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往往习惯于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强项,长处,优越等等。然而,很多时候,放低位置,降低姿态,有意示弱,却能收获令人惊喜的效果。在与人交流中,巧妙的示弱是会给我们加分的,会让别人不知不觉中“就范”。从而赢得别人的同情,达成自己说服别人的目的。
北宋名臣韩琦曾和范仲淹一道推行新政,并长期的担任宰相职务,有一年,他与同僚王拱辰,叶定基等人在开封府主持科举考试,望,叶两人经常因考生试卷的优劣的问题经常吵得面红耳赤,而韩琦觉得偏袒哪一方都不对,就只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坐在桌前专心批卷。
没想到“人不找事,事却找人”,有一次,王拱辰,叶定基为了阅卷的事情而吵得不可开交,王宏振气韩琦不帮自己讲话,跑过来对韩琦嚷道:“我说你在这里练习气度哪?”韩琦听了这带刺的话,不但不生气,反而赶紧好言好语地赔不是说:“实在抱歉,都怪我这耳朵不顶事,不知道你们在争论什么事啊。”这样一来出乎王拱辰的意料他没想到韩琦居然给自己道歉,也就讪讪地无话可说了。事后,韩琦耐心地做了二人的工作,很容易就把事情给解决了。同僚们自此都对韩琦刮目相看、礼敬有加。
在王拱辰跳出来向他“吹胡子瞪眼”地找碴儿时,韩琦并没有勃然大怒,而是采取示弱的策略向其赔不是,从而避免了一场无谓的争吵纠纷,同时也赢得了同僚们的赞许与好感。
在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适当的示弱其实是一种真诚接纳的态度。示弱是消除隔膜、增进交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但是示弱并不意味着退却不前或软弱可欺,更不是无原则地自我贬低和妥协,而是一种尊重、礼让和宽容,是一种交际和处世的智慧。交际中巧妙示弱,能给你带来和谐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