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尔洛身上的优点挺多的,他能够被安切洛蒂“前腰后置”,也不单单是他的组织能力出色、传球好才能这么安排,他的防守位置感还有预判等能力也是相当出色,这也使得转型之后能够获得很大的成就。
当年安切洛蒂要让皮尔洛来后场,可不仅仅只是让他后撤那么简单。
那时AC米兰的中后场有些问题,随着科斯塔库塔等球员逐渐老迈,马尔蒂尼也是转型开始打中后卫位置,球队的传送是出了麻烦。
原来在皮尔洛之前,是阿尔贝蒂尼来担任这个角色。可惜阿尔贝蒂尼也年纪大了,状态不如当年,而且后面也是离开了球队去了马德里竞技,这使得安切洛蒂十分头疼,用人方面捉襟见肘。
那时AC米兰也跟现在的皇马一样,有点头重脚轻的味道,前场一堆攻击型的好手,后场有点疲软,攻防两端不是很均衡。
为了缓解这个局面,安帅怎么办呢?就想试验一下,能不能让皮尔洛踢中后场的位置,发挥他传球好、视野出众还有防守积极的特点。
没错,这个“防守积极”不是我乱吹的。之前踢前场的时候,皮尔洛就很努力地在进行防守,他防守不是马克莱莱那种上抢拦截型的,而是注重卡位。
通常是预判对方球员的传球路线,然后伺机把球抢下来,这是他防守很有智慧的地方。
这种出色的防守意识,在AC米兰队伍里面也是不多见,考虑到他这特点,于是安切洛蒂也是很放心地会让皮尔洛进行转型。
一开始皮尔洛是不太愿意,他怕自己后撤之后会踢得不好,不过考虑团队,他还是答应了安切洛蒂去做这份工作。
试验了几场之后,球队的攻防变得稳定了,效果还不错,出乎意料皮尔洛和加图索等人配合还挺好。
加图索粗中有细,有点猛张飞的味道;而皮尔洛是球队绣花针,慢条斯理地梳理球队进攻,把球队的进退节奏掌控得井井有条。
在中场,有个能控制节奏和攻防转换的优秀球员,是多么的不容易,而米兰他是寻找到了,这个答案就是皮尔洛。
为了能最大化帮助皮尔洛前腰后置取得成功,安切洛蒂也是围绕他为核心,设计了许多战术,西多夫、安布罗西尼等人都是尽可能地与皮尔洛相互联系,看如何在身旁接应来缓解他的出球和防守压力。
经过一两个赛季的磨合,最终达成,4312以及4321的打法风靡一时。
说句心里话,皮尔洛的转型还是很不容易的。当年我常看意甲比赛,能知道他转型期间吃了不少苦。刚开始也是各种失误,传球的时机和配合拿捏不是很好,新位置上也有过短暂的不适应。
状态也有起伏。
幸好安切洛蒂保护了他,还有球队对他也很信任,理解转型需要时间,要多磨合,没有皮尔洛踢得不好就对他进行打击。
这也让皮尔洛度过了转型的困难时期。
成功以后,皮尔洛后撤成了各支球队争相效仿的对象,许多球员也是朝着皮尔洛的方向迈进。莫德里奇、克罗斯等人也是这么去做的,前期踢边前卫、前腰多个角色,后期慢慢后撤到中后场的位置,来为球队做出贡献。
当然中间也有失败的,例如J罗。他尝试是不成功。这个与他的特点、伤病有关系,正当他想尝试转型,后面频繁受伤导致他转型不顺。中间踢了几场以后就放弃了,不得已又得重回原来的踢球习惯。
从我看球的感受来看,真正前腰后置能成功的不多,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转型顺利。
原因的话,我认为跟我刚才所说的因素有些关系。传球、大局观要好,还有防守的态度、经验和意识也要足够。
不说一定得像加图索、坎特、马克莱莱那么能抢,拦截很犀利,但也得有皮尔洛这种预判和位置感极佳的意识。该出现在什么位置,怎么样去防守,身体对抗也要足够,这些硬性的条件是要有的。
没有的话,就肯定做不到后腰位置上能够踢得好。
那些前场球员转后场踢得好,无一不是个性坚韧、态度顽强的球星,像莫德里奇那种拼抢的斗志和精神,防守不遗余力地去拼抢,跑动积极,这个才是后场球员站稳脚跟的秘诀。
比较懒、不够勤奋,踢球习惯不好,这些特质就不能够踢中后场的位置,很容易被对手针对。
这里的话我还有一个观点,就是我觉得没必要所有的球员都去学习皮尔洛。前期踢前场,后面一定得转型踢后场,这也不绝对。
转型是有必要,但是怎么转也很有技巧。
像梅西转型,他就没有说完全后撤,一开始踢右边锋,后面是转型前场自由人,也还是会在前腰、伪9号等位置上游弋。
他的回撤、接应还有前场的串联足球也是非常好,留在前场的威胁会比后场大。
像这类球员就没必要非得踢中后场的位置。
还有德布劳内,他也没必要踢后场。考虑到他的传球创造力,还有远射威胁,继续踢前场也是可以的,加点回撤、控制节奏的频率就好了,快慢结合到位,这能够有利于延长他的职业生涯。
转型这个做法,终究还是得考虑团队,以及教练战术需求的考量后去进行决定,盲目地瞎转效果也未必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