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下旬,新上任的市委书记张士儒、市长么金铎到安新视察,我跟随报道。
在我的印象中,总编、副总编主要是处理稿子,参加重要活动也是坐镇指挥,并不亲自写稿。记得刘总编报道过一次领导活动,我们都觉得很新奇。我担任副总编后也认为,为稿件把关才是我的主业,报道的事应该交给记者们去干。可这次活动,市里要求《保定市报》只去一名文字记者,要绝对可靠,韩总编就让我去了。
视察消息刊登于1995年4月29日《保定市报》,内容如下:

张士儒、么金铎到安新指导工作时强调
要搞好工业小区规划,注意改善旅游投资环境
本报讯 (记者苑战国)4月2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士儒,市长么金铎,市委秘书长段录沛到安新县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他们要求该县注意搞好工业小区的规划,并进一步改善旅游环境。同时强调,乡镇企业要通过联合,组建集团,求得规模效益,增强竞争实力。
在县委书记郭恩志、县长黄法僧等陪同下,市领导一行首先考察了乡办集体企业特铸机械厂。张士儒得知该厂是我国北方村办企业同行业中较有实力的企业后,提醒该厂领导,要寻求更大发展,还要谋划好经营战略,加强企业管理,特别要保证产品质量。之后他们又考察了私营企业其林斋食品厂。听取汇报后张士儒指出,要积极在私营企业培养发展党员,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在考察该县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情况后,市领导一行又深入漾堤口乡大张庄村工业小区了解情况。该村的羽绒加工业已有10年发展历史,新建的这座“羽绒城”占地470 亩,已有个体私营企业96家,其产品远销欧亚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超过7000万元,年创税收130万元。市领导深入龙腾、丰盛、中华等厂的车间参观了生产情况,然后听取了乡党委书记邸章锁的情况汇报,并针对该区企业虽然数量较多但规模普遍偏小、区内工业污水沿街排放等情况,提出指导改进的意见。张士儒指出,要加强小区的总体规划,要在建筑风格、小区功能、区内绿化等方面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防止盲目乱修乱建。在污水处理上要考虑集中排放,集中处理,要加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创造一个好的公共生产环境。他还认为,这些企业要做到自我保护,自我发展,必须加强联合,要在信息、货源、原料、销售等方面统一经营管理,以保证信息共享,市场共享,价格竞争一致对外。政府在这方面要进行扶持,通过组建集团公司,壮大实力,争取进出口权,以直接进入国际市场。他认为,联合是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的必然趋势,农业最终也要走这条路。么金铎在分析了乡镇企业畸形发展、分散经营对其市场竞争的不利影响后强调,在小区规划时要注意专业化生产,要加快集团公司组建步伐。段录沛则要求这些企业注意创出自己的名牌产品。
该日上午,市领导还考察了县办国有企业运动鞋厂。下午,市领导主要调查了解了该县发展旅游业的情况。
碧波潾潾,渔舟点点,水色天光,苇绿风清,市领导边考察边对如何进一步改善白洋淀的旅游环境提出了具体意见。张士儒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景点建设,关键是增强吸引力,让人感到花钱游览值得。还要加强沿旅游通道村落的环境治理。改造环境要与景点建设结合起来,突出水乡特色、民间特色,努力创造幽雅、清新、安全的旅游环境。他还强调,该县要找准经济发展点,要通过三产拉动二产,要通过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通过营造使游客能够参与当地经济建设、经济活动的氛围,使旅游业成为当地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部投资的重要手段。


新来的书记是省委常委,我们每次报道都要加上这一职务,这是上级要求的。
跟随这次活动的摄影记者是《保定日报》记者王燕兵。他拍摄了活动的照片。
1995年6月中旬,保定市高开区的人打电话给我报喜,说他们经办的申请建立海关的工作顺利完成,海关将开始建设。建立海关对于保定市的对外开放将产生重大影响,很有新闻价值,我赶紧问什么时候批的,他们说5月12日。我说,怎么不早点告诉我,那能写个时效性强的好新闻!他们说光顾忙了,开始就没想起这事儿。
我写了高开区建设的长篇通讯后(刊载于1993年10月20日《保定市报》),高开区的人有什么好线索都会通知我。那会儿联系最多的是杜秉鹿。因为想看望高开区的老朋友,我没有安排别人报道。所写消息刊登在1995年6月21日《保定市报》。内容如下


加快建立外向型经济服务体系
国务院批准设立保定海关
将为我市全面开放奠定良好基础
本报讯 (记者 苑战国)日前,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国务院已于5月12曰正式批准在我市设立海关,并即将在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破土动工兴建。从而使我市成为全省第一个单独设立海关的内陆城市。海关的设立将为我市的全面开放奠定良好的基础。
海关是对出入国境的一切商品和物品进行监督、检查并照章征收关税的国家机关。由于我市以往未设海关,在对外经济活动中,一直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仅原保定市每年花在往返方面的费用就达500万元之多,成为影响我市外型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为加快我市设立海关的进程,1993年9月,市委、市政府将申请设立海关的工作交给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体办理。高新区管委区立即紧急部署,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与全国百余家申请建关的城市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家海关总署同意在我市建关,今年5月,国务院即下文正式批准。自1993年以来,全国仅有14 个城市获准建关,我市便荣列其中。
建立完善的外向型经济服务体系,是我市对外开放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新区为此已做了大量工作,仅资金投入就已达1000万元。投资服务公司、国际设备租赁公司早已开始运行;至关重要的商检、保税仓库也已于去年获准设立,目前,商检楼已经建成,预计8月可投入使用,保税仓库主体已结顶,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为外向型企业提供代理报关服务的报关行已有望获准设立;争取在我市设立口岸的工作也将开始进行。而在我市设立海关则是建立这一服务体系的最为关键的一步。
据高新区负责人介绍,保定海关是继石家庄海关(省级海关)、唐山海关和秦皇岛海关(港口城市海关)之后,在我省设立的第四个海关;也是在我省内陆城市中单独设立的第一个海关。目前,建立海关的土地已由高新区划拨,资金已部分到位,预计下半年即可动工兴建。保定海关乃至整个外向型经济服务体系的建成,将从根本上改善我市投资环境,使我市对外开放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除稿件、名片,其余照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