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说到条顿骑士团国,那么你是不是先得知道一下什么是条顿?
简单来说,条顿(Teuton)人就是日耳曼人的一个分支,生活在今天的日德兰半岛北部。当时这个半岛叫做辛布里半岛,因另一支日耳曼人辛布人而得名。

“条顿”一词后来被用来泛称日耳曼人,或者直接指称德国人。我读了很多德国人写的书籍,发现其中的条顿指的大都是“日耳曼”。其中也说到,在英语单词中,条顿(Teutonic)与日耳曼(Germanic)几乎是同义的。
条顿骑士团全称“耶路撒冷的德意志弟兄圣母骑士团”,主要由德意志人组成,与医院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并列为欧洲三大骑士团。但条顿骑士团实际成立的时间比较晚,一开始实力也没有那两个强。

右一为条顿骑士团
一般认为,条顿骑士团成立于1190年,总部位于十字军国家耶路撒冷王国的阿卡。然而这时的条顿骑士团只不过是一个医院修会。直到1198年,条顿骑士团才被教皇英诺森三世正式批准为军事修会。

说白了,条顿骑士团就是一个直接隶属于罗马教皇的由德意志武装教徒组成的团体。条顿骑士团身披圣殿骑士的披风,执行与医院骑士团一样的团规,最高首领称为“总团长”或“大团长”,由推选产生。
条顿骑士团生不逢时,欧洲各国对于十字军东征的热情已经衰减,而且穆斯林势力日益强大,境况越来越难。所以,回到欧洲的条顿骑士团一直在寻找落脚点。
13世纪初,波罗的海东岸生活着成片的波罗的海语族和芬兰语族的原住民,其中生活在维斯瓦河下游的就是古普鲁士人或者叫古普鲁森人,属于波罗的海语族,与立陶宛人是远亲。他们才是真正的普鲁士人,之所以加个“古”,是为了与后来的新普鲁士人作区分。

古普鲁士人生活的地方是一片沙地平原,布满了无数的湖泊、沼泽和森林。古普鲁士人勇敢善战,有着自己独特的多神信仰。在古普鲁士人眼里,无论是跨海而来的丹麦人还是西边的波美拉尼亚人以及南边的波兰人都是企图剥夺他们独立和信仰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波兰的马佐维亚公国一直想征服这群异教徒,奈何古普鲁士人过于勇猛,根本打不过。于是,1225年,马佐维亚的康拉德公爵致信邀请条顿骑士团一起讨伐古普鲁士人,并许诺一旦打下就把这块土地封给他们,从而把德意志人引向了这一地区。

条顿骑士团在中欧四处游荡,正打瞌睡,没想到有人给送枕头来了。而且,在天主教眼里“异教徒之地就是无主之地”,条顿骑士团得到了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双重诏书,只要被他们征服并得到基督教化的土地就可以成为他们的领地。
在三重诏书的加持之下,古普鲁士人的土地就莫名其妙的被封给了条顿骑士团。1226年,库尔兰又传来一个捷报,宝剑利沃尼亚兄弟骑士团的德意志教士们成功地使这里的人们皈依了天主教,这更加振奋了条顿骑士团的信心。
说干就干,1230年,条顿骑士团登上古普鲁士人的土地,创建条顿骑士团国,并开始了漫长而血腥的征服活动。

这些德意志的条顿骑士们拿着武器冲入古普鲁士人的家中,要求他们皈依天主教,否则就死路一条。勇敢善战的古普鲁士人进行了不屈抗争,但是他们显然打不过这群进行过十字军东征且装备具有优势的条顿骑士们。
其实,比条顿骑士团更早来到波罗的海东岸的是宝剑利沃尼亚兄弟骑士团,又称佩剑骑士团或利沃尼亚骑士团。当条顿骑士团还在与古普鲁士人战斗时,他们的势力已经非常强大,但却不小心在小阴沟里翻了船。

1236年,佩剑骑士团征服立陶宛时碰上了硬茬子,大团长沃尔钦被立陶宛人给杀了,所以1237年佩剑骑士团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与条顿骑士团合并并成为条顿骑士团的附庸。由此,条顿骑士团国的版图扩大了数倍之多。
1240年,条顿骑士团趁着蒙古大军袭击罗斯各国之际想趁机东侵,没想到在楚德湖之战中被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打得惨败,向罗斯的扩张就此止步于此。
到了1249年,经过近乎种族灭绝式的屠杀,古普鲁士人的反抗陷入沉寂。1255年,条顿骑士团国兴建哥尼斯堡,意为“国王之山”。被纪念的这个国王是谁呢?就是波西米亚王国国王奥托卡二世——波西米亚历史上最强大最有钱的国王,是一个斯拉夫人。

1260年,古普鲁士人再次掀起轰轰烈烈的反抗和报复作最后一搏。但仍然无法改变悲惨的结局,大部分古普鲁士人被消灭,只有少量奇迹般的存活下来。
然而,这些存活下来的古普鲁士人在随后的100年时间里也不得不融入了庞大的德意志与斯拉夫移民当中。到了17世纪,其语言与历史已经荡然无存。

1283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古普鲁士人被彻底征服,条顿骑士团国的版图雏形已经形成。条顿骑士团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其成员包括骑士、教士以及服务于他们的庶民与农奴。国家领袖称“大团长”,由选举产生。
由于条顿骑士团成员严格遵循“安贫、守贞和服从”的戒律,不能结婚,所以他们无法产生后代,只能通过招募移民的形式扩充人口,而且从不挑食,来者不拒。于是,大量的德意志人以及周边的斯拉夫人如波兰人移入条顿骑士团国。条顿骑士团国由此成为神圣罗马帝国之外最大的德意志人聚居地。

