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李治持枪闯入中南海遭到阻拦,随后毛主席的做法令人奇怪

王王煎妮子 2025-04-22 13:59:59

【前言:】

告诉主席,有个人想带枪闯进中南海,不过已经被我们给拦下了。

1950年的时候,毛主席正和周总理聊着工作上的事儿,中南海的警卫突然插了句话。当毛主席问清楚来人的底细后,他回的那句话,直接把警卫给惊到了。

毛主席到底讲了啥话?那个人为啥非要带着枪硬闯中南海呢?

【事情伊始--埋下伏笔】

这事得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刚开始建那会儿讲起。那时候,刘伯承元帅当校长,他心里明白自己担子不轻,所以一门心思就想着赶紧把军事学院给建好。

但就在这时,刘伯承元帅碰到了一个超级大难题,那就是怎么给军事学院找建设资金。要知道,那时候国内刚起步,到处都是需要花钱的地方,经济真的挺吃紧的。

军事学院的创办是个大开销,这让刘伯承元帅挺犯难的。可就在这时,有个人站了出来,让事情有了新希望。

就在刘伯承元帅感到为难的时候,军事学院卫生部的头儿李治,急匆匆地闯进了他的办公室。

看到这番场景,刘伯承元帅心里挺纳闷,就开口问:哎,这不是李部长嘛,你这么火急火燎地来找我,有啥急事呀?

李治听到刘伯承元帅的提议,直接回应说:“首长,您让我当这个卫生部部长,我肯定拼尽全力。但眼下有个大问题,卫生部连最基础的医疗设备都缺,我这工作实在是难以开展。您看,能不能给批点经费?”

李治一提请求,刘伯承元帅就感到挺为难,他直接回了句:“老兄,我手头也不宽裕啊。这事儿我也正犯难呢。”

听到这话,李治也没办法了,直接往凳子上一坐,闷声不响。就在这时,刘伯承元帅突然有了个主意,开口说道:“李部长,我有个主意,你跟毛主席不是挺熟的嘛,要不你去北京找毛主席想想办法,说不定钱就有了,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

李治听了之后,想了想说道:这主意挺不错的,但我去的话,得带多少钱才合适啊?刘伯承元帅一听,心里也暗暗高兴:要是这事儿能办成,说不定还能帮学校建设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呢。

刘伯承元帅赶紧开口说:“我觉得吧,你不如申请三千万(旧币)算了。学校卫生部那边对器械要求挺严格的,多要点儿预算,肯定没坏处。”

李治琢磨了一会儿,然后回应道:领导,您说得对,我这就出发去找毛主席。话音刚落,李治就离开了办公室,往北京的方向赶去。

走到一半,李治琢磨起来:这筹钱的事儿可太大了,得豁出去把它办成。但要是毛主席不点头,那可咋整啊。

琢磨了好久,李治终于拿定了一个大主意,可就是这个主意,让中南海的安保人员们紧张得不行。

【持枪进入--令人意外】

李治一到北京,立马就往中南海赶。可当他快走到毛主席办公的地儿门口时,出事了。

在这儿守门的安保人员瞧见李治来了,立马就挡在他前面,跟他说:“领导,枪不能带进里面。”

李治打定的主意是直接带着枪走进中南海,要亲自跟主席讲明这事儿有多要紧。当被门口的警卫拦住时,他直接说道:“你跟主席说一声,说李治来了。”

警卫赶紧奔到会议室,跟主席说:“有个叫李治的,想带着枪进中南海见您,不过已经被我们给拦住了。”

那时候,毛主席正和周总理商量着事儿呢。可接下来毛主席的一番话,把旁边的警卫给惊着了。原来,毛主席一听说是李治来了,立马就说:“赶紧请他进来,带枪怕啥,就算他拎着刀进来,也不许拦着。”

听到那话,警卫也呆住了,心里头满是惊讶。毛主席瞧他这样,又说:“赶紧请他进来,别把他的枪给收了。”

警卫回过神来,拔腿就往门外跑,赶紧把李治请了进来。毛主席和周总理也连忙站起身,迎了上去。一见李治进门,毛主席就热情地打招呼:“李治啊,咱们可真是好久没见喽。”

聊了几句家常后,毛主席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问李治:“你找我有啥急事?怎么还带着枪上门来了。”

李治一听,赶紧说道:“主席,对不住了,我这儿真有个急事儿得跟您说。现在军事学院卫生部那边碰上难题了,资金紧张,医疗器械都没钱买了。”

毛主席察觉到了李治这次来访的目的,就直接问:卫生部的建设可是个大事情,你得需要多少资金来搞定啊?李治一听这话,连忙回应:大概得三千万。

一提到这个数字,毛主席还没张口呢,周总理就先笑了:“你八成是让刘伯承元帅给逗了吧?这摆明了是他手头紧,瞅着你跟主席交情铁才派你来的。”

听到这话,李治心里头也是直犯嘀咕。毛主席瞧他这样,就笑着开口了:“得了,我明白你们的难处。这样吧,我再给你往数儿后面添个零,你觉得咋样?”

