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吗?我是一昊妈妈。
今天我们分享一个关键时刻能救命的心理学小知识“旁观者效应”。
什么是“旁观者效应”呢?
想象一下,你走在热闹的大街上,突然看见有一个人的包被抢了,或者有一个女生被一个男生殴打,你会上去帮忙吗?
周围有很多的路人,有些人会下意识的放慢脚步,但是却没有人上去帮忙,这是为什么呢?
一、责任分散
很多人在场的情况下,大家都觉得帮助的责任被分摊到他人的身上,自己的责任变小。大家都会想:“这么多人,总会有人出手帮忙的。”从而降低了自己出手帮忙的动力。
二、社会比较
很多人在场的情况下,我们往往会观察别人的反应从而判断自己应采取的行动。
三、害怕被评价
很多人担心自己去帮助别人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评论。
四、缺乏明确的指引
在没有明确指示或榜样的情况下,我们常常不知道该不该行动,不知道自己的帮助是否有用,从而选择观望。
那么万一遇到了紧急的情况我们该如何求救呢?
迅速在人群中确定一个目标,比毫无目的的大声还救命要有用的多。
比如当你清晰的喊出:“穿蓝色衣服的大哥,请你帮帮我”。
将责任聚焦在个体的身上,就打破了责任分散的局面。被指定的人会瞬间的意识到,此刻的帮助责无旁贷。
生活中,意外与危险的突发总让人猝不及防,旁观者效应就像一道横亘在求救者与援助之间的无形沟壑。
了解了这些知识后,想必大家心中都有不少感触。你是否也曾身处旁观者的位置,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又或者你经历过需要求救的紧急时刻,有没有什么独特的经验?
对于打破旁观者效应,你还有哪些新奇的想法或建议?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我们共同探讨,让更多人在危急关头能获得及时有效的帮助 。
[doge][doge][d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