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长春迁来了很多高校。
这样,长春市才有了教育城的称号。
这是为什么呢?
白求恩医科大学
白求恩医科大学也就是今天的吉林大学医学部。
不过,这所学校原来并不在长春。
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名字是来自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白求恩。
1938年,白求恩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毛泽东称其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939年,在晋察冀军区成立了白求恩卫生学校,1948年与北方大学医学院合编为华北医科大学,1949年与天津陆军总医院合组为天津军医大学,1951年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通过这个历史,我们就知道,无论是白求恩卫生学校,还是天津军医大学,办学地点都不在长春,后来国家将第一、第三军医大学合并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迁往长春,不久归地方管理,在1958年更名为长春医学院,1959年更名为吉林医科大学,1978年更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2000年与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成为新的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于1946年建校,最开始的校址在本溪。
学校原名东北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1948年7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将东北大学迁往吉林市,与党在吉林市创建的吉林大学合并,定名为东北大学。
1949年2月,长春大学、沈阳东北大学、长白师范学院文、理、法三个学院及先修班教职员与学生,全部合并到东北大学。7月,学校由吉林市迁到长春市。
1950年4月, 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隶属教育部,成为一所以培养新型的中学师资为目标的高等师范院校。1958年划归吉林省管理,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1980年重新划归教育部,复名为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也不是在长春创建的。
1946年,随着解放战争的逐步推进,国家决定在东北解放区首府哈尔滨市创建东北行政学院,首任院长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林枫兼任。
1948年5月,东北行政学院与哈尔滨大学合并,改名为东北科学院。1948年11月,东北科学院南迁至沈阳,复名为东北行政学院。 1950年3月,东北行政学院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同年6月,学校迁至长春。后来,这所学校更名为吉林大学,为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吉林财经大学
吉林财经大学也不是长春的坐地户。
1946年7月,为适应建立东北根据地对大批专业干部的需要,东北银行总行在佳木斯举办了第一期短训班。 1948年3月,东北银行总行从佳木斯迁到哈尔滨,总行短训班设在哈尔滨市田地街。
1948年12月,总行训练班随同东北银行总行由哈尔滨迁到沈阳市,训练班设在沈阳市小南门里伪交通银行旧址。 1950年3月,东北银行总行决定将总行训练班改为东北银行干部学校。1950年6月,东北银行总行决定在东北银行干校的基础上扩建东北银行专门学校。1950年7月25日,干校从沈阳迁到长春市人民广场银行大楼。经过近两个月的筹建,9月15东北银行专门学校成立,新中国第一所金融高等学校在长春诞生。
1952年10月23日,国务院、教育部决定将东北计划统计学院、东北财政专门学校、东北银行专门学校合并,成立东北财经学院。经过调整,原东北银行专门学校的部分教师、职工和专科学生迁往沈阳,并入东北财经学院,后来发展成为今天的东北财经大学。在保留部分教师、职工和高职科学生的基础上,开始筹建银行学校。
1953年初,在原东北银行专门学校的部分教师、职工和在校的高职科学生的基础,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长春银行学校,校址仍在长春市人民广场银行大楼。1954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对所属银行学校进行调整,撤销了苏州银行学校、山东银行学校、旅大银行学校,将学生并入长春银行学校。
学校后来几经发展,成为今日吉林财经大学。
长春邮电学院
1947年3月10日,东北邮电管理总局根据中央指示,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创建了东北邮电学校。首任校长由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局长陈先舟兼任。1947年冬,学校迁到哈尔滨。1948年10月,又奉命迁至长春。1949年3月,成立了东北交通专门学校。9月,改建为东北邮电高级职业学校。
1951年4月,又改为东北邮电学校。1953年4月,更名为长春邮电学校。1955年4月,改名为邮电部长春电信学校。1960年4月,邮电部决定在长春电信学校的基础上成立长春邮电学院。 后来,这所学校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组建了新的吉林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也不是坐地户。
学校始建于1948年,前身是中共中央西满分局创建的黑龙江省农业干部学校,1950年变更为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北安农学院,开始本科教育。
那个时候,吉林农业大学一直在黑龙江办学,直至1958年才来到长春。
1958年4月,北安农学院与长春畜牧兽医大学、长春农学院筹备处等合并成立长春农学院,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校名。1959年3月,长春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并入长春农学院,同年6月,更名为吉林农业大学。
长春
那么,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什么将这么多高校迁到长春呢?
1、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春的经济基础好,在全国的发展中起到带头作用。为了支持长春的发展,国家为长春迁来了很多名校。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关系很好,因为长春距离苏联很近,国家也考虑到将学校迁到长春后,便于学习苏联。
众多原因结合在一起,国家将这些学校迁入到长春市,助推城市发展,所以长春市的教育资源很好,人们都管这座城市叫做大学城。
【作者:每日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