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一百年前那会儿,北洋政府手头紧,为了填补财政上的大窟窿,就匆匆忙忙跟法国签了个协议。
可谁又能料到,过了整整一百年,这份协议竟然给我们国家带来了一个让全世界都眼馋的大好运。
这个神秘协议里到底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这篇文章的资讯是从正规媒体(《澎湃新闻》)获取的,但为了读起来更顺畅,部分内容可能做了些微调整,看的时候请多留个心眼,仅供参考哈!
【宝藏群岛 列强疯抢】
1917年8月份,北洋政府在皖系大佬段祺瑞的主持下,搞了个让西方世界都咋舌的大动作——那就是站队协约国,跟德国和奥地利正式翻了脸。咱中国虽然没法像别的国家那样,大批大批地往欧洲派兵打仗,但也给盟军出了把力,送去了30万劳工,帮他们在欧洲修铁路、搬弹药、挖战壕。听说啊,因为这些活儿,差不多有5万中国人在外国丢了性命。
1919年1月底,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完没多久,西方那些大国就在巴黎开了个大会,商量怎么重新建立战后的世界规矩。咱们国家虽然打赢了仗,但竟然没资格参加这个会。更离谱的是,咱们山东的地盘,居然被那些大国私自送给了日本,这事儿最后惹毛了大家,五四运动就这么炸开了锅。
不过这次会议,大家主要聊的还是欧洲边上的一个小岛归谁的问题。这个小岛叫做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听说最早是1194年被北欧的海盗们找到的。这岛总面积也就6.2万平方公里,虽然不算大,但鱼啊、矿啊这些资源可不少。正因为这样,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就成了各国都想要的一块宝地。
从19世纪中期开始,像英国、法国、俄罗斯、美国这些西方国家,就一个个组队跑到那个岛上做“现场考察”。每个国家都眼馋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这块“宝地”,想把它据为己有。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安安静静地过了好几百年,但从那以后,它就不再只是鲸鱼、海象、北极熊这些原住民逍遥自在的小家园了。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虽然地处偏远,但西方国家对它的探索劲头却越来越足。这片北极的冰雪之地经常能看到捕鱼船的身影,最热闹的时候,一天能有300艘捕鲸船在岛屿周围徘徊。不过话说回来,好东西就这一个,想要的国家却那么多,到底该算谁的呢?
美、英、法等一些国家都抢着要占先机,国家间斗得很凶,没人想把那块宝地轻易放弃。可闹了一阵子后,各国都明白,再这么争下去,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资源早晚得没。所以他们决定不斗了,商量出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管理条约》。
商量过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最终归了挪威管。那个条约不光说了群岛是挪威的,还允许签约国的老百姓去那儿住、玩、打猎和做生意。条约一签,大家抢这个群岛的事儿就算完了。可你猜怎么着?才过了6年,咱们国家也被扯进来了,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无心之举 造福后世】
1925年4月9号那天,北洋政府收到了一封法国来的公文,这事儿在当时可炸了锅。但段祺瑞他们惊讶的不是那封公文,而是藏在它后面的一份《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的复印件。外交部的万福麟说了,法国这是想拽着中国一起签这个条约,想借此机会改善一下两国在一战之后的外交僵局。
虽说听起来挺不错的,但段祺瑞心里头却莫名地忐忑起来。《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刚搞定没多久,法国佬就给北洋政府下了个狠套,让中国背上了两千多万两白银的大窟窿。再经过汇率这一折腾,北洋政府欠法国的钱愣是涨到了六千多万,愁得段祺瑞胡子都快愁白了。
条约签好之后,段祺瑞有那么一阵子没在北洋政府露面,直到1924年才又回来掌权。但对这位北洋政府的头头来说,之前因为那些法国人搞出来的经济烂摊子,还是让他头疼得不行,根本没法解决。段祺瑞虽说是老大,但手里头比脸上还干净,根本没钱去填补,这下可把他难住了,该咋办呢?
这时候,段祺瑞脑筋一转,想起了法国之前欠咱们中国的那2360万关税银子,心里打定主意,这笔钱非得要回来不可。这就是有名的“金佛朗案”。跟法国那边磨蹭了整整一年后,那些狡猾的法国佬终于松了口,答应在1925年4月20日把关税全还了。结果咱们这边还没派人去签协议呢,法国那边倒急不可耐地先来找咱们了。
段祺瑞可不是个糊涂蛋,他从外交部的陈箓那儿了解到,法国不光想拉拢中国,还向比利时、罗马尼亚这些国家伸出了合作之手。一战打完,法国伤得不轻,为了跟美英日联盟抗衡,它开始到处找朋友壮大自己。这一来二去的,原本只有18个签约国的队伍,愣是给扩大到了43个。
段祺瑞心想,法国这“大礼”来得可真够突兀的。一战刚收尾那会儿,法国还在会上跟英美他们一块儿,对中国指指点点的。这才几年光景,法国佬咋就突然想跟咱们中国缓和关系了呢?这事儿虽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话说回来,斯匹次卑尔根群岛那儿资源可丰富了,要是咱们中国能从中捞点好处,那当然是好事一件。
另外,考虑到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跟法国这些国家签约,真的是个挺明智的选择,能捞到不少好处。成了缔约国,既不会惹到欧洲那些大佬们的奶酪,也不会让咱们这个又穷又弱的中国再吃亏。到了1925年8月27日那天,《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就算正式盖章了,咱们中国也成了这个条约里的一员。
不过人生无常,《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墨迹未干,仅仅隔了两年,段祺瑞领导的北洋政府就垮台了,国内随之陷入了一片军阀割据的混乱之中。那些军阀们光顾着为自个儿的地盘和利益争斗,斗得热火朝天,结果把北洋政府当初随手签署的这个条约给忘得一干二净。直到很多很多年后,也就是1991年,这事儿才又重新被人们提起。
1991年秋天的时候,中国探险家高登义跟着挪威的一个考察队伍到了北极。在北极,他碰到了卑尔根大学的叶新教授,叶教授特别大方,送了他一本《北极指南》。高登义一拿到书,开心得不得了,立马就翻开看了。他原本是想在书里多找点北极考察的信息,但翻着翻着,他突然眼睛一亮。
高登义在翻书时,偶然间碰到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的英文版本。一读之下,他吃惊地发现,中国竟然也是这个条约的签字国!高登义兴奋不已,立刻就把这个重要信息告诉了我们国家的外交部和中国科学院。他还提议,在群岛上建个科考站,这事儿很快就引起了国家的高度。
再深入查找后,外交部和中科院意外发现,原来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朗伊尔宾镇博物馆里,就藏着《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的真迹。尽管这份文件已经很老旧了,但上面的“CHINA”字样在英文中依旧特别显眼。打那以后,咱们国家就正式动手,开始对群岛进行勘探考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