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胎多久换一次?有人说6年或者是8年,也有人说5万公里或者8万公里要换一次,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太标准,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车型不一样,用车环境不一样,车辆平时存放的情况也不一样,所以说你如果按照这种标准去换,那就太浪费了,很可能你换下来的轮胎再跑个几万公里都是没问题的,所以今天呢我就详细一点,总结出6个更换轮胎的标准,方便大家做一个参考。
那么首先第一个,轮胎的更换标准就是花纹深度,每条轮胎都会有磨损极限的标志,就是胎面花纹沟槽里面的几个小凸起,这些小凸起就是一个轮胎磨损的标准,只要花纹高于这些小凸起1.2毫米以上,那就说明轮胎不需要更换,是可以放心继续使用的。
但是如果胎面花纹低于这个标准,那就建议尽早更换,因为花纹磨损到小凸起的位置以后,轮胎的抓地力和排水性就会非常差,到了雨雪天气就容易导致车辆推头甩尾,刹车距离也会变长,影响我们的行车安全。
第二个标准,就是轮胎的一些划伤或破损,因为我们平时用车轮胎难免刮刮蹭蹭的,这些情况最常见,所以很多朋友也比较担心,尤其是轮胎侧面,一旦剐蹭受损了,就害怕影响安全,想去换一条新的,那其实呢,如果只是很轻微的剐蹭起皮,只要没伤到里面的帘布层没必要更换,只需要去买一些专用的胶水,重新粘补一下就可以。
但如果是剐蹭的特别深,能看到里面的帘布层了,甚至是部分已经断裂的,那就建议及时更换了,因为从帘布层开始往轮胎内侧,其实已经很薄了,我们的汽车轮胎的侧面,因为需要一定的承重能力和缓冲作用,如果受损过大,在跑一些坑洼颠簸路况的时候,就容易发生爆胎的风险。
第三种情况就是轮胎鼓包变形,这种也是比较常见的,鼓包和变形一般都是,因为我们的轮胎气压偏低,然后长期跑颠簸路况或者长期停放不开导致的,特别是鼓包的建议尽早更换,它和受损严重是相同的道理,都是里面的帘布层断裂,轮胎里的空气,直接把侧面吹的像气球一样,所以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不能马虎大意了。
轮胎变形的情况其实也很严重,像有些是因为长期停放车辆,长时间挤压轮胎导致的变形,也有些是因为轮胎质量问题和气压过高导致的,虽然说它不会像鼓包,或者受损严重那样有爆胎的危害,但是它会让车辆跑起来特别抖动,方向盘不好掌控的情况下也影响行车安全,所以也建议尽快更换掉。
第四种就是轮胎老化开裂,因为轮胎毕竟是橡胶制品,时间久了出现老化开裂的情况再所难免,但是如果轮胎只是轻微老化开裂的情况下,其实是没必要更换的,像一些细小的裂纹,对轮胎的性能影响的很小,只要裂纹深度不超过2毫米,继续使用就没问题。
但如果是老化的裂纹特别大,甚至能看到轮胎里面帘布线层的,就最好是更换了,毕竟老化严重了,就算继续用磨损的也特别快,跑不了多少公里了,而且对安全也有影响,所以这个不能省抓紧换掉为好。
第五种就是轮胎出现偏磨,属于一种轮胎的非正常磨损,一般都是车辆底盘悬挂系统出现问题导致的,轮胎呈现出两侧花纹磨损不一致的情况,遇到的时候需要去做四轮定位解决,那么轻微偏磨的轮胎,可以调换一下位置再使用一段时间,但是它的抓地力和排水性都会受到一些影响,不建议跑长途或者高速使用。
轮胎偏磨如果发现的不及时,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甚至有些会出现轮胎一侧看起来像新胎,但另一侧磨损出钢丝的情况,因为如果是内侧偏磨,我们从外面看有视野盲区,不容易被观察到,所以平时用车要多注意一下轮胎的磨损状态,磨损出钢丝是特别危险的,有随时爆胎的危险,所以要抓紧换。
最后第6个更换标准就是轮胎的补胎次数,现在网上很多人说,超过三次以上就需要更换,但是我觉得这种标准太过浪费,有些过于夸张了,因为我们平时用车,扎钉子补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只要钉子不是那种特别大的,那就对轮胎造不成太大的贯穿伤害,一些小螺丝钉扎的孔,你只要补胎补得好,其实你多补几次,它也不会有任何问题,而且后期这种扎钉补胎的情况,它不会导致突然爆胎的危险,最多也就是慢慢漏气,所以我个人觉得这种在补胎5次以内,是没必要考虑换胎的。
但是一切以安全为主,因为有些过于巧合的事情太多了,比如一辆车的轮胎每次扎钉子,都在同一侧上面,又或者都扎在轮胎靠近侧面,帘布层的位置,那这就要另当别论了,因为总是扎钉子在同一区域,会造成轮胎内部经纬钢丝和帘布层受损,然后有可能导致鼓包变形,特别是轮胎的侧面,就算扎钉子了你后期去“火补轮胎”,也不建议超过2次,尽量提早更换,但只要我们运气不是特别特别的差,这种情况基本上是遇不到的。
以上的六大标准就是我从修理工的角度,给大家总结的一些实践性标准,所以可以做个参考,至于有些人在网上说三年换一次,5万公里换一次,其实过于夸张了,我们普通老百姓赚钱不容易,所以不该有的消费支出,能省则省。
好的朋友们这期就到这里,如果还有其它修车养车的问题,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也请记得点赞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