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遭殃了,美国NASA提出“中美太空竞争”,向国会大把要钱!

且闻故琴 2023-08-14 12:23:42

《军武次位面》作者:太白

根据香港《南华早报》的相关报道,近日美国NASA局长尼尔森称,不希望中国的载人探月飞船在月球南极率先降落。他认为,月球南极存在“永久阴影区”,这些区域内存在可被利用的水资源。这些水资源不仅可以供应航天员饮用,也是建立月球永久基地的重要资源,更是电解后制备氢氧火箭发动机燃料的基础性资源。如果把一瓶500毫升的水从地球运送到月球,成本最少也得是百万美元起步。

▲“嫦娥五号”任务示意,图片来源:网络

而目前已经有大量证据证明,月球南极确实有水存在,一旦能在月球上直接采水,建设月球站的成本将大大降低。但毫无疑问,月球南极上的这些水资源是有限的,而且恐怕还得遵守“先到先得”的原则。如果月球南极的水资源率先被中国全部“占领”,到时候美国可能将陷入无水可用的尴尬境地。届时,美国的载人登月计划“阿尔忒弥斯”以及月球基地计划也将失去全部意义。

其实这早就不是尼尔森第一次渲染中美之间的“太空竞争了”。2021年4月27日,尼尔森在出席美国国会众议院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听证会时,就曾高举一张月球南极的陨石坑图片。他先是说了一大通中国航天取得了惊人成就之类的话做铺垫,然后称陨石坑中存在冰河,而这“这是我们要去的地方,也是中国要去的地方”。最后,他才终于说出了“重点”,即需要国会再给NASA拨款272亿美元的资金,这样才能确保美国赢得竞争。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恐怕这一次尼尔森为什么又要渲染所谓的“中国会捷足先登”之类的话,答案就很明显了。显然最近NASA的日子又不好过了。

▲比尔-尼尔森,图片来源:网络

比尔-尼尔森刚被美国总统拜登任命为新的NASA局长时,他就曾频遭质疑。NASA的往届局长中,大体可分为“知识型”和“技术型”局长两类。前者更偏向于官僚,擅长和美国政府各部门打交道,或者与某些政府大人物的私交比较密切,能为NASA要钱。后者则多是工程师或者科学家出身,在解决技术难题时有权威性。那么很明显尼尔森更偏向于前者。

尼尔森很早之前就对美国航空航天极为关注。他先是成为了佛罗里达州的众议员,后来作为“知名公众人物”,于1986年乘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进入了太空。在2000年,他成为了联邦参议员,然而在此之前的漫长政治生涯中,他都一直在佛罗里达州任职,自然而然地非常关注佛罗里达州的“航天海岸”附近各大航天供应商的利益。

▲NASA,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尼尔森而言,最重要的任务根本不是带领NASA的技术团队攻克所谓的技术阶梯,在国会争取预算,才是尼尔森最要紧的事情。而他本人又非常熟悉美国国会的运作,拥有不赖谈判技巧,再加上拜登对他的熟悉和信赖,以及拜登对承载着美国新版登月计划的NASA“太空发射系统”SLS超重型运载火箭的期许,这些才是他最终得以上任的关键。因此可以说,“向国会要钱”既是尼尔森的本职工作,也是他最擅长的事情了。而拿“美国需要与中国抢月球南极的水源”这样的理由要钱,他显然也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

那NASA现在为什么这么缺钱呢?其实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NASA面临着与美国商业航天公司的“残酷竞争”局面,另一方面则是NASA自己推出的重型运载火箭SLS确实是太不给力了。

▲“太空发射系统”SLS,图片来源:网络

为了实现“登陆火星”,Space X公司推出了“星舰”。“星舰”主打的就是一个便宜。按照马斯克的估计,如果“星舰”研发成功,单次发射成本大概也就是200多万美元。而它的运载能力最低也是100吨,这样算下来,“星舰”每公斤的运载成本也不过是区区的20美元。

换句话说,只需要花费约115712元人民币,一个成年人就能实现太空梦。与“超低成本”的“星舰”想比,SLS作为美国新版载人登月计划的运载火箭,完全遵循了NASA的那一套“冷战”式老传统思维。

SLS最要紧的,根本不是什么“节约成本”或者“能省则省”,相反他们需要的是死扣每一个技术和设备细节,甚至不惜为此投入海量的资金。

由于采用了远比商业航天公司更高的的技术安全审核标准,可以说SLS的每一颗螺丝,都要来的比商业公司的同类产品更贵。毕竟发射安全,才是NASA考虑的主要问题。有人测算过,SLS的前期开发成本就在200亿美元左右,单次发射成本可能更是高达50亿美元。一个50亿,一个200万,按理来说应该选择谁来登月,答案是一目了然的。

▲“星舰”,图片来源:网络

不过在这种时候,美国政治的“魔幻性”就终于体现出来了。作为NASA的局长,尼尔森最重要工作根本不是替美国的国家利益考虑,而是要想方设法地保住自己的项目:保证该项目的员工有饭吃,保证相关的企业有订单。

即使SLS比起“星舰”而言根本没有成本优势可言,而且两者的功能也完全是重复的,但这也根本不影响尼尔森继续问国会要钱。至于要说SLS有多坑,是不是“纳税人的黑洞”,其实尼尔森心里也是一清二楚。另外,虽然尼尔森是拜登比较信任的官员,但这也不代表拜登彻底丧失了判断力。

在载人航天领域,NASA与Space X之前就有过一次成功的合作,这次成功的合作经历也让美国政府相信,日后可以把具体的“理念设计”交给NASA,但是具体的“实践环节”都可以交给商业太空公司。这样既保住了NASA的项目团队,也能节约成本。

▲拜登,图片来源:网络

不过目前来看,在重型运载火箭的开发上,NASA是不会也不想让步了。头疼的尼尔森,也根本找不出什么理由问国会要钱,于是就编出了一个“与中国竞争”的故事。实际上,地球上的逻辑搬到月球上也是一样的:我们完全可以说,“月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更何况要等月的国家不止一个,还包括印度、俄罗斯和日本。月球南极的资源,绝对不会被一个国家独占,因为它是全人类的财富。在开发月球上,人类更多需要的并不是竞争而是合作。如果还有谁非要把地球上的那一套“丛林竞争逻辑”搬到月球上,实在就是有些过于狭隘了。

0 阅读:37

且闻故琴

简介:多年自媒体经验,为您带来最精彩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