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一座图们江下游正在崛起的城市

中国科技投资杂志 2025-04-09 14:11:25

城市放大镜

珲春地处吉林省东部,幅员面积5134平方公里,人口30万,积聚着汉、朝、满、蒙、回等11个民族,珲春是我国唯一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的边境城市,与俄罗斯陆路接壤,与朝鲜临江相邻,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的核心,是我国通向东北亚的窗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

自1992年开发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在珲春批准设立了边境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区(2018年,国务院批复同意珲春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综合保税区)和中俄互市贸易区、中国(珲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珲春成为全国唯一的集国家级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互市贸易区、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五位一体、功能互补、联运发展的区域。

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将珲春定位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窗口”城市,并赋予“先行先试”政策。

2012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使珲春成为唯一一个以“中国”冠名的“示范区”,几年来,国家、省、州30多个部门出台近300项支持意见,为珲春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目前,珲春政策优惠程度在中国县级市中堪称首屈一指,为开展投资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019年12月1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珲春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这是吉林省继长春市后第二个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珲春跨境电子商务创造了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和查验平台建设至通货全国用时最短的“珲春速度”,在全国率先完成海关总署全国统一版平台切换和实单过货,成为目前我国对俄跨境电商唯一陆路白关口岸,联合阿里巴巴独家开通了菜鸟大包专线,建设了菜鸟首公里揽收仓,开通了香港大通关业务,实现了9610、9710、9810、1239、1210等直购和保税备货同步运行、全模式畅通。珲春已经成为我国对俄跨境电商3C产品物流成本最低、投递速度最快的通道。

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复函支持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范围20平方公里,示范区按照“内外一体、跨境合作、港区联动、通江达海”的思路,国际国内合作双轮驱动,率先构建跨境合作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境内外陆海统筹水平和开放合作水平,努力建设成为图们江区域港航物流中心、临港制造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开放合作中心,成为国内国际合作发展海洋经济的典范。

珲春连三国通五国,从珲春防川沿图们江至日本海仅15公里,是中国通向东北亚的窗口和欧亚大陆桥的起点之一,也是通过陆海联运从水路到俄、韩东海岸、日本西海岸以及北美、北欧的最近点。拥有4个国家级公路和铁路口岸,以珲春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10余个优良港口。珲春是中国“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向北开放的新起点。

珲春市自1992年被列为沿边开放城市以来,先后设立了中俄珲春口岸、中俄铁路口岸、中朝圈河口岸、中朝沙坨子口岸,4个国家级口岸。依托通道和区位优势,贸易主体日益活跃,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中俄珲春口岸:该口岸与俄罗斯克拉斯基诺口岸对应,是吉林省唯一对俄陆路口岸。设计验放能力为60万人次/年、60万吨/年。2004年国务院批准珲春口岸落地签证权。珲春口岸距克拉斯基诺28.5公里;距波谢特42公里;距扎鲁比诺63公里;距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170公里;距纳霍德卡340公里;距东方港350公里。

中俄珲春铁路口岸:该口岸与俄滨海边疆区卡梅绍娃亚车站对应,位于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南侧铁路换装站内,该口岸距离俄罗斯卡梅绍娃亚车站26.7公里(境内8公里,境外18.7公里),吉林东北亚铁路集团对珲春铁路换装站进行改造,以与扎鲁比诺港的集装箱铁路运输相配套,改造之后的换装能力将由目前的80万吨提升到350万吨,后期将达到600万吨以上。

中朝圈河口岸:该口岸以图们江为界与朝鲜元汀里口岸相对应,是与朝鲜罗先直辖市直接相通的唯一通道。设计验放能力为60万人次/年、60万吨/年。圈河口岸距珲春市区42公里,距图们江入海口36公里,距朝鲜罗先特别市51公里,距罗津港48公里,距朝鲜先锋港36公里,距清津港127公里。

中朝沙坨子口岸:该口岸与朝鲜咸镜北道庆源郡口岸相对应,距市区11公里,是传统的民间贸易口岸。设计验放能力为10万人次/年、10万吨/年。

利好政策叠加

珲春在我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处于重要节点位置,是我国“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新起点,同时也是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交汇枢纽。作为国家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的前沿和窗口,珲春享受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海洋经济、兴边富民、守边固边、革命老区等众多国家级优惠政策。吉林省委省政府发文明确:珲春市按照地级市管理,举全省之力推动珲春加快发展,建设50万人口规模的沿边开放型中等城市。

