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类疾病在中医里面叫做情志病,一般是情志所伤,以情志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包括癫狂、燥脏、郁症等,都属于情志病范畴。
医圣张仲景留下的一张方子,经过时代的考验,现如今,依旧被誉为治疗情志类疾病的第一方。

我治疗那些患者的时候,用的就是此方,然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进行删减或者增加一些药材,下面,给大家讲一个例子,来分析一下这张方子。
我之前门诊有一位患者,四十多岁,因为前两年做生意失败而欠了一屁股债,他的妻子为此也带着孩子离开了他,他也因此患上了抑郁症。起初这个患者只是失眠,高兴不起来,后来逐渐发展为身体疲惫,没有力气,不愿意出门,喜欢宅在家里,不愿意接听家人、朋友的电话及拜访,同时又觉得孤独。给患者及家属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后来,患者在其父母的陪同下来到了我这里。

刻诊:舌苔薄白,脉弦;
辩证:抑郁症(郁症)
根据患者情况拟了一方,以柴胡,黄芩,姜半夏,党参,茯苓,桂枝,制大黄,龙骨,牡,牛姜,红枣用水煎服,每日一剂,患者服用三天后,睡眠质量有所提高,思维逻辑、说话迟钝的现象有所好转,二诊删减几味药材,让患者继续服用,患者好转,偶尔还和朋友出去聚餐,逐渐恢复正常生活,三诊时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继续让患者巩固治疗,一个月后,患者诸症皆消,回归正常生活,半年后随访,患者自述已经完全好了,欠债也已还清,妻子和孩子也回到了自己身边,现在生活非常幸福。听完患者的话以后,我由衷的为他感到高兴。

那么,这个方子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呢?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方中柴胡、黄芩、半夏主要有解热镇静作用,可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症;龙骨、牡蛎有镇静作用,乃为惊恐、心胸悸动、脐腹部搏动感、失眠、惊狂等症而设;桂枝主治气上冲;茯苓主治眩量而小便不利。桂枝、茯苓配伍龙骨、牡蛎能治心悸亢进、惊狂、眩晕等精神神经系统之重症;大黄能清除肝胆邪热,疏通肠道且有消炎镇痛作用;生姜、红枣顾护胃气且有增强药效之作用;正好对抑郁、失眠、焦虑、双相、精分等情志类疾病,有着很好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讲究一人一方,由于每个人个体的独特性,症状不同用的药和剂量也是不同的,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一定要及时去线下就医,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不要自己擅自拿药,以免给身体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