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近期,特朗普振臂高呼,祭出了关税大招,引发了全球人民的热议。上至高层,下至菜市场买菜的大爷大妈,都在对此事评头论足。
其中,一位网友在美国某论坛更是发出了灵魂思考:假如双方关税继续加码,中国制造的商品不能卖到美国市场,中国的经济还能继续保持繁荣吗?

特朗普对中国宣战,其实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从特朗普1.0时期开始,他就在刻意制造舆论,将美国产能倒退的锅甩给中国,认为是中国制造的商品太过于便宜,使得美国制造业进入衰退期,进而引发了美国本土民众的大规模失业。
因此,在去年年底,特朗普再次成功竞选美国总统时,不少网友就开始预测:特朗普上任后,必将会把1.0时期没有实现的政治野心继续实施。

果不其然,在今年的4月2日,特朗普突然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对全球180多个国家加征了10%起点的关税,而对我国的关税更是加到了54%。
但是,一开始很多人都看不懂特朗普的这番操作,针对中国就针对中国,为何连欧盟、日韩、菲律宾这些盟友都被加征了呢?
更离谱的是,欧盟虽然说对美国将会祭出报复性关税,但落地时间却被安排到了5月份,日韩更夸张,愣是没坑一声,简直就是旧社会逆来顺受的奴仆。

特朗普其实也没有大家看的那么幼稚,这次他还留了后招。
在关税大棒还没完全落下时,全球舆论一片哗然,美国狂跌之后,特朗普突然改口了,声称对那些还没对美国采取报复措施的国家,给予90天的缓冲期。
而我国在第一时间早就对美国作出了反击,对美产品征收对等关税,简而言之就是:你加我多少,我就加你多少。

中美之间的关税就这样你来我往之下,涨到了145%,也不知道未来还会不会继续涨。
这样看来,特朗普给出的90天豁免权,自然就不会包含我国了。原来特朗普兜了那么大的一个圈子,就是为了名正言顺地对华宣战。
中美贸易会不会受阻?如今,这关税都飙升到了145%,再继续加下去,其实也没什么实际意义了。
这就好比,吃一颗布洛芬和吃两颗布洛芬的止痛效果没什么差别的道理一样,中美关税继续增加,无论是145%,还是245%,对于外贸行业而言,结果都是生意做不成了。

因此,不少人都在担心,假如这关税战继续打下去,中国的商品不能再出口到美国,咱们得经济顶得住吗?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不能光从表面的数据去看。
表面上看,2024年,我国对美贸易额达到了5246.56亿美元,占到了中国贸易出口总额的14.7%,失去美国市场,我国贸易总额将会缩水超过10%。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因素:全球一体化趋势下,中国产能早已成为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简单来说,世界贸易的蛋糕就是那么大,特朗普想要通过关税壁垒,让中国损失10%的生意,这未免把问题想得太过简单了些。
举个简单的例子,张三平时都在隔壁李家村买化肥,但张三所在的张家村在村口设置了一个拦路虎:但凡李家村进来的化肥,都要收145%的过路费,如此一来,张三的农业生产成本将会拉高不少。

张三显然不愿意花这145%的过路费,李家村也更不愿意,于是张三可能会转头去赵家屯买稍微贵点的化肥。
可是,赵家屯的工业基础不行呀,他虽然也生产化肥,但原材料产能供应不上,随着张三的大量买入,赵家屯就只好去李家村购买化肥原料。
同时,李家村为了能够把化肥卖进张家村,可能还会在赵家屯、王家堡挂着当地村民的名义,开设化肥厂。
如此一来,李家村的化肥生意减少的额度远远达不到14.7%。
从张三的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都无法离开中国这个庞大的世界工厂。
现在的中国就好比案例中的李家村,在张家村设置路障之前,他们早已完成了产业升级,从原材料到成品,打造了一个竞争力无比强悍的全产业链。

即使是他们当地的政府有意封杀,但也无法阻止他们本国商人逐利,来一场曲线贸易,这些贸易订单转来转去,最终还是转到了中国这边。
正是如此,特朗普最近又变脸了,把电子产品、零配件等类目,列为豁免关税的清单之中。这也凸显出了美国制造业产能不足的缺陷。
综上所诉,中美关税战继续下去,对中国经济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程度上不会动摇到我国经济的根基。相反,关税战会加剧美国政治的分裂,加深社会矛盾,拉高通货膨胀,使得美国变成这场关税战中损失最大的一方。
参考资料:
1、金融界:国家统计局:2024年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已降到14.7%
2、经济观察报:中美贸易关税博弈升级下的中国经济韧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