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黄金年龄却无球可打?"小姚明"朱荣振的陨落,一手好牌打坏了

绿蕊说娱乐亿娱 2025-04-08 16:41:05

聊起中国篮球,我们总绕不开那些天赋异禀的“希望之星”。今天咱们要说的这位,朱荣振,曾经头顶的光环可不是一般的大——“小姚明”,这三个字在当年分量有多重,老球迷们都懂。可谁能想到,就在我们以为一颗新星即将冉冉升起的时候,命运的轨迹却拐了个让人猝不及防的大弯。到了今天,这位年仅25岁(即将26岁)的年轻内线,已经离开了我们熟悉的CBA赛场,这背后的故事,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朱荣振1999年生在济南章丘,那身体条件,真是老天爷赏饭吃。爹妈身高都拔尖儿,他自己也争气,11岁就长到一米八,直接被市体校相中。更绝的是,后来骨龄一测,说他能长到2米23!这身高潜力,在当时,谁听了不把他往姚明那个方向联想?可以说,他的篮球路,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了“天赋异禀”的标签。

不过,有天赋是一回事,能不能兑现又是另一回事。有些后来流传的说法提到,朱荣振虽然走上了篮球路,但内心深处对这颗橙色皮球的热爱,似乎并没有像他的身高那样“野蛮生长”。训练嘛,按时到,按时走,至于加练什么的,好像不是他的常态。可耐不住底子实在太好,就凭着那出众的身高臂展和还不错的运动能力,他在青少年级别里照样是大杀器。在济南体校练了几年,顺利进了山东青年队,国家青年队的球衣,也很快穿在了身上。

国青生涯,那绝对是朱荣振早期的高光顶点。2015年U16亚青赛,打伊拉克23分16板,打菲律宾18分钟16分13板,数据相当漂亮,帮队伍拿了个季军。到了2016年的德国曼海姆U18邀请赛,更是不得了,场均接近15分10板3盖帽,篮板盖帽两项数据全场第一!什么打意大利25+13,打埃及27+13,这种表现直接让“小姚明”的名号传遍了大江南北。那时候,大家对他的期待值,简直拉满了。

可从青年赛场跨入职业联赛的门槛,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道坎。CBA的对抗、节奏、战术复杂度,跟青年队比赛完全是两码事。2017年,朱荣振升入山东一队,很快就感受到了这种落差。他发现,光有身高,在那些经验丰富、力量十足的对手面前,并不能为所欲为。力量对抗吃亏、技术不够细腻、比赛经验欠缺,这些问题都摆在了明面上。

更让人有点着急的是,面对这些挑战,他似乎没有展现出那种“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的狠劲。根据后来的一些报道和场上表现反推,大家没看到他疯狂增重练力量,或者闷头苦练低位脚步和策应。反倒是签了职业合同后,好像有点安于现状的意思,缺少了那种“我要成为球队顶梁柱”的野心和紧迫感。在职业体育这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环境里,这种心态挺危险的。

所以在山东队的前三个赛季,朱荣振的进步幅度,确实没达到外界的预期。球队管理层也看在眼里,最终在2020年想了个办法:把他送到当时的联盟强队辽宁男篮去,租借“练级”。辽宁队啥配置?郭艾伦、赵继伟领衔的后卫线,加上韩德君这样的内线定海神针,整个球队的氛围、训练质量、战术体系都是国内顶尖的。山东队大概是希望,好环境能逼他一把,高水平队友能带他一把,把他的潜力给挖掘出来。

你还真别说,这步棋在当时看,效果立竿见影。租借到辽宁的第一个赛季(20-21赛季),朱荣振打出了他CBA生涯最高光的表现,场均7.2分4.3板1.2帽,命中率超过56%。在辽宁的体系里,有顶级后卫不断“喂饼”,有整体防守给他“擦屁股”,他只需要专注于挡拆顺下、篮下终结、保护篮筐这些事儿,优点被放大了,缺点被一定程度地掩盖了。那个赛季,他确实让不少人觉得“这小伙子开窍了”。

