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杭州的夏天格外燥热,42岁的北大教授胡适在烟霞洞的禅房奋笔疾书。窗外蝉鸣阵阵,屋内红袖添香,与他共处一室的是比他小11岁的表妹曹珮声。这段持续三个月的隐秘同居,将引爆民国文坛最轰动的桃色新闻,也将这位新文化领袖推入传统与现代剧烈撕扯的旋涡。
一桩旧式婚姻里的"活人殉葬"1917年冬,安徽绩溪的胡家老宅张灯结彩。26岁的留美博士胡适身着长袍马褂,与目不识丁的江冬秀完成"文明婚礼"。这场结合始于13年前的旧式婚约——当时14岁的胡适正在上海求学,母亲冯顺弟以病重为由骗他返乡完婚。
洞房花烛夜,新娘子颤巍巍伸出裹足时,胡适在日记中写下:"吾之就此婚事,全为吾母起见,故从不曾挑剔为难。今既婚矣,吾力求迁就,以博吾母欢心。"这段被后世称为"民国七大奇事"的婚姻,实则是新式知识分子向传统伦理的屈从。

在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的胡适,早已在《新青年》上撰文痛斥包办婚姻是"活人殉葬"。但当母亲以死相逼时,他最终选择妥协。这种矛盾性在其1914年日记中可见端倪:"吾于家庭之事,则从东方人;于社会国家之见解,则从西方人。"
西湖烟霞洞的现代爱情1923年4月,胡适到杭州疗养肺病,邂逅正在女子师范读书的曹珮声。这位表妹不仅是新女性代表,更是中国首批女农学家。两人在西湖泛舟论诗,胡适写下"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的缠绵诗句。
在烟霞洞清修期间,他们同读《红楼梦》,共赏中秋月。胡适在日记里详细记录曹珮声为他裁衣煮茶的点滴,甚至计划与原配离婚。但这段恋情终因江冬秀持刀威胁杀子而告终,曹珮声终身未嫁,晚年出家时留下遗言:"请把我埋在通往来世路的那个路口。"

胡适的情感世界远不止于此。美国档案馆保存的韦莲司信件揭示,这位康奈尔大学教授之女与胡适维持了五十年的精神恋爱。1938年出任驻美大使期间,他与犹太裔少妇洛维茨的暧昧关系更引发外交风波。
耐人寻味的是,这位倡导妇女解放的先锋,始终未与江冬秀离婚。他在给张慰慈的信中坦言:"我不过心里不忍伤几个人的心罢了。假如我那时忍心毁约,使这几个人终身痛苦,我良心上的责备,必然比什么痛苦都难受。"
西装里的长衫客胡适的情感困局折射着整个时代的裂变。作为新文化运动旗手,他率先使用白话文、主张个性解放,却在私人领域恪守传统孝道。这种分裂性恰如他日常的穿着——西装革履下总套着中式长衫。
在给江冬秀的家书中,他事无巨细地汇报行程花费;面对徐志摩陆小曼的热烈爱情,他既当证婚人又写劝诫诗;当发妻怒撕他与曹珮声的通信时,他只能苦笑:"太太年轻时是活菩萨,怎好不怕!中年时是九子魔母,怎能不怕!老了是母夜叉,怎敢不怕!"
这位被蒋介石称为"新文化旧道德楷模"的学者,最终在台北南港的墓园与江冬秀合葬。墓碑上"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先生暨德配江夫人冬秀女士墓"的铭文,为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婚姻写下注脚。而烟霞洞石壁上斑驳的题诗,仍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永恒挣扎。

文人的舔狗史—胡适
胡适,人渣中的人渣。
最早的矮大紧
公知锑鼻祖胡适
其主子蒋介石对他的评价也列出一二与大家商榷: 1942年10月13日,“胡适乃今日文士名流之典型,而其患得患失之结果,不惜借外国之势力,以自固其地位,甚至损害国家威信而亦在所不惜。” 1960年10月13日,“徒有个人而无国家,只有私情而无道义。”、“其人格等于野犬之狂吠”,“此人实为一个最无品格之文化买办,无以名之,只可名曰‘狐仙’,乃为害国家,为害民族文化之蟊贼。” “蒋反动派最多算半个卖国贼,但胡则是彻头彻尾的。”-----毛主席 “胡适直到生命的了结”,始终是“死心塌地为帝国主义服务的”------摘选自《周总理选集》下册第358页
1.1904年,胡适13岁,与江冬秀订婚; 2.1914年,胡适23岁,搞上了邻居韦莲司 3.1914年,胡适23岁,搞上了同是赴美的陈衡哲; 4.1917年,胡适26岁,抛弃二人回国和江东秀结婚,伴娘曹诚英; 5.1923年,胡适32岁,搞上了曹诚英,搞大了肚子,劝她堕胎;和江东秀提出离婚,未果; 6.1925年,胡适34岁,搞上了朋友王赓的老婆、朋友徐志摩的情人﹣--﹣陆小曼; 7.1936年,胡适45岁,搞上了学生徐芳的发小 …… 胡适曾说:“我情愿亡国,也不能和日本作战”。 他还对宋子文说:“反正东北都丢了,我们打不过日本人,不如顺水推舟,把东北送给日本人,换取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