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进入长寿的关键期,想要晚年无忧,要做好这几件小事

华夏康养指数 2021-01-28 13:53:15

众所周知生命在于运动,保持适度运动,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让各个器官得到足够血液和氧气滋养,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目的。那你知道吗,躺着同样也能起到长寿效果,只要掌握正确的休息方法,比运动还要长命。

日常做好7件事,长寿更“亲近”你

1、小憩

子午觉就是晚上在子时(23~1点)睡觉,白天在11~13点午休。

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先来谈谈睡眠的机制。按照东方养生的观念,睡眠与醒寤是阴阳交 替的结 果。阴气盛则入眠,阳气旺则醒来,所以《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

如果我们再知道阴阳交替与寐寤的关系,那么我们就更可以了解睡子午觉的意义了。因为按 照《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这个时候称为“合阴”, 所谓“日入阳尽,而阴受气,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日合阴。”所以夜半应长眠、深眠 ,因为阳尽阴重之故。

——子午觉的原则: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2、伸懒腰

在早上起床后不要急着起床,可以双手反握床架舒展身体,做几次伸懒腰的动作,可以疏通经络,活络气血。在清晨刚醒来或工作劳累时,伸一伸懒腰会有说不出的惬意。其实,这是人体自我保健。人体困乏的时候,气血循环缓慢,这时若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呼吸,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的作用。伸懒腰后,血液循环加快,全身肢体关节、筋肉得到了活动,睡意皆无。

3、喝一杯热茶

研究表明,喝水能让大脑提速14%左右,能够达到提升醒脑效果,同时也能保持思维敏捷,注意力集中,提升记忆力。茶多酚有助于大脑进行局部调节,改善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国外研究证实,喝茶可以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老年认知障碍症。此外,咖啡碱能促使中枢神经兴奋,有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4、晒晒太阳

把握好晒太阳的时机

一天之中,有两个时间段最适合晒太阳。第一,上午6时到10时,此时红外线占上风,紫外线偏低,使人感到温暖柔和,可以起到活血化瘀功效。第二,下午4时到5时,此时正值紫外线中a光束占上风,可促进肠道内钙、磷的吸收,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健康人每天应坚持晒太阳30至60分钟。

晒太阳时间不用太久

晒太阳的时间不能太长,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或者晒会儿太阳又到树下凉会儿再晒,特别注意太阳光线猛烈的时候不要晒伤皮肤。

5、发呆5分钟

专家称,人在发呆时,脑电波只有8-14赫兹,这时人的意识活动减弱,处于清醒而放松的状态,让平日里高速运转的大脑得到片刻休息。同时,长期坚持发呆,还可以使大脑皮层的灰质变厚,脑细胞活跃程度提高。当人在发呆时,大脑处于放空状态,大脑中的α脑电波会加强,这种特殊的脑电波可以抑制信息超载,从而改善情绪,减轻压力,缓解焦虑不安。

6、吃健康零食

在人们的饮食结构中,零食虽不占据主要位置,却不可或缺。对老人来说,适当吃点零食有好处。不过,老人的消化系统和身体机能都开始退化,在选择零食时要讲究一些,这样才能不伤身,且补充营养元素。老人的日常饮食,应坚持少食多餐,三餐规律,保证最基本的营养摄入;两餐间,适量吃点水果、糕点、饮料,不但可补充体能,还能保证营养多样。老人晚上应尽量少吃,尤其不宜吃过多零食,否则会造成积食,影响消化和睡眠。

温馨提示

平时要保证有足够睡眠,只有充足睡眠才能让体力和精力恢复。注意饮食均衡且全面,适当增加粗粮比例如玉米、燕麦、南瓜和白薯等,饮食不能太单一。心态也至关重要,一定要保持心态平和,不能因为小事而斤斤计较。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关注作者,转发点评点赞收藏有价值的资讯!!!

3 阅读: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