接下来的21-22赛季,虽然数据有所回落,但他作为大韩的主要替补,也算是尽职尽责,最终跟着辽宁队捧起了总冠军奖杯。这枚总冠军戒指,无疑是他职业生涯至今最闪亮的勋章。

夺冠之后那个休赛期,关于朱荣振和高诗岩的归属问题,成了球迷热议的话题。辽宁想留下这个年轻内线继续补强,山东则非常渴望把租借期表现出色的高诗岩彻底留下。一开始有消息说可能互换,但最终的结果是,山东队选择让朱荣振回归,同时掏出了据传高达2500万的转会费,从辽宁那里买断了高诗岩。这个决定,现在回头看,等于山东队在他身上下了一次重注,赌他能在辽宁“镀金”之后回来挑大梁。

然而,这次“豪赌”的结果,却让山东队和球迷们大失所望。回到山东的朱荣振,非但没有展现出人们期待的进步,反而状态一落千丈,几乎是断崖式下滑。他又变回了那个让教练头疼、让球迷扼腕的球员。训练态度的问题再次被提及,场上注意力不集中,“黄油手”频现,很多轻松得分的机会都把握不住,甚至连上个空篮都让人捏把汗。更让人担忧的是,关于他场外生活不够自律的传闻开始多了起来,体型也明显发福,移动速度缓慢,完全不像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运动员。

这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也许朱荣振在辽宁的“成功”,更多是体系的功劳。辽宁强大的后场发动机和整体攻防体系,最大化了他的优点,也掩盖了他的不足。一旦离开那个舒适区,回到需要他承担更多单打、策应和防守重任的环境,他的技术短板、力量劣势、以及可能的态度问题,就全都暴露出来了。再加上自身如果真的缺乏足够的努力和自律,下滑也就成了必然。回归山东的第一个赛季(22-23赛季),他出场时间锐减,数据惨不忍睹,场均只有2.4分1.9板,命中率更是低到让人无法直视。除了那2米18的身高杵在那儿,他在场上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为了给他最后一次机会(也可能是为了甩掉包袱),在23-24赛季前,又把他租借到了实力相对靠后的四川队。按理说,在弱队能得到更多球权和表现机会。但这最后一根稻草,也没能抓住。赛季初期,在名宿莫科指导手下,他就没得到什么机会,显然教练组对他不满意。后来四川队换帅,张德贵指导接手,队里确实缺人,才给了他一些轮换时间。但即便如此,场均15分钟左右,贡献5分4板,命中率刚过四成,作为一个内线大个子,这成绩单实在拿不出手。

更致命的是,这还是他的合同年。打成这样,自由市场的前景可想而知。果然,2024年夏天,合同到期的朱荣振无人问津,正式告别了CBA联赛。这一年,他才25岁,一个本该是运动员走向巅峰的年纪。

离开CBA后,朱荣振也曾在社交媒体上发过一些训练的照片,似乎想证明自己还在努力。但评论区的球迷们并不买账,一句“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虽然有点扎心,但也反映了很多人的看法。毕竟,一个真正刻苦自律的运动员,身体状态和竞技水平是不会说谎的。

再后来,朱荣振的身影开始出现在一些野球场和低级别联赛中。让人唏嘘的是,即便是面对强度远低于CBA的对手,他的表现也常常让人大跌眼镜。网上流传的片段里,能看到他身材走样明显,动作迟缓,甚至有过面对业余球员上空篮不进、二次进攻被盖帽的尴尬场面。在一些篮球厂牌的比赛中,也曾有过半场颗粒无收的记录。那个曾经承载了无数期待的“小姚明”,如今连在野球场上都很难稳定地展现统治力了。

朱荣振的故事,真是给所有年轻运动员上了一课。天赋是块敲门砖,但绝不是成功的保证书。尤其是在职业体育这条路上,没有日复一日的汗水浇灌,没有铁一般的自律,没有对胜利的执着追求,再好的天赋也可能像指间沙一样流逝。从万众期待到黯然离场,朱荣振的经历,既让人惋惜,也引人深思。希望他未来的路能找到新的方向,也希望他的故事,能让更多拥有天赋的年轻人明白:唯有努力,才不负才华。

0 阅读:177

绿蕊说娱乐亿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