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春公子
单边保护主义终将反噬自身。正如美国网友所言:“想卡中国脖子?先看看自家企业的脖子够不够硬!”
特朗普在全球发起的新一轮关税战,美国会不会成为赢家没人知道。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把时间拉长来看,美国自身的经济必然会遭到贸易战的反噬。
特朗普前几天还信誓旦旦的说,他为美国拉回了几千亿美元的投资,到时候美国人会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从而提高美国家庭的收入。
可事实真的如此?美国企业界对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举措普遍持批评态度。受钢铝关税直接影响的下游制造业(如汽车、建筑设备、饮料包装等)成本激增,部分企业已关闭生产线或被迫裁员。消费者也因物价上涨承受压力,例如新建住宅成本预计增加1.7万至2.2万美元,罐头食品价格上涨10%以上。美国罐头制造商协会公开警告,关税可能导致“消费者抱怨价格飙升”。

当前,美国企业界、消费者和部分民主党人士强烈反对,认为关税战推高通胀、损害供应链稳定性,并导致美国企业成本上升。例如,美国商会和全美零售联合会多次警告,关税最终由美国消费者买单,且难以实现制造业回流。2025年数据显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降反升,达1.2万亿美元,贸易战效果被质疑为“自损政策”。

中方对25家美国企业实施制裁,涵盖军工、农业、科技三大领域,包括莱多斯公司、吉布斯和考克斯公司等军工巨头,以及因美纳等科技企业。据纽约联储报告,相关制裁导致美企市值一夜蒸发1300亿美元,涉及供应链中断和市场份额永久性丧失。
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额约1253亿美元,中方转向巴西等替代市场后,大豆、牛肉等关键产品出口受阻,农业州经济损失显著。
15家军工企业因依赖中国稀土和零部件供应陷入瘫痪,PVH集团等科技企业在华业务被冻结。
沃尔玛等零售巨头要求中国供应商降价10%,但供应链调整导致成本不降反升,部分商品被迫改用塑料包装或停产。
波士顿咨询公司测算,美国钢铁和铝进口成本增加220亿美元,衍生产品(如飞机零部件)成本额外增加290亿美元。若计入中方反制关税,美国企业综合损失或超500亿美元。
值得一说的是,据海关数据,中国对美出口增速虽放缓,但美国进口商仍依赖中国商品,尤其是高性价比的工业品和消费品。

我之前就说过,特朗普之所以要和中方大打关税战,本质还是为了挽救美国政府的高债务。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当下特朗普团队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其实就是想为了解决美国政府的高债务。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不解决美国政府的高债务问题,那么美国的经济怎么发展?
从最新的资料来看,美国联邦债务已攀升至36万亿美元,占GDP的120%以上。若利率维持当前水平,2026年债务利息支出将高达1.2-1.3万亿美元,超过国防预算成为最大财政负担。特朗普团队测算发现,利率每降低1%(100基点),联邦政府每年可节省4000亿美元利息,这相当于从军费开支中“挤出”一条生路。
简短说来,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以下组合拳制造通缩环境。
通过以关税战的方式,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加征25%-50%关税,短期内抑制进口需求、推高企业成本,倒逼美联储降息。
在财政方面,特朗普团队计划一年内削减1万亿美元支出(从7万亿降至6万亿),并裁撤30万联邦雇员;
在市场方面,利用政策不确定性冲击资本市场,迫使资金涌入债市压低收益率。
这种“休克疗法”以牺牲短期经济增长为代价,换取债务重组的时间窗口。

我的观点就是,美国试图用20世纪的手段解决21世纪的问题。短期看,利率压制和财富转移可能为美国争取喘息空间;但长期而言,这种“金融炼金术”正在透支美元信用和全球领导力。正如彼得森研究所的警告:“当市场意识到衰退不是解药而是新危机导火索时,霸权崩塌的倒计时便将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