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自闭症孩子情绪和问题行为的小故事,你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吗?

浩晔评育儿 2023-11-05 15:44:00

关于自闭症孩子的问题行为,一直让家长和老师比较头疼。

有些孩子情绪一直很稳定,有些则会突然出现某些问题行为。

当孩子出现一种或某种情绪或问题行为的时候,

他们的父母是怎么做的?老师又是如何引导的呢?

以下五个小故事,希望可以给有类似行为的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一点点灵感。

1.情绪激动的时候,会伸出双手打自己头的小男孩

这个叫小杰的小男孩开始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在教室,那时候他才四岁多。

老师正在给他上认知课,讲到日常物品用途的时候,

小杰可能一时理解不了,眼睛紧闭,伸出双手打自己的头,一边还低声“啊啊”的喊。

老师没有惊慌,依然保持情绪稳定,双手分别握住他的左右手,

然后,带着小杰的双手交握,让他两只手的十指相扣,

再带着他双手的手指,做伸展,握拳的动作。

一边做动作,一边夸他:“小杰真棒,看,你用手指开花了!”

慢慢的,小杰的手部动作放缓了,情绪平稳了。

和家长沟通之后,一发现小杰有打自己的行为,妈妈也带着小杰做这些动作。

稍后,每次只要小杰想打自己,就会自觉的双手交握,十指相扣,

尽量不让自己的双手分开。

2.会突然嚎啕大哭的小男孩

这个叫诺诺的小男孩出现这样的状况是5岁之后,

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坐公交车,他毫无预兆的大哭起来。

妈妈觉得很丢脸,吼了他几句,不管用。

妈妈又打了几下他的手,让他不要哭。

诺诺就默默的小声哭泣。

妈妈又觉得诺诺这样很可怜,也有些难受。

妈妈决定,如果他在家里这样大哭,就随着他,

但是在外面的话,还是要阻止一下。

可是,诺诺在家里情绪稳定,从来没有这样大哭过。

问机构的老师,老师说上课的时候,诺诺很开心,也很配合,

即使有不会的项目,也会乖乖练习,从没突然大哭过。

妈妈带诺诺在外面吃饭,散步,坐地铁,他都出现了突然大哭的情况。

等诺诺情绪稳定的时候,妈妈问他,为什么一到外面就会这样哭。

诺诺回答说:“不知道,就是想哭!”

“是不是人多了害怕?”妈妈问。

诺诺摇头。

“是想到难过的事情?”妈妈又问。

诺诺看着妈妈,一脸茫然。

“是担心妈妈丢下你?”妈妈问。

诺诺点点头,又摇摇头,还是说:“我不知道!”

诺诺平时睡觉的时候喜欢抱一个小玩具。

老师建议诺诺的妈妈将小玩具带在身上,

当诺诺在外面大哭的时候,就让他抱紧小玩具。

这个方法时灵时不灵,

有时候诺诺的情绪可以很快平复,有时候他用力会扔掉小玩具。

他大哭的时候,妈妈抱他,轻轻拍他的后背,同样不管用,他会越哭越大声。

事情出现转机是有一天妈妈带诺诺坐地铁去上课,他在地铁上又突然大哭起来。

妈妈想起刚刚买了酸奶溶豆,马上拿了一粒溶豆塞到他嘴里。

诺诺的哭声停了一下,抿着嘴回味溶豆的味道。

于是这一路上,诺诺一张嘴,妈妈就塞溶豆,

一袋溶豆吃完,又给诺诺看书,转移他的注意力。

从那之后,妈妈每次带诺诺外出,

包里不是放着各种口味的溶豆,就是放着小馒头,或者小块的巧克力。

诺诺一张嘴哭,马上往他嘴里塞点吃的。

当然,那些吃的食物都是一塞到嘴里就可以融化。

诺诺的老师对妈妈说,还是得提升诺诺的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他尽量的描述出想哭的原因,才能真的解决问题。

但这不是一时之功,只能慢慢来。

3.一激动就会扯自己头发的小男孩

这个叫小力的小男孩是四岁的时候突然有这样的行为的。

那天是和几个小朋友一起上小组课。

轮到小力回答问题的时候,他回答不出来,

于是他皱着眉头,双手抓住自己的头发,越扯越紧,将自己扯得哇哇大哭也不肯放手。

老师过来,用挠痒痒的方式,轻轻抓小力的手背,

等小力的手指松开之后,用很轻柔的语气告诉小力:“这是小力的头发。”

然后握着小力的手,让他自己轻轻的摸头发,

老师依然轻轻的说:“轻轻的摸头发,就不会疼。”

小力笑了,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又摸了摸老师的头发,

重复老师的话:“轻轻的摸头发,就不会疼。”