李治一听这话,立马站起身,连声道谢:“多谢毛主席!”接着,他拿着毛主席批的钱回到了军事学院。这些钱不仅帮他搞定了医疗器械的难题,还解了刘伯承元帅的紧急之困。

但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心里会犯嘀咕,毛主席咋就同意李治带着枪进中南海,还那么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呢?这个李治,他到底有啥不一样的地方?

【起死回生?--救命恩人】

说起为啥李治会受到特别对待,得回溯到长征那会儿。1935年,红军走到云南西边,不料碰到敌军埋伏。

那时候,贺子珍就在队伍里头,她为了救伤员,自己受了重伤。刚送到医院,好多大夫都摇头,说这伤太重,没救了。这事儿让毛主席心里头特别难受。

就在这时,刚做完一个大手术的李治忽然开口说:领导,要不让我来试试看吧,我感觉事情可能还有转机。

那时候,毛主席心里头已经快没底了,立马就点了头,答应了李治的主意。李治呢,也不管自己累成啥样了,立马动手给贺子珍动起手术来。

经过一番好几个钟头的拼命努力,李治到底还是把贺子珍从鬼门关给拉回来了。之后,在李治无微不至的照顾下,贺子珍的身体也是一天天地好起来。

毛主席知道这事后,心里头那个高兴啊,简直没法说。他立马就去找了李治,当面道谢:“李治同志,真是太感谢你了。大伙儿都夸你医术高超,能把重病的人给救回来呢。”

李治听了这话,也笑着回应说:哪儿能真的让人死而复生呢,我们当医生的,只要病人还有丁点儿活下去的希望,就绝对不会轻易撒手不管。这话也让毛主席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说起来,李治不仅对毛主席有大恩,就连周总理也把他看作是“救命的大恩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长征那会儿,红军正在云南到处打仗转移,结果周总理身体撑不住了,病倒了。找了好几个大夫瞧,结果每个大夫说的病症都不一样。

吃了好多药,但效果一直不怎么好。后来,李治从前线急忙赶回来,一到就立马给周总理看病,最后确定是肝脓肿的问题。

这个治疗方案一开始遭到了很多医生的质疑,但李治就是不肯让步,他很快就给周总理实施了穿刺手术。结果证明,李治的判断一点没错。

周总理那会儿得的是肝脓肿,多亏了李治的精心治疗,他才慢慢好了起来。后来他还常说,自从那次治好以后,肝脏就再也没疼过。

从这些事情中,我们不难看出李治的医术确实相当高超。而毛主席之所以对李治有所不同,也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两件事那么简单。

他啊,以前是在国民党军队里当军医的,打仗的时候被我军给抓住了。后来在我党的教育下,他看清了形势,决定改过自新。很多次,他都把咱们军队的战士从鬼门关给拉了回来。

他曾经因为过度劳累,身体都累垮了。但就算这样,他也一直没停下来休息,结果身体终于撑不住,完全没法干活了。

毛主席知道后,一脸认真地叮嘱李治:“你得好好养身体,现在还不能有事。”李治听了心里暖暖的,连忙回应:“主席,您别担心,我命硬着呢,还得继续给战士们看病呢。”

后来,李治一直埋头苦干,在前线拼命努力,为我军的战士们还有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出了不少力,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正是李治那份坚定不移的信念,以及他过往所立下的赫赫战功,才使得毛主席破例允许他持枪步入中南海的门槛。因为啊,李治的付出与贡献,实至名归地赢得了这份殊荣。

到了1955年那会儿,李治因为工作干得特别出色,被中央给了个开国少将的头衔。他对这事儿没咋表态,可不少人心里却嘀咕开了,觉得给他的军衔有点儿低了。

后来,周总理跟李治聊天时,也提到过这事儿:李治,说实话,以你的资历和立的功,给个少将军衔,确实是有点委屈你了。

但李治听了那话后,却这样说:我其实对这些身外之物没啥要求,只要有吃的喝的,还有个能睡觉的地儿,能让我给国家和百姓出点力,我就挺高兴了。

李治干的活儿比较特别,跟不少中央的大领导都挺熟。但他从没拿这些交情给自己捞好处,全都是为了把工作干好,为了国家和老百姓。

另外,李治对家里人管得特别严,不让他们借着自己的职位捞好处。他还特地给军区写了封信,求他们别因为自己的关系,就特别关照在那儿工作的儿子。

【结语:】

1989年的时候,李治在北京因为抢救不过来去世了。他这辈子不看重名利,心里想的只有给国家和人民做点实事,也从没因为自己的私心去搞啥特殊待遇。

这种为了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真的让我们所有人都感到十分敬仰。老一辈的革命家们,他们身上都有这种令人钦佩的品质,正因如此,我们的国家才能一天比一天强盛。我们要向伟大的李治将军,还有所有老一辈的革命家们表达敬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