虽然条顿骑士团国的版图在不断扩大,但他们的总部依然位于巴勒斯坦的阿卡。直到1291年,阿卡被穆斯林所攻占,条顿骑士团才把总部迁往了威尼斯。1309年,条顿骑士团又把总部迁往了以守护神命名的马尔堡。
条顿骑士团国势力越来越壮,却没有想停止扩张的意思。他们把目标锁定在了邻近的波兰、立陶宛以及波美拉尼亚。1310年,条顿骑士团攻占了东波美拉尼亚和但泽,成功地把波兰的出海口给封死了。

直到这个时候,波兰人才发现他们这是引狼入室。条顿骑士团国已渐成气候,成为波兰的心腹大患。波兰一开始的如意算盘打的响,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1330年,趁着波兰与波西米亚争夺西里西亚之际,条顿骑士团越过维斯瓦河南侵,占领了波兰北部一块土地,达12年之久。
1346年,丹麦王国出现财政危机,为了弥补这一亏空,丹麦不得不把爱沙尼亚公国卖给了条顿骑士团国的附庸佩剑骑士团。至此,条顿骑士团国的版图北界扩展至芬兰湾。

由于丹麦王国控制了波罗的海与北海之间的海峡,所以丹麦国王想垄断波罗的海的贸易,这引起了波罗的海南岸的北德意志各邦和自由市的强烈不满。

于是,作为反制,以吕贝克为中心的汉萨同盟成立,并打败丹麦。条顿骑士团国也加入进来并提供武装保护,其经济因此得到繁荣。吕贝克是汉萨同盟的“首都”,而条顿骑士团国的领袖就是唯一的“君主”。
1385年,经济和军事实力强大的条顿骑士团国发动对立陶宛大公国的大举进攻。立陶宛此时正忙于与金帐汗国争夺罗斯各国的土地,无暇西顾,所以莫萨吉蒂地区很快丢失,丧失了唯一的出海口。

条顿骑士团长驱直入,对立陶宛的首都维尔诺造成很大的威胁,而波兰也被条顿骑士团夺取了唯一的出海口。因此,为了抱团取暖,波兰与立陶宛这对难兄难弟来往日益密切,最终于促成了1386年联姻,共同对付条顿骑士团。
15世纪初,条顿骑士团国持续保持强盛姿态,它的版图达到极盛,经济获得大发展,成为波罗的海东岸不二的霸主。
但是随着经济的日益繁荣而造成的世俗化倾向以及波兰与立陶宛之间的结盟合围,条顿骑士团国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1410年,条顿骑士团2.7万人与3.9万的波兰-立陶宛联军之间爆发了著名的坦能堡之战。此战的结果是条顿骑士团以伤亡8000人的代价溃败,震惊欧洲。
虽然保住了大部分领地,但是条顿骑士团国却不得不将侵占立陶宛的萨莫吉蒂等地区还给立陶宛,而且还要赔偿巨额赔款。赔款的沉重负担让条顿骑士团国发生内乱,昔日的小霸主从此一蹶不振。

“屋漏偏逢连夜雨”,利沃尼亚的佩剑骑士团一看大哥条顿骑士团不行了,就产生了新的想法。佩剑骑士团并没有参加1410年的战役,但是却在1435年惨败给了波兰。于是,1435年,佩剑骑士团及其属地的代表们与里加大主教等组成了利沃尼亚联邦,抱团取暖,并正式宣布脱离条顿骑士团国。
从此,条顿骑士国的版图大幅减少,几乎又回到古普鲁士人时期的地盘。
但是,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波兰是不会放过条顿骑士团国的,只要有机会,一定要置他们于死地。1454-1466年,波兰又发动了对条顿骑士团国的“十三年战争”,迫使其签订《托伦条约》,被迫将东波美拉尼亚、但泽、马尔堡与埃姆兰还给波兰,并向波兰国王效忠,成为波兰的附庸,这一附庸就附庸了200余年。
要不是条顿骑士团国名义上仍属于教皇,估计波兰二话不说就给吞并了。

至此,曾经称霸波罗的海东岸的条顿骑士团国版图萎缩成了狭小的不规则长条状,首府也从马尔堡变成了哥尼斯堡。因为这个地方主要是沙地,所以被讥讽为“砂石罐头”。
16世纪初,宗教改革的浪潮在欧洲风起云涌之时,条顿骑士团国的命运再次迎来转折。

1525年,条顿骑士团最后一任大团长、出自霍亨索伦家族旁支的阿尔布雷希特听从了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建议,改信新教,并解散了条顿骑士团,将这个国家变为脱离教皇控制的世袭公爵领地,他也是第一位普鲁士公爵。普鲁士公国的成立得到了他的舅父、波兰国王的同意,条件是它仍然为波兰的附庸。

从此,持续近300年的条顿骑士团国成为历史。尽管条顿骑士团在神圣罗马帝国仍有许多领地,直到1806年帝国的灭亡。尽管条顿骑士团在奥地利帝国时期又获得了重建,并且存续至今,但普鲁士公国的历史已经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与普鲁士公国命运休戚相关的只能是那个霍亨索伦家族主支所在的勃兰登堡。
下一篇:加泰罗尼亚。兄弟们多多点赞、评论,给个动力呀。

(本图文由天启元贞独立创作完成,创作不易,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