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版图的变迁:南征北战,世界上最修长的身姿是如何炼成的?

由版图说历史 2023-11-28 06:37:06

众所周知,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南北长4352公里,东西最宽处362.3公里,最窄处96.8公里。其实,论跨度,智利比不上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等国。可是论狭长,论身材的修长和苗条,智利的世界第一当之无愧。

那么,智利如此修长的身姿是如何炼成的呢?一切都要从19世纪说起。

在未获得独立之前,智利属于西属拉美秘鲁总督区下的智利统领区。1536年,西班牙从印加帝国手中夺取了智利,并消灭了印加帝国,从此这个地方就成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

19世纪初,早已衰落的西班牙遭拿破仑的入侵,内外交困,西属拉丁美洲趁机掀起了如火如荼的独立运动。

1818年,圣马丁领导的安第斯军和奥希金斯领导的智利爱国军在查卡布科等战役中打败西班牙殖民军,解放了智利。之后,奥希金斯入主圣地亚哥,成立共和国。他继续与西班牙残余势力作斗争,并大力发展海军保卫胜利成果和支援秘鲁独立。

智利共和国成立后,奥希金斯试图通过改革增强智利国力。但不久之后,他就失败被流放。随后,自由党领袖弗莱雷继任。接着,智利的保守党与自由党发生了内战。1830年,保守党胜出,普列托成为智利总统,波塔莱斯成为内阁部长,自由党领袖弗莱雷被流放。

本来独立后的智利、秘鲁和玻利维亚三国实力保持着平衡状态,但是1836年玻利维亚与秘鲁在强人圣克鲁斯领导下成立了秘鲁-玻利维亚联邦,打破了三者之间的平衡。而且,被流放的智利自由党魁弗莱雷也得到了联邦的庇护,随时有卷土重来之势。

于是,感受到威胁的智利决定先发制人。1837年,智利发动了对秘鲁-玻利维亚联邦的战争,在秘鲁本土智利远征军大败联邦军,最终迫使秘鲁-玻利维亚联邦解体。一个打两个,智利居然赢了。所以,这一战大大刺激了智利的民族主义扩张情绪,开始大肆对外扩张。

由于智利西临太平洋,东边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脉,所以智利的扩张只能沿着山脉和海岸南北进行。其实,安第斯山也不是不能穿过,但是环境太恶劣,当年圣马丁就穿越过安第斯山,但因冻饿死了不少人。

1839年,凭借着先进的武器和强大的海军,智利人开始南下,以武装移民、建立据点、步步蚕食的方式,征服当地的原住民,占领他们的土地。同年,智利南下攻击和驱逐马普切人,镇压他们的反抗,并建立了蒙特港等一系列城镇据点。同时,智利还极具战略眼光的占领了整个火地岛和麦哲伦海峡两岸地区,在当地建设牧场和开矿,原住民几乎被消灭干净。

1878年,智利通过步步蚕食马普切人的土地已经把本土与蒙特港飞地连成一片。同时,智利把扩张的目光投向了北方。

智利的北方是世界上最干燥的阿塔卡玛沙漠,虽然是一片不毛之地,但却在19世纪60年代发现了硝石矿。当时的情况是,秘鲁占据了北部,玻利维亚占据了中部的安托法加斯塔,而智利只占据了南纬24度以南很小的一部分。其实,这块地方在西班牙时期并没有明确的划界。因此,这种分配格局引起了智利的不满。

智利很想分一杯硝石矿的红利,最终从玻利维亚申请到了开采权,并大搞基础建设,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可是,玻利维亚是因为自己受安第斯山阻挠不方便开采才让智利开采的,总有一种自家的好白菜被偷了的感觉。于是,玻利维亚对智利投资者加征重税。1874年,双方作出让步,智利承认玻国对南纬24度以北的权益拥有权,玻国不再对智利征新税。

大约同时,秘鲁也来插了一脚,把塔拉帕卡地区的硝石矿也由智利人开采。本来一切看着正常,实际上暗流涌动。1873年,秘鲁和玻利维亚就签订了针对智利的军事密约。1876年,玻利维亚军事强人伊拉里翁·达萨上台就出事了。他撕毁了和约,决定让智利人滚蛋。

智利当然不干了,自己辛辛苦苦,又是投资搞建铁路,又是建港口,这钱不能打水漂。那好,既然你不仁休怪我不义。其实,智利早就对资源丰富的阿塔卡玛沙漠有觊觎之心,愚蠢的玻利维亚领导人正好给了借口。

1879年,智利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宣战,硝石战争或南美太平洋战争爆发。智利人口不如玻秘同盟的一半,但是有英国的支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和陆军,玻利维亚和秘鲁的乌合之众根本不是对手。第一次两国就没有打过智利,这一次又是如此。

智利军队势如破竹,一路北上平推,到1880年已接连攻占了安托法加斯塔、塔拉帕卡地区、阿里卡、塔克纳等地,杀入秘鲁本土。这个时候,美国介入,双方进行谈判。但是,得意忘形的智利在谈判桌上咄咄逼人,模仿着欧洲列强的姿态口出狂言,“智利的权利来自战争的胜利,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最高法律”。其实,智利说的话本没有错,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不可能在谈判桌上得到,只不过态度太傲慢了而已。

面对智利的傲慢态度,玻、秘两国退出和谈,战火重启。智利表示无所谓,不服接着打。1881年,智利军队攻陷秘鲁首都利马。玻、秘两国一看,战争没法打了,根本打不过。

同年,智利也完成了对马普切人和特胡尔切人的征服,将安第斯山以西土地全部纳入版图。这个时候,阿根廷针对智利的南扩,也发起了沙漠征服行动,南下占领了一块飞地,直逼火地岛。智利正忙于硝石战争,不想后院起火,只好吐出了火地岛的1/3给阿根廷,但是保留了对麦哲伦海峡的控制权。阿根廷与智利的划界,也阻止了智力进一步向巴塔哥尼亚扩张的步伐。

最终,智利获得了南美太平洋战争的胜利,与秘鲁和玻利维亚分别订立和约,获得了利益的最大化。1883年,智、秘《安孔条约》签订,秘鲁割让塔拉帕卡给智利,并由智利在10年内统治塔克纳和阿里卡两地,10年后公投决定两地归属。但智利在两地推行同化政策,一直赖着不公投。

1884年,智、玻签订停战协议。1904年,双方才订立友好协约,代价就是玻利维亚将唯一的出海口安托法加斯塔割让给智利,而智利保证为玻利维亚修一条从拉巴斯到阿里卡的铁路。至此,智、玻划界完毕。

1888年,智利又通过与原住民签约,吞并了数千公里外的太平洋复活节岛。至此,智利的版图臻于极盛,达到了77万平方公里,完成了世界最长身姿的修炼。

不过,智利与秘鲁之间的边界尚为划定。1929年,双方终于通过《利马条约》解决了这一问题,塔克纳由秘鲁收回,阿里卡则以600万美元卖给智利。至此,智利的边界划分尘埃落定,版图面积最终定格在了75.6万平方公里左右。

当然,智利人还宣称在南极洲有一块领土,但是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想象力丰富的智利人常开玩笑说,造物主在创造世界时把最后一块泥土抹在了安第斯山以西,最后就发展成了智利。其实,智利的版图与其是说从天上掉下来的,不如是说智利人自己争取的。这句话放之四海皆准,试问哪个国家又不是如此呢?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