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有画”作为古典艺术的独特表现手法,将不同时空、不同情境的图像巧妙融合于一幅作品之中,创造出多层次的艺术空间,堪称一绝。
五代南唐画家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堪称“画中画”的经典之作。画面描绘了南唐中主李璟与兄弟们在宫廷中弈棋的场景,在弈棋者身后,有一幅巨大的屏风,屏风上又绘有一幅山水画,而山水画中似乎还隐约可见一位“病夫”形象,形成了三重空间的奇妙组合。这种构图不仅展现了高超的绘画技巧,更蕴含着深刻的政治与文化寓意。从政治层面看,棋局可能象征着南唐宫廷的权力博弈;从文化层面而言,屏风上的山水与“病夫”形象则体现了文人向往的隐逸生活,反映了画家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画中画”手法在宋代以后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宋代刘松年的《罗汉图》中,罗汉身后的墙壁上隐约可见横幅画作,虽不甚清晰,却为画面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明代浙派画家戴进的《松下观画图》中,贤士在野外独自欣赏横幅,画中画所展示的可能是另一幅艺术佳作,通过这种手法,画家营造出一种文人雅士品鉴艺术的氛围,展现了文人士大夫的高雅情趣。
“画中有画”的艺术手法,打破了传统绘画的平面限制,使画面具有了时间和空间的纵深感,让观者在欣赏作品时,仿佛能够穿越不同的时空,领略到更加丰富的艺术世界。它不仅是绘画技巧的展现,更是画家情感与思想的寄托,是中国古典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五代 周文矩 重屏会棋图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宋摹本 故宮博物院藏
南宋 刘松年 罗汉图 117.4×56cm 国画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郎世宁 弘历观画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