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24时,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成品油价格于年内第四次下调。汽油每吨下调480元,柴油每吨下调465元,此次跌幅乃是2022年以来最大的单次跌幅。此次调价后,全国 92 号汽油零售限价回落至 7.2-7.3 元 / 升区间,0 号柴油价格进入 6.8-7 元 / 升水平,为即将到来的 "五一" 假期注入消费活力。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此次调价能够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以 50 升油箱的家用轿车计算,加注 92 号汽油单次可节省 19 元支出,相当于三杯平价咖啡的费用。物流运输行业受益更为显著,月行驶里程 1 万公里、百公里油耗 38 升的重型卡车,在现行调价周期内单辆燃油成本将减少 709 元,有效缓解运输企业运营压力。据隆众资讯统计,全国高速公路货运量最大的华东地区,柴油成本占比将从调价前的 31% 下降至 28.5%,为物流行业腾挪出更多利润空间。
本次油价深度调整源自国际原油市场的剧烈震荡。4 月初美国出台的对等关税政策超出市场预期,涉及商品规模达 1.2 万亿美元,直接导致全球贸易摩擦升级预期升温。国际能源署(IEA)随即调降 2025 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预测至 73 万桶 / 日,较 3 月预估削减 30 万桶 / 日,形成供需基本面利空。与此同时,OPEC + 成员国在 4 月会议中意外将增产规模从 13.5 万桶 / 日扩大至 41.1 万桶 / 日,沙特、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释放的增产信号,彻底打破市场对供给紧缩的预期。
多重因素叠加下,WTI 原油期货价格在调价周期内累计下挫 14.2%,布伦特原油期货同步下跌 12.8%,两者均触及近四年低位。按照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当国际油价连续十个工作日波动幅度超过 4% 时,国内油价相应调整。本轮计价周期内,参考原油均价较上一阶段下跌 9.91%,远超调价触发线,最终形成每吨近 500 元的深度下调。
此次调价完成后,2025 年国内油价调整格局转为 "三涨四跌一搁浅",汽油累计涨幅收窄至 55 元 / 吨。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负责人指出,本次油价深度回调有效对冲了年初因地缘冲突造成的能源成本压力,预计可使 4 月 CPI 中的交通燃料分项下降 0.3 个百分点。对于即将到来的 "五一" 出行高峰,燃油成本降低将刺激自驾游需求,携程平台数据显示,假期租车预订量在调价公告发布后两小时内激增 40%。
市场分析机构普遍认为,当前油价已进入阶段性底部区间。有卓创资讯分析师指出,美国页岩油增产计划尚需半年时间落地,而 OPEC + 实际增产规模受制于部分成员国产能限制,实际供给增量可能低于预期。随着北半球夏季出行旺季临近,炼厂检修季结束后的补库需求可能支撑油价企稳回升。不过,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仍是最大变数,世界银行最新预测显示,若主要经济体贸易摩擦持续升级,2025 年全球 GDP 增速可能从预期的 3.1% 下修至 2.4%,这将持续压制能源需求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