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是一座医疗发达的城市。
这里三甲医院众多,比如说吉林大学一、二、三医院。
不过,吉林大学第三医院又叫做中日联谊医院。
这是为什么呢?
白求恩
说到吉林大学第三医院,就要提白求恩。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
1890年,白求恩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
他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毛泽东称其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白求恩的事迹影响了几代人,所以在1939年9月,我党建立了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参与了学校的创建和教学工作。
白求恩
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因手术中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逝世。为了学习和纪念白求恩,1940年1月,学校更名为白求恩学校。1946年6月,白求恩学校与张家口医学院合并,命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
1948年,白求恩医科大学与北方大学医学院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医科大学,1949年与天津陆军总医院合组为天津军医大学,1951年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1954年2月,第一、第三军医大学合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后迁往长春。
1958年6月第一军医大学移交地方领导,定名为长春医学院,1959年6月更名为吉林医科大学,1978年恢复校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2000年与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成为新的吉林大学。
白求恩医科大学迁入长春后就在今日吉大一院的位置办公,所以就将这里开设了医院,定名第一医院。原来是伪满时期的新京特别市立医院被收编后,定位第二医院。今日老三院的位置就定名为第三医院。
中日联谊医院
我们都知道,日本侵华时,受灾难最深的就是长春市。
中日邦交化以后,一些有良知的日本人一直想补偿长春人。
所以,日本政府无偿捐助价值26亿元的先进设备。
在这种情况下,由吉林省政府、长春市政府拨地,国家卫计委投资基建,日本政府无偿援助26亿日元先进设备,共同兴建了第三医院。
为了纪念这件事,医院被命名为中日联谊医院,此外在吉林大学内部也叫做第三临床医院。
【作者:每日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