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热门电视节目“big question”在YouTube平台发布了一段长约20分钟的视频,视频中,知名韩国学者金振明就韩国民众对于历史的认知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严肃地指出,韩国人对于历史的误解竟然高达惊人的300万项,而在这其中,有关汉字的起源问题尤为引人关注。
金振明教授在视频中明确提到,由于历史上朝鲜曾是中国的附属国,这一历史背景使得许多韩国人错误地认为汉字起源于中国。
然而,他坚定地表示,汉字并非中国所创,这一观点属实让屏幕前的我看笑了。
金振明进一步解释道,汉字更应该被称为“殷字”,这是基于一个深刻的学术认识——汉字实际上是在殷商时期甲骨文的基础上逐步演变而来。
而殷商,他强调,并非中国的国家,而是由东夷族所创建的。
他进一步指出,现今的东夷族后裔主要集中于韩国和日本,因此,从这一历史脉络来看,汉字实际上是由他们的祖先——东夷族所创造的(此处准备打脸)。
他还强调,对历史的了解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他深刻指出:“不了解历史就意味着一个国家不可能成为‘高级国家’,人类也不可能成为‘高级人类’。”他希望通过这样的论述,能够唤起韩国民众对于历史的重视,以及对于自身文化根源的深入探索。
此言论从该国家的学者中说出来反而有一种违和感,让人难以在其大道理的话语中引发思考,反而让我觉得你是不是想忽悠我!
其实,在历史长河中的“东夷”并非指代一个具体的民族群体,而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称谓。
在古代,中原王朝对于那些尚未纳入其直接统治的疆域,依据其地理方位的不同,进行了如下分类:东部的族群被统称为东夷,南部的族群被称作南蛮,西部则是西戎,而北部的则被称为北狄。
而“夷”这个字,从其字形“从大从弓”便可窥见一二,它描绘的是那些身背硕大弓箭的人群,这一象形字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经过岁月的演变逐渐定型。
因此,东夷这一称谓,实际上是中原王朝对于尚未受到文明教化之“东边野蛮部落”的一种泛称。
为了窃取文化真是不管历史上的性质如何,皆可往其上边靠一靠,仿佛只要有一点相似之处或挨上边,就能变成其所属之物,可谓让大家看了不少笑话。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位韩国学者竟然试图利用中国民间学者的言论来佐证自己国家的历史。这种做法不仅显得牵强附会,更暴露出其在历史研究上的浅薄与片面。
事实上,除了韩国之外,恐怕没有其他国家会如此荒诞地利用他国学术观点来构建自己的历史叙事。
在这场关于历史起源的争论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对事实的歪曲和误读,更是对文化和民族尊严的曲解和亵渎。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因为个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
因此,我们应该以更加严谨和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历史研究,尊重事实,尊重历史,而不是将其沦为民族情绪的宣泄工具。
当然他们肯定也不会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