自然资源丰富。珲春境内分布着吉林省第二大黄金带和吉林省最大煤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中国平均水平的5倍。周边国家矿产、木材等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前景广阔。珲春还是富饶的鱼米之乡,盛产含硒稻米、苹果、延边黄牛、松茸等土特产品和人参、灵芝、鹿茸等名贵药材。

生态环境极佳。珲春地处长白山东麓、日本西海岸,森林覆盖率高达85%以上,空气质量居于全国前列,拥有国家级防川风景名胜区和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的虎豹之乡,域内现有110只野生东北虎豹以及数万计的各种野生动物。珲春还是名副其实的候鸟天堂,每年春秋两季有数十万只候鸟在此停歇,包括丹顶鹤、白尾海雕、虎头海雕等8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珲春四季分明,尤其是夏季平均气温不超过22℃,先后获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等称号。冬住三亚,夏居珲春,这里是避暑胜地和生态养生乐园。

国际合作

近年来,在实施《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和批设“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大环境下,珲春市借助连江通海、口岸集群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为我国联通韩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最佳贸易走廊,积极谋求与周边国家建立合作关系,打通多国陆海空联运通道,开创图们江乃至东北亚区域合作开发新局面。

对俄合作: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于2015年7月设立,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南部滨海地区,以及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港和位于哈桑区同中国之间的过境通道。该自由港将使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政策与珲春市“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起来,将中俄人流、物流、信息流充分整合释放潜力,成为中俄合作的新动力和新引擎。

今年,受国际局势影响,俄罗斯贸易重心将向中国转移,中俄贸易关系将更加紧密。未来俄罗斯将重视中俄农业、信息技术行业、汽车制造业的贸易往来,这将为中俄合作带来新契机,注入新动能。

对朝合作:中朝共同开发和共同管理的罗先经济贸易区位于朝鲜北部图们江下游罗先地区,规划面积470平方公里,由中朝共同开发和共同管理。1999年12月朝鲜正式公布罗先自由经济贸易区,目前罗先地区是朝鲜唯一的中央直管和第三国人无签证前往的自由贸易区。

通过珲春-罗津高等级公路将珲春与罗津港、先锋港相连,打通了中朝陆海联运的国际运输通道。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带动装备制造、新材料、高档纺织、绿色食品等中高端产品加工贸易产业与总部经济、物流服务等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

朝鲜罗津港为不冻港,总面积为38万平方米,有3个码头,10个泊位,年吞吐能力为300万吨;从珲春圈河口岸出发,经朝鲜罗津港作业,从上海、宁波、广东黄埔、汕头、福建泉州、海南洋浦复运进境。货物种类增加粮食、木材、煤炭和黄铜。珲春市距该港公路只有93公里。

八大园区

产业园区在珲春市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平台。为此,不断加大对园区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通过完善园区发展模式,推动园区设施建设的提升和升级,以及不断提高园区服务水平,珲春市致力于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产业园区,为当地经济注入新活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珲春互市贸易落地加工基地项目:总投资4.14亿,用地面积6.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1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互贸进口商品落地加工标准化厂房8栋,以及仓储冷库、办公楼、宿舍食堂等相关配套设施。重点发展农产品、食品、日用品等轻工产品加工。

吉林珲春海洋经济示范区冷链物流基地示范项目:总投资6.09亿,用地面积7.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1.49万平方米。主要新建海洋经济产业综合类标准化厂房6栋、冷库2栋、办公楼、宿舍食堂、设备用房、大门及相关配套的公用工程。重点发展进口海产品加工。

首农进口生鲜海产暂养加工集散中心项目:总投资10.3亿元,用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6.6亿元,用地面积11公顷,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暂养中心、仓库、冷库、宿舍、办公楼、设备用房等设施;二期投资3.7亿元,用地面积6公顷,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综合楼、综合服务中心及配套公用工程。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化工园区项目:园区基础设施计划总投资17亿元,总占地面积2.87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园区道路及管网、技术孵化中心、特勤消防站、危化品停车场、供热中心、污水处理站、园区智慧化系统七个部分。主要产业为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清洁能源化工等。打造吉林省东部化工产业集群和进口资源转化利用基地。

珲春海洋经济功能食品产业园建设项目:总投资3.3亿元,用地面积4.7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24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综合楼、宿舍、冷库、厂房及其他附属设施等。主要培育和建立吉林省独具特色的功能食品产业。

