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吗?我是一昊妈妈。
一本书解决了我多年的困惑,青春期孩子的心竟如此难懂!
一个女孩因为与母亲发生激烈争吵,愤然离家。女孩身无分文,孤独地走在街头,心中充满对母亲的怨恨。
从天亮走到天黑,女孩又饿又渴,这时她看到了一家面摊。卖面的老婆婆看到女孩,微笑着招呼她过来,并说请她吃面。
女孩有些犹豫,低声说自己没有钱。老婆婆摇摇头,温柔地表示没关系。
不一会儿,一碗热腾腾的馄饨面端到女孩面前。女孩看着眼前的食物,眼圈泛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她哽咽着对老婆婆说,婆婆和自己素不相识,却愿意给自己一碗面吃,而妈妈和自己吵架,竟然把自己赶出来,还让自己永远不要回去,感觉妈妈不爱自己。
老婆婆只是给女孩一碗面,女孩便心生感激,可妈妈从小到大为女孩煮过无数碗面,做过那么多次饭,女孩却没有想到感恩妈妈,还因为和妈妈的一次争吵就对妈妈充满怨恨,这是为什么呢,我一直想不通。
更让我想不明白的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家庭氛围就像被一层无形的膜隔开。曾经那个会拉着你叽叽喳喳分享学校趣事的小宝贝,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这又是为什么呢?
直到读了《为什么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说话》这本书,我才真正恍然大悟!
原来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变化如此复杂,有很多因素会导致他们和父母交流变少。
一、自我意识的觉醒。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强烈地渴望独立,他们想要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一个孩子原本很听父母的话,可到了青春期,父母让他穿件外套,他都可能会因为觉得被过度干涉而拒绝,即使外面真的很冷。
二、社交重心的转移。
这个阶段,同伴对他们来说变得至关重要。他们更愿意和朋友分享心事,因为在朋友那里能得到平等的对待和共鸣。
三、大脑发育的影响。
青春期孩子的大脑处于快速发育阶段,情绪调节区域还不完善,这使得他们情绪波动大,有时会莫名烦躁,这种情绪下就更不想和父母交流
最让我意外的是,书中提到青春期孩子出现这些交流问题是普遍现象,很多家庭都会面临。据统计,超过70%的家庭在孩子青春期时,亲子沟通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也就是说,身边大部分有青春期孩子的家庭,都在经历着类似的困扰。
那么,我们如何改善和青春期孩子的沟通,重新建立亲密关系呢?
1. 尊重孩子的隐私和个人空间。不要随意翻看孩子的日记、手机,让他们感受到被信任。比如孩子房间可以提前敲门再进去。
2. 改变沟通方式。不要总是命令式的口吻,多采用平等、商量的语气。比如把“你必须现在就去写作业”改成“你看什么时候开始写作业比较合适呢”。
3. 寻找共同话题。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比如孩子喜欢某个明星,家长可以了解一些相关信息,以此为切入点展开交流。
4. 给予积极反馈。当孩子和我们分享事情时,不管是开心的还是烦恼的,都要认真倾听,给予理解和支持,不要急于批评指责。
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长们,评论区分享下经历,一起取经。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