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回应美胁迫他国限制对华经贸: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得不到尊重

易绘心中那片天 2025-04-21 18:04:53
前言

特朗普政府近期在关税谈判中向各国施压,要求限制对华贸易以换取关税豁免,实质是以"对等"为幌子推行经贸霸权。

中方明确表态,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得不到尊重。以损害他人利益换取豁免是与虎谋皮,中方将果断反制任何牺牲中方利益的交易。

美国胁迫手段能走多远?各国该如何破解这道难题?

作者-山

霸权逻辑下的胁迫游戏

美国特朗普政府近期的经贸政策像极了一场单边主义的狂欢。据多家境外媒体报道,美方正准备在关税谈判中向其他国家施压,要求他们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以换取美方关税豁免。这种胁迫手段堪称现代版的"丛林法则",竟然肆无忌惮地在21世纪的国际舞台上演。

表面看是谈判,实则是赤裸裸的威胁。美方打着所谓"对等"的旗号,对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同时又要求各方开启所谓"对等关税"谈判。这就像是先给别人一记耳光,然后说"我们来谈谈你该怎么向我道歉"。这不是正常的经贸协商,而是经贸领域的霸权政治和单边霸凌。

中方对此的态度如铁一般坚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得不到尊重。那些想要通过损害中国利益来换取自身所谓"豁免"的国家,无异于在与虎谋皮,最终只会两头落空,损人不利己。这一警告掷地有声,传递出中方绝不接受任何损害自身利益行为的坚定信号。

历史早已证明,面对霸权的胁迫,退让只会换来更多的压榨。正如二战前的历史教训一样,对侵略者的每一次妥协,换来的只是更大的胃口。国际贸易也是如此。如今美国这种极限施压的策略,不仅针对中国,更是对整个国际经贸秩序的挑战。

这种胁迫手段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美方系统性对华压制的一部分。从特朗普上台初期的对华加征关税,到如今升级为胁迫第三国限制对华贸易,美国的贸易战策略正在走向一条越来越极端的道路。这条道路的尽头,必将是一场全面升级的关税大战。

火上浇油的关税战

2025年以来,中美贸易战像一场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双方关税武器从小口径到重型火炮,火力越来越猛。这场由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贸易争端,呈现出"基准关税+对等关税+额外加征"的三重叠加态势,中国输美商品的综合税率被一路提高,从10%、20%再到54%,随后更是飙升至惊人的104%、125%。

这场关税战的时间线清晰可见。2025年1月21日,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兑现竞选承诺,签署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中方迅速反制,对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等加征关税。随后战火迅速蔓延,4月初中美双方关税税率连续攀升至34%,再到84%,最终达到125%的历史高点。

美国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的301调查也在4月17日宣布最终措施,尽管在听证会上绝大多数行业代表都表示反对。美方的这些单边行动,不仅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还严重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这种做法已经从单纯的贸易摩擦,升级为对国际经贸秩序的全面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轮关税战中,美方的态度反复无常。特朗普一会儿表示不想再对华加税,一会儿又威胁如果中美谈不拢将制定"新规则"。这种朝令夕改的态度,反映出美方在贸易战中的困境——想要通过极限施压迫使中国屈服,却又担心关税战带来的双向伤害。

随着关税水平不断攀升,美国这种做法已沦为一场数字游戏,在经济上已无实际意义。正如中国商务部所言,在如此畸高的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这种态度传递出一个明确信息:关税战已经进入一个全新阶段,中方不会在美国的极限施压下让步。

困兽之斗的美国策略

在这场关税大战中,美国的策略正陷入明显困境。特朗普虽然口气很硬,但手中的牌越来越少。关税曾是他最得心应手的"武器",如今对华关税已高达125%,再往上加已经毫无意义,只是数字游戏罢了。美国这头"经济巨兽"如同被困在自己设下的关税陷阱中,进退两难。

实际上,美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远超其官方承认的水平。在30多种关键资源上,美国高度依赖中国供应,包括电子零部件、医疗用品等领域。中国还是美国大豆等农产品的主要买家。这场关税战继续打下去,美国等于是在"自残"。如同一个愤怒地砸自家玻璃的熊孩子,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自己。

而中国应对贸易战的筹码充足。英国《金融时报》分析指出,中国握有多张王牌——日益多样化的出口市场、巨额美国国债、对关键战略矿产的掌控,以及应对危机时国家体制上的优势。中国经济的韧性也让美国的关税战略效果大打折扣。美国消费者承受的痛苦感正在增强,通胀压力和消费品短缺让关税战的影响直接传导到了美国民众身上。

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中方的反制措施也在不断升级。从单纯的关税反制,到扩大稀土矿物出口管制,再到将美国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中方的反制手段已经超越了关税领域,延伸到了多个战略领域。这种全方位反制,让美国的关税战略效果大打折扣。

贸易战的本质问题在于,特朗普忽视了一个关键事实:在当下世界贸易体系中,到底谁才是"甲方"?是手握美元或资本的国家,还是掌握生产资料和商品的中国?随着世界格局变化,美元体系和美国信用正受到国际质疑,掌握实体生产资源的国家优势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关税战只会加速其全球影响力的衰落。

共同维护国际经贸秩序

面对这场关税风暴,全球各国的态度各异。一些国家选择了妥协,希望通过限制与中国的贸易来换取美国的关税豁免。但更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这种短视行为最终会损害自身利益。正如中国商务部所言,国际贸易一旦回归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所有国家都会沦为受害者。

欧盟就选择了与美国分道扬镳。面对美国的钢铝关税,欧盟跟随中国反制,对一系列美国产品征收高达25%的关税。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捍卫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比短期利益更为重要。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

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经贸分歧。谢锋大使曾用中医药理念阐述解决贸易争端的正确思路——治病必求于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不能病急乱投医、自己生病让别人吃药。世界经济增长进入瓶颈期,症结在于增长动能不足,不能只顾眼前争抢存量,而应着眼长远做大"蛋糕"。

面对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中国的态度坚定而开放。一方面,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关税战、贸易战,这不仅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也是捍卫国际经贸秩序和国际公平正义。另一方面,中国的开放步伐从未停止。在国际经贸格局受到严重冲击之际,中国消博会、广交会盛况空前,海南自贸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签约额超过320亿美元。

这些成就表明,中国始终坚持"开门"而非"关门"、"拆墙"而非"筑墙"、"赋能"而非"争利"的开放理念。在全球经贸体系面临严峻挑战的当下,各国更应该团结协作,共同抵制单边霸凌行径,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一个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新秩序。

结语

面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冲击,国际贸易一旦回归"丛林法则",所有国家都将沦为受害者。

中方愿与各方加强团结协调,共同抵制霸凌行径,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各国是选择短期利益妥协,还是坚守经贸规则原则?这个选择将决定未来世界经贸格局的走向。

0 阅读:21

易绘心中那片天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