稍后,每当小力试图抓自己头发的时候,老师都会让他将“抓”改为“摸”,

同时,也让小力的父母在家里也这样配合训练。

几次之后,小力就学会了,想抓头发,可以改成摸头发。

如果觉得力度不够,那就摸头发的速度快一点。

有时候看小力这样双手不停的摸头,还有点搞笑。

小力看到我们笑,自己也笑。

4.突然咬人的小男孩

斌斌是五岁去读的一家可以接受自闭症孩子的幼儿园,因为年龄的原因,直接进了中班。

面试的时候,斌斌表现不错,安安静静的,不会到处跑,也没有哭闹。

试读的时间是七天,如果这七天表现良好,就可以在这家幼儿园。

前面六天,斌斌虽然反应有点慢,但基本的安坐、听指令,跟随,游戏,用餐等,

还是可以完成的。

到了第七天,斌斌妈妈突然接到幼儿园老师电话,

说斌斌在幼儿园咬小朋友,让她接斌斌回家。

斌斌妈妈没辞职之前,也是一家公司的高管,对此,她表示想看幼儿园的监控。

园长开始不同意,但在斌斌妈妈强烈要求下,还是给她看了。

斌斌妈妈说,斌斌无论是在小区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

还是在机构和同为自闭症孩子的小伙伴们玩,都没有出现过咬人的行为。

在幼儿园出现的这样的状况,一定是有原因的。

从监控中,妈妈发现斌斌凡事慢半拍的行为,让其他小朋友有了推他举动,

开始几天,斌斌以为别人在跟他玩,没有在意,还一直笑。

但第七天在排队去食堂的时候,斌斌又是慢悠悠的走,

有位小朋友可能饿了,比较着急,用力的推了斌斌一下,

斌斌没站稳,撞到了前面的小朋友,

前面的小朋友以为斌斌故意撞他,马上转身,打了他一巴掌。

斌斌哭了,有小朋友去安慰他,但拍肩部的动作幅度大了点,

斌斌更觉得委屈了,他以为小朋友在打他。

于是,他抓住拍他肩膀的小朋友的手,咬了一口,这个小朋友也哭了。

斌斌的语言表达还不太行,老师问情况的时候,他只会说:“小朋友打我。”

而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的说,“斌斌推人”、“斌斌咬人”、“斌斌打了人”。

这件事情,以妈妈给斌斌请了影子老师,

在幼儿园期间时刻引导斌斌的各种行为而结束。

事后,妈妈问斌斌,为什么咬小朋友,斌斌答不出来,

妈妈淡化了这件事,也没有再提。

之后,斌斌也没有再出现过咬人的行为。

5.发脾气的时候会用指甲掐人的小女孩

这个叫妮妮的小女孩长得很漂亮,妈妈也给她打扮得很干净。

很可惜,她属于重度低功能自闭症。

5岁了,还不怎么会说话,也无法准确的表达需求。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一旦父母或者老师没有听明白她的话,

或者她几次都做不好老师要求的项目,

她就会大叫着用指甲掐人,哪怕妈妈把她指甲都剪掉了,

她也要用尽全身力气,直到将她想掐的人掐出看得见伤口为止。

而她一看到自己掐出的伤口了,情绪马上平复,又变成了乖巧可爱的小女孩。

抓住她的手,不让她掐人,她会一直尖叫,哭闹,

哪怕妈妈狠狠的打她,或者和她“对掐”,她都不在意。

似乎就认准了一点:没掐到人,就一直闹,选择一切能选的方式闹。

不过,如果事先和妮妮商量好,对于课堂上将会出现的情况预先演练一次,

告诉她,无论出现何种情况,妈妈和老师都爱她,

她掐人的行为会减少很多。

想完全解决这一问题,可能还是要等妮妮的认知和语言表达到一定程度才可以。

自闭症孩子会出现问题行为,会有情绪问题,

有时候有迹可循,有时候一时找不到原因。

在发现问题的初期,可以尽量淡化,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家长在此时要保持情绪的稳定,哪怕装,也要装出淡定的态度,

如果家长也慌了,情绪激动了,可能孩子出现的问题会更难处理。

其实想想,普通孩子,一样会有突如其来的脾气,

只是他们更会表达,解决的方式也更简单,但家长和老师一样会各种操心。

所以,大家都一样,只要有了孩子,就避免不了时时刻刻的为他们担心,

只是作为自闭症孩子的父母,付出的会更多。

写在后面的话:记录以上5个自闭症孩子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小故事,

一方面是希望大家对自闭症的孩子能多一点理解和包容;

另一方面,也希望遇到类似情况的家长,可以有一点点借鉴,

或许,他们能因此而想到更多更好的办法。

0 阅读:0

浩晔评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