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任上海市副市长,1978年被通知回家休养,晚年向市委书记求助

云端逐梦星河 2025-04-27 16:27:20

1967年年初,上海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一月革命”,紧接着,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就成立了。张春桥当上了主任,姚文元、王洪文、徐景贤则成了副主任。时间一晃到了1970年3月,上海市革委会的领导团队有了新变动,10位新面孔加入了进来。这里面有两位是从大队书记岗位上提拔起来的,一个是上海县号上生产大队的大队长兼书记赵林根,另一个得好好说说,那就是周丽琴。

周丽琴,她早些时候在中共嘉定县葛隆大队担任党支部书记。到了1970年,她有了新身份,成了上海市革委会的副主任,这个位置放现在,就跟上海市副市长差不多。虽然周丽琴不是靠“造反”起家的,但她还是没能抵挡住时代的变化,最后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周丽琴的那些事儿。

1940年那会儿,周丽琴在江苏嘉定县葛隆村的一个穷苦农民家里呱呱坠地。那时候,抗日战争打得正激烈,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周丽琴家更是雪上加霜,生活特别不容易。

周丽琴小时候,她爸就因病走了,没办法,她妈只能把她送到别人家当童养媳。但这样也没让生活好起来。一直到1949年5月,上海被人民军队解放了,周丽琴的运气这才开始转好。

上世纪五十年代那会儿,国家先搞起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村里头一个个都办起了合作社,接着又搞起了人民公社。周丽琴的老家那边,也成立了个外岗公社。因为她算是公社里少有的有文化的人,组织上特别看重她,就让她当了外岗公社葛隆大队的大队长,还兼着党支部书记呢。

周丽琴领头后,葛隆大队真的是大变样了。粮食产量噌噌往上涨,不光自己吃得饱饱的,还多出不少给国家做贡献。而且啊,他们还搞起了五金、领口、别针这些乡镇企业,做的东西都卖到东南亚去了。更厉害的是,葛隆大队自己还有建筑队,把村里那些破房子都给翻新了,大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十年动荡时期一开始,周丽琴不幸被扣上了“走资派”和“保皇派”的帽子,遭受了不少批判。但好在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知道周丽琴的为人。有了大家的庇护,周丽琴不仅躲过了难关,还被吸纳进了上海市革委会的领导团队。到了1970年3月,她更是直接被任命为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一下子就成了副省级的大官。

但是,周丽琴这位市里的头头,跟其他人有所不同。她主要是去市里参加会议,会议一结束,立马就回到大队,下到田间地头参与劳动,跟老百姓们混在一起,一起干活。

1973年,中共十大在北京举行,周丽琴在那时被选为了中央委员。不过,周丽琴心里一直记得自己是从哪儿来的,她没咋掺和到那些斗争里头去,主要是带着大队搞生产。毕竟,她负责的就是上海市郊区的农业这块儿工作,得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四人帮”垮台以后,周丽琴就加入了上海市委专门负责揭露和批判“四人帮”的工作小组。一直到了1978年,快要开十一届三中全会那会儿,周丽琴还在上海市委常委的位置上。可奇怪的是,到了会议真正开始的时候,大家却发现周丽琴没来了,后来才知道,她是被叫回家去休息了。

1981年的时候,周丽琴被调到了嘉定地毯厂,担任副厂长的职位。后来,她又转去负责托儿所,还做过招待所的客房经理这些活儿。慢慢地,周丽琴就不再那么频繁地出现在大家视线里了。

周丽琴老人家晚年时是一个人住在一个四十多平米的小屋里,屋里头的家具少得可怜,而且一年到头都晒不到太阳。时间一晃就到了新世纪,周丽琴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她试着给上海那时的市委书记陈良宇写了封信,说说自己的难处。可谁成想,陈良宇后来因为犯了事儿进了监狱,周丽琴想要争取点福利待遇的想法也就跟着落了空。

1 阅读:449

云端逐梦星河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