增幅将达到104%),中国也重申了“奉陪到底”的立场。毫无疑问,这场贸易战已经开始白热化,中美脱钩、全球化贸易重塑的节奏正在进一步加快。


实际上,这场关于关税与贸易的战役从特朗普第一个任期首次加关税算起,已经持续七八年了。但国家层面的应对已经完全不同。彼时,因为芯片产业链的短板,我们不得不委曲求全,投鼠忌器。如今则是选择第一时间发起了反击。《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党中央对美方对我实施新一轮经贸遏压已有预判,对其可能造成的冲击有充分估计,应对预案的提前量和富余量也打得较足”。
特朗普关税讹诈,“交易的艺术”美国对全世界挥舞关税大棒,大大加剧了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特朗普如此歇斯底里的做法背后,究竟有没有内在逻辑,也是众说纷纭。
从意图来分析,特朗普对全球所有国家搞关税讹诈的本意,或许不是真想发起不可控的全球关税大战,那样的话可能就是洪水滔天,他没有这样的预案。特朗普或许只是想极限施压,然后对手被迫妥协,按他预想的方式谈条件给好处,搞“交易的艺术”。但是,我们也不要低估了一个曾经的制造业大国、全球霸主对绝对安全的诉求。这个关税是一个谈判手段,但不完全是手段,或许也包括了重建一些国防和制造业的目的,美国本土的钢材、铝材、国防这些东西不是可以谈判的。而美国制造业积重难返也是事实,这不是加关税就能解决问题的,需要精细的产业规划、耐心的战略执行,也就是学习中国。产业政策需要时间,明年美国的中期选举,特朗普是否能过关,关乎到他一系列政策的延续性。
对我国出口和钢铁行业的影响特朗普关税大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有券商机构基于历史经验,在54%基础上进行过静态测算,认为对我国出口整体上大概是普加18.2%关税的水平,影响中国出口3.5%~5.4%,若额外考虑对中国加征关税(34%)高于整体可能带来的贸易转移影响,则对整体出口冲击或可达-7%~-11%。但同时也认为该影响可能存在高估风险,一方面,中国产业链优势可能使我们保持份额,另一方面,我们或可开拓非美市场填补一部分美国市场损失。
而对钢铁行业来说,这次的对等关税风波并不涉及。这次的34%对等关税并不包括钢铁制品。针对钢铁产品的关税,主要还是在于“232条款”。
“2018年3月,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即“232条款”关税);
2025年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并取消对部分贸易伙伴的钢铝免税配额和豁免政策。(可以看作“232条款”升级版)”
首先,直接出口钢材方面,中美早已脱钩,影响较小。我国对美直接出口量较2018年已缩减75%,转口贸易规模有限(加、墨市场合计不足出口总量2%)。2024年,出口市场已形成东盟(3369万吨)、中东(沙特465万吨)、非洲(1321万吨)三大主力板块,多元化布局缓冲政策风险。2024年我国对美钢材出口仅89万吨,占出口总量0.8%,在美国进口钢材中占比不足1%。钢铁是发展重工业和军工装备的重要基础,在过去的年岁里,美国也尽量重构发展钢铝零部件相关产业,目前其钢铁主要进口国是加拿大、墨西哥,占据美国进口市场近四分之一份额。当然,我国的钢材出口国家中也包括加拿大和墨西哥,也不排除有部分钢材通过转口贸易进入美国。
间接出口方面,存在一定的变量。我国钢材出口60%依托机电产品(汽车、家电、机械等),2024年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59.4%。美国制造业成本上升可能提升我国终端产品竞争力,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将制约间接出口增长。但是,中国的机电产品物美价廉,短期难以被国外产能替代。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有获利空间,即使在中美完全脱钩的情况下,相信也还能有部分通过转口贸易进入美国市场。
另外,我国钢材出口格局已完成深度调整,2024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出口占比超65%,东南亚市场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增速。我们的出口结构调整仍在继续,这方面的钢铁需求也将产生一定的对冲作用。
负和博弈,继续见证历史短期影响来看,国内资本市场(以A股为例)经历了黑色星期一之后,目前恐慌情绪有所缓和,在“中国版平准基金”托底下,股市今天收红。提振内需方面,新一轮的降准、降息或许已在路上,4月份的政治局会议值得期待;而与美国的贸易战还将继续,中国的反制仍在见招拆招。好在目前我们对美国的依赖程度已明显下降,而作为全球供应链中心,美国对中国原料和产品的依赖更深,在没有重建稳定货源的情况下,特朗普发动的这次关税战已经引起国内的抗议和加剧分化,而如果关税落地的话,结果或许并不能“赢麻了”,毕竟之前加的关税中90%也是美国消费者最终承担了。

总之,在全球化面临重塑的当下,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原来那套和平与发展主题下的玩法、自由贸易那套思想,都行不通了。关于关税的影响,目前市场上各类机构都试图进行量化,但刻舟求剑式的测算,其精度和准确性实际都不够,并没有太多的指导意义。
能确定的是,在美国发起的负和博弈下,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普通人的生活将更加艰难,而市场波动也变得越发难以捉摸,何以自处,唯有系紧安全带,更加务实一点。动荡的国际格局下,中美各自建立核心圈,全球化贸易还将发生哪些巨震,我们继续见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