珲春中俄互市贸易现代物流集散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7.32亿元,用地面积1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1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综合楼、进出口互贸产品加工厂、冷库、物流厂房及其他附属设施等,重点发展跨境贸易和现代物流。

珲春东北亚光电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85亿元,用地面积12.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项目分两期完成,其中,项目一期共建设标准化厂房5栋、宿舍2栋、商业楼1栋;项目二期共建设标准化厂房11栋,宿舍2栋,商业楼2栋。重点发展光电信息。

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总投资6.5亿元,用地面积8.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49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以发展电子商务、互市贸易为主要方向的电商产业孵化中心,主要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办公、跨境商品展示展销及跨境商品储存场所。

八大产业

近年来,在实施《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和批设“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大环境下,珲春市借助连江通海、口岸集群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为我国联通韩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最佳贸易走廊,积极谋求与周边国家建立合作关系,打通多国陆海空联运通道,开创图们江乃至东北亚区域合作开发新局面。

海洋经济产业:利用近海地域优势,立足于周边国家丰富的海洋水产品资源,国外取材,国内加工、国外销售,借力发力。构建东北亚地区集过货、存储、保鲜、研发、加工、出口贸易为一体的海产品深加工出口基地。

清洁能源产业:建设进口清洁能源储备转运基地,加快推进150万吨LNG应急储备基地,常态化进口境外清洁能源;着力实现LNG冷能回收再利用,促进节能减排、落实双碳行动、提高经济效益;全力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大力发展清洁生态能源化工,推进国际清洁能源产业、能源仓储物流、LNG冷能综合利用等项目。

木制品加工产业:依托俄罗斯远东林木资源,构建境外战略性原材料生产基地,加大林产品的精深加工。大力发展面向欧美市场的高端木制品出口加工业。进一步形成综合性木材境外加工基地。全力扶持森林山、兴业、誉鹏木制品等木制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强化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木制品深加工产业建设,重点抓好木材进出口加工基地建设。

纺织服装产业:加快珲春纺织服装产业建设,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纺织服装工业集群。引进采用优良技术,改造传统落后工艺技术,发展壮大优势产品,加强与周边地区服装企业的经济技术合作,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提升品牌效应,促进产业集群、集聚。

功能食品产业: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保健品、生物科技、预制食品等产业建设,形成功能食品产业带。以日益发展壮大的南极磷虾油、海豹油、人参深加工、预制食品生产企业为主,逐步推出科技含量较高的海洋生物医药、人参功能性产品、饮料、罐头等系列功能食品,打造功能食品产业群。重点抓好中冠生物科技(珲春)有限公司、珲春华瑞参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珲春老姬海产发展有限公司的产品研发能力。

光电信息产业:推动形成光电子产业集群,积极引入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光电子人才培养基地,抢抓光电子产业梯度转移机遇,以微电子产品和光学镜头产品为突破口,依托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东北亚工业园,重点引进手机VCM马达、5G通导器材、光学镜头、车载视觉辅助、安防监控摄像头等产品加工业。大力扶持发振电子、兆景电子、埃泰电子、吉盛光电、盈科光电、兴宇通讯、艾之光5G等电子加工企业,引领电子产业发展壮大。

电商物流产业:依托口岸及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孵化园优势,全力打造由跨境商贸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为一体,集公路、铁路、港口联运、保税物流、商贸会展、总部经济、物流金融、流通加工、电子商务、生活配套等于一身的大型综合国际物流园区。大力整合物流资源,培育专业市场,以货物跨境运输为突破口,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参与图们江开发,加快壮大国际陆海空联运航线,培养国际物流产业集群。目前国际物流园区的重点项目有∶珲春浦项现代国际物流园区项目、珲春天道物流货站项目、通关服务中心项目、珲春国际货运枢纽站等项目。

有色金属产业:珲春境内的黄金、铜、铝、锌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十分丰富,周边国家部分有色金属业具有一定的资源储量,可供进口加工。以紫金多金属复杂金精矿项目为依托,谋划引进金、铜、浓硫酸利用等企业,进行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

在投资兴业的征程中,珲春将不断聚焦创新驱动,聚焦产业升级,聚焦优质服务,携手各界力量共同开创美好明天。珲春,热情欢迎全球投资者的到来,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书写辉煌的发展篇章!

0 阅读:13

中国科技投资杂志

简介:《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