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美国计划对停靠在美国的中国船只增加额外的收费,消息一出就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世界各国也将目光投向了造船业。
中日韩三国的造船业位居全球前三,其造船能力也备受关注,据悉,去年韩国的新船订单有291艘,日本的新船订单则是186艘,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一造船大国,去年的新船订单又有多少呢?
韩国新船订单
别看现在韩国船厂风生水起,上世纪70年代他们连像样的船厂都没有,那会儿谁想得到他竟硬是靠着一股拼劲把日本拉下马,坐上世界第一的宝座?
2020年那会儿,韩国三大船企更是一口气拿下卡塔尔100艘LNG船的超级大单,让全球造船市场都为之震惊,不过伴随着中国船厂的强势崛起,韩国造船业的日子没以前那么滋润了。
2024年韩国船厂虽然接了291艘新船订单,总吨位突破1100万,但市场份额已经掉到17%了。要知道,在巅峰时期韩国可是能占到全球40%的市场。
现在韩国人最头疼的是,以前引以为傲的技术优势正在被中国慢慢追上甚至超越,而人力成本又拼不过东南亚国家,更遑论中国了,处境确实有点尴尬。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另外两个造船大国的情况了。
日本新船订单
日本造船业如今的日子显然不太好过,记得上世纪50年代,日本可是全球造船业的老大,靠着卖船赚外汇,经济蹭蹭往上涨,可到了近些年,情况完全不一样了,2024年日本只拿到186艘新船订单,全球占比连5%都不到,跟韩国291艘的订单量一比,差距实在太大。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日本造船业的“老大哥”川崎重工去年8月还被曝出造假丑闻,673台船用发动机的测试数据都被动过手脚。消息一出,股价直接跌了近两成,这下“日本制造”的招牌可真是蒙上了一层阴影。
仔细想想,日本造船业走下坡路也不是没有原因。现在全球都在搞绿色船舶,日本企业还在死守着老一套,已经跟不上时代了,而且跟中国完整的产业链比起来,日本造船的报价实在没啥竞争力,去年的造假事件更是让国际买家对日本船企的信任大打折扣。
说到底还是整个日本制造业的问题。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中国船厂5天就能交一艘船,日本企业还在为维持基本运转发愁。
中国新船订单
2024年全球新船订单共计2809艘,而中国就有1796艘新签订单,超过了全球新船订单量的70%,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简单来说,现在全球每两艘新船里就有一艘是中国造,未来要造的新船更是有七成以上都交给了中国船厂。
而这样的成绩也属实来之不易,要知道,就在十几年前,高端船舶市场还被韩国和日本牢牢把控,如今中国造船业不仅实现了规模上的超越,更在技术层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沪东中华研发的第五代LNG船,其性能指标甚至已经超过了韩国同类产品,与此同时,中国在汽车运输船市场更是让曾经的造船强国韩国几乎完全退出竞争,这种进步速度让欧洲老牌船厂都感到惊讶。
中国造船业这些年发展得特别快,靠的是实打实的硬实力,现在从造船用的钢材到核心的发动机,80%的零部件国内都能自己搞定,产业链特别完整,像上海的几家大船厂,平均五天就能造好一艘新船,这速度在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
国家政策也给力,出台了不少支持政策,帮船企快速成长,现在全球都在搞绿色航运,对环保船舶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船厂抓住机会,拿下了全球近八成的环保船订单。
我国不仅在造船规模上领先,在绿色技术方面也走在了前面,相比之下,韩国造船业虽然仍保持着技术优势,但面临着人力成本上涨、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等问题,特别是在绿色船舶领域,中国的快速布局让韩国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长期以来,中国造船业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了整个制造业的升级,就拿建造LNG船所需的殷瓦钢来说吧,过去完全依赖法国进口,现在已经实现国产化,大型邮轮的建造更是带动了136个细分领域的技术突破。
可以说,中国造船业已经从单纯追求规模,转向了高质量发展,从“跟跑者”到“领跑者”,中国造船业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美国对中国船只收费
当下,美国对中国船舶征收港口费的政策正在全球航运市场掀起波澜,但一个尴尬的现实是,日韩船企根本接不住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美国这招看似狠辣,实则不然,中国船厂目前占据全球50%以上的产能,每年交付的船舶吨位相当于日韩总和的两倍多。这就好比突然把超市里一半的商品下架,剩下的货架根本填不满顾客的购物车。
日本3月订单量虽然同比增长16%,但总量才24艘,还不够中国一个大船厂半年的产量,韩国情况稍好,但现代重工等巨头现在手里握着的军工订单都忙不过来,哪有余力接货船的急单?
更关键的是造船业的“时间差”问题。现在下订单,中国船厂平均2-3年交付,日韩则要3-4年,美国政策180天后就生效,船东们要从美国过或者和美国做生意,到时候要么硬着头皮交“服务费“,要么干等三四年新船下水。
而美国针对中国船只收费的政策在全球引起了剧烈震动,中国船厂在议价时也更硬气了。
二手船市场已经出现戏剧性场面,中国造的散货船虽然交易量下降,但卖家咬死价格不放,毕竟就算交几年“服务费”,也比苦等日韩新船更划算。这就像房东和租客的博弈,租客嚷嚷要搬家,结果发现别处房租更贵,最后还得乖乖续约。
这场闹剧最终可能演变成“三输”局面:美国港口物流成本飙升,日韩船企望单兴叹,中国船厂虽然手握议价权但短期订单受损,唯一得利的或许是那些提前囤了二手船的投机客们。
说到底,在全球化的造船产业链里,强行“脱钩”就像试图把已经拼好的拼图硬拆开,碎片飞溅,谁也别想独善其身。
中国造船狂揽全球70%订单,韩国咬牙死守高端市场,日本却深陷造假丑闻…美国这波“港口费”操作,到底是制裁中国,还是给自己挖坑?你觉得日韩真能接住美国送来的“订单大礼包”吗?
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一起聊聊这场牵动全球航运的博弈!
主要信源
“下水就像下饺子”!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央视新闻2025-01-16
【评论】美国对华船舶制裁,日韩船企难快速填补中国船舶市场空缺——航运评论2025年0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