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11高校,东北师范大学的名气很大。
培养出来的学生,一直深受各大院校的欢迎。
不过,细观东北师范大学的各个专业,不少人发现学校里没有医学师范类专业。
那么,东北师范大学能不能有医学师范生呢?
官方真回复了,内容很直白!
东北师范大学
我们先聊聊东北师范大学的历史。
东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东北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1945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接见延安大学校院主要领导干部,指示学校向东北迁移,创办“新型的东北大学”。
1946年元旦前后,东北局指示著名作家舒群创办“东北公学”,同年2月以“依照民主政府建设新东北之方针,广集各级学员,以造就行政技术及师资等实际工作人才”为目标开始招生。不久东北局决定将“东北公学”改名为“东北大学”,任命张学良将军的胞弟、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张学思兼任校长,校址设于本溪。
1946年3月15日,转至安东(现丹东市)后,继续转移经通化、梅河口、吉林,于4月26日到达长春,校址设在当时长春著名的建筑之一“海上大楼”。5月,由于国民党反动军队向公主岭进犯,学校再度北撤。27日到达哈尔滨市,除留部分师生接收哈尔滨医科大学,继续北撤。6月1日,最后一批师生到达北满根据地佳木斯市。
1948年7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将东北大学迁往吉林市,与党在吉林市创建的吉林大学合并,定名为东北大学。
1949年2月,长春大学、沈阳东北大学、长白师范学院文、理、法三个学院及先修班教职员与学生,全部合并到东北大学。7月,学校由吉林市迁到长春市。
1950年4月, 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隶属教育部。
如今,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六朵金花之一,无论教学质量还是名气,都在不断攀升,不过一直没有医疗专业。
所以,就有人问目前长春的医学教育资源很是匮乏,自白求恩医科大合归吉大后,长春只有一所教中医的本科大学,比起沈阳和哈尔滨,长春的医学教育目前真的是处于垫底的存在,为了弥补医学教育的空缺,建议省委帮助东北师范大学筹建医学院,以高标准,严要求打造。
东北师范的招牌和高标准的起点,二者相交会产生让人惊喜的化学反应,不仅补填了师范类医学教育的空白,还会为吉林省招揽大量医学人才,助力社会发展,若成建议院址落位长春新区大学城,不荒废空闲教育用地。
那么,吉林省教育厅如何看待此事呢?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回复了公众关切。
在回文中,教育厅表示东北师范大学是一所部属师范类高等学校,1996年9月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以教育教学为立校之本,形成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把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建校70余年来,为国家和我省培养了大批的教育人才,为我国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我省主要有吉林大学、延边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北华大学、吉林医药学院、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7所涉医类高等院校,占全省高校的10%,为我省医疗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省委省政府对我省医学教育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新医科建设,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形式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以部门联发形式印发《吉林省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动我省医学教育发展。相信随着新医科建设的深入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我省的医学教育质量会越来越高,也必将为健康中国行动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作者:每日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