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大儒顾炎武十四幅经典书法真迹赏析:笔端藏风骨,墨里见精神

听月工作文化 2025-04-26 19:51:29

顾炎武身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其思想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震铄古今,书法亦如其人,兼具金石之刚健与文人之雅逸。此次赏析其十四幅经典作品,可见楷书之端严秀逸、行草之酣畅洒脱、篆书之沉雄古拙。他以笔为刃,于乱世中坚守士人风骨;以墨为介,在点画间熔铸经世精神。每一幅作品皆非单纯技艺之展示,而是其思想与人格的外化 —— 观字如见人,墨痕深处,尽是明末清初的时代风云与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突围。

——题记

清代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阶段,前期延续晚明书风,后期风格多样。著名书法家如王铎、傅山等推崇晚明新风,赵孟頫的行书影响深远。隶书方面,王澍等人风格独特。帝王书法也颇具特色,如康熙的清秀、乾隆的清丽。清代书法展现了古典与创新的交融。‌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清代著名书法家顾炎武书法作品。

顾炎武(1613 - 1682)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三大儒。他青年时研经世致用之学、参加抗清义军,后漫游南北、十谒明陵。其学问渊博,开清代朴学风气,注重实地考察,遍历多省,纠正前人错误,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顾炎武书法兼具金石气与文人气,笔力沉雄苍劲,结体严谨端方,于古朴中见秀逸。其小楷宗法魏晋,气韵生动;行书取法唐宋,率真自然。字里行间蕴含刚正风骨,一如其人 “行己有耻” 之品格,尽显明末清初士人精神气象,具历史与艺术双重价值。

代表作品有:《行书手札》《恭祝子翁诗扇》《楷书七言诗扇》《行书自作诗》《行书王维诗立轴》《篆书对联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等。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行书手札》赏析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行书手札》纸本行书,纵14厘米横13.2厘米,上海图书馆藏。此作是其日常书信,兼具学术与艺术价值。书作笔法苍劲流畅,风格古朴灵动。钤印 “顾炎武印”,白文清晰,彰显其书法艺术中蕴含的文人风骨与治学精神。

释文:老年台既晋秩寅清,而今兄复骏蜚东国,凡在知己,莫不欣忭。弟以讼事未了,尚缺叩贺,兹有德州方山谢年兄入都,附此申候。方山为内院清义公之家嗣,翩翩文雅,更能熟于古今,少年中鲜其俦匹。属以荫职赴部,一切仰祈炤 拂。缘弟夏秋主于其家,昕夕对谭,心所归依,唯在门下。至于居官涉世之道,亦望时时提命。贵乡才俊,可为后劲,不俟弟言之毕也。冬杪图晤,不悉中怀。弟名正具,冲,顾炎武。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恭祝子翁诗扇》赏析

顾炎武《恭祝子翁诗扇》之一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恭祝子翁诗扇》金笺本,行楷书,纵17厘米横52.4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扇面款署 “恭祝子翁老祖台并正,东吴顾炎武”,字迹端雅庄重,笔致清秀中和,于恬静疏旷中见文人风骨。钤白文 “顾炎武印”,印风古朴,与书作气韵相契,尽显其融学识与书艺于一体的大家风范。

释文:经学征南旧,家声宰相源。功名参正观,风格压开元。杜曲天弥咫,长安日始暾。承明占集凤,阿阁候巢鹓。秉烛恒焚草,牵裾屡进言。埤梧秋叶下,苑树夜乌翻。中外更敭历,畿边每剧烦。新硎批大郄,利器别盘根。太白躔南极,蚩旗见海门。持符还魏尚,叱驭到王尊。惠泽甘棠埭,訏谟石鳖屯。城云低拂盖,江月回浮樽。入相淮南节,遄归山甫辕。锋车看夕召,玉几正临轩。

顾炎武《恭祝子翁诗扇》之二

顾炎武《恭祝子翁诗扇》之三

顾炎武《恭祝子翁诗扇》之四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行草书与潘次耕手札》赏析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行草书与潘次耕手札》纸本行草书 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藏。此作乃其与潘次耕书信,具文献与艺术价值。书风流畅洒脱,笔意灵动。钤朱文 “亭林” 印,古朴雅致,彰显其书法兼具学识与笔墨情致之特色。

释文:昨退翁见召,午后趋往,而太史公已行,不得一晤,幸致意。明日有便酌,可于晡时过我,昏后遣骑送回。此启次耕贤弟。炎武顿首。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楷书七言诗扇》赏析

顾炎武《楷书七言诗扇》之一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楷书七言诗扇》纸本,纵16厘米横49厘米,款识 “东吴顾炎武”,钤朱文 “亭林” 印。书作笔力稳健,结体端严,尽显其楷书古朴雅正之风。

顾炎武《楷书七言诗扇》之二

顾炎武《楷书七言诗扇》之三

顾炎武《楷书七言诗扇》之四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行书王维诗立轴》赏析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行书王维诗立轴》立轴,南京艺兰斋藏。此作书风流畅,笔势灵动,节录王维诗文,尽显其将文学底蕴融于笔墨的文人书法特质。

释文: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篆书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七言联》赏析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篆书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七言联》纸本水墨,纵137厘米横34厘米。体现了顾炎武的篆书风格,对联以篆书书写,古朴大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行书条幅立轴》赏析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行书条幅立轴》,以行书挥就,笔力遒劲,气韵贯通。其结体疏密有致,线条流畅中见刚健,尽显文人书法的古朴雅逸之风,蕴含深厚学识与笔墨情致,具艺术与历史价值。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行书周公测景台立轴》赏析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行书周公测景台立轴》,取周公测景台典故入书,笔势苍劲洒脱。行笔间疏密得当,气韵贯通,既含金石之古朴,又具文人之雅逸,彰显其融经史学识于书法的独特艺术风貌。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行草书立轴》赏析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行草书立轴》,笔意酣畅洒脱,行草相间间显苍劲风骨。其线条流畅灵动,结体欹正相生,于古朴中见逸趣,既承传统法度,又融个人襟怀,尽显明末清初士人书法的刚健气韵与文化底蕴。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草书手札立轴》赏析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草书手札立轴》,以草书挥就,笔势跌宕奔放,线条苍劲雄健。结体开合有度,逸气纵横,于狂放中见规矩,尽显其深厚书法功底与磊落文人襟怀,蕴含明末清初士人刚正不阿之精神气韵。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篆书七言联立轴》赏析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篆书七言联立轴》,以篆书创作七言联语,笔力沉雄古拙,线条圆劲挺健。结体严谨端方,尽显篆书本源之美,于古朴浑厚中见文人雅韵,既承金石之气,又融经史底蕴,彰显其书法艺术的独特风骨与文化内涵。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行书七言联立轴》赏析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行书七言联立轴》字如其人,蕴含宽博坚定的浩然正气。《清史稿》将其书作与陈洪绶、金农、邓石如等并列为逸品,足见艺术价值之高。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楷书冯少墟像赞》赏析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楷书冯少墟像赞》颇具特色。他身为董其昌入室弟子,走董派路线,书法融合碑帖,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章法上字序紧密,大小、行距匀称又灵活,无机械呆板之感。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楷书自著文集横幅手卷》赏析

清代书法家顾炎武《楷书自著文集横幅手卷》为纸本水墨楷书作品。手卷抄录其自作《北岳辨》《裴村记》《钱粮论・上》《日知录・原姓》四篇文章,集书法与文心于一体,尽显其治学与书艺融合之特色。

欣赏顾炎武十四幅书法作品,深感其风格与技巧兼具文人风骨与金石气象。其楷书宗法魏晋,笔致清秀中和,如《楷书冯少墟像赞》结体端严而不失灵动;行草则取法唐宋,《行草书立轴》笔势酣畅洒脱,于流畅中见苍劲风骨;篆书《七言联立轴》更显沉雄古拙,线条圆劲挺健。他融合碑帖之法,章法上或紧密匀称或疏朗有致,每一笔皆含 “行己有耻” 之刚正,字里行间尽现明末清初士人 “博学于文,经世致用” 的精神底色,令人观之肃然。

赏名家书法,悦从容人生。读者们,观赏了听月为你分享的清代顾炎武以上这些作品,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0 阅读:0

听月工作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