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八位成都人说出了这座城市“真相”

看透成都 2022-06-09 13:12:28

背 景

YFeng  30岁  成都人

2012 年前往欧洲某大学读书、工作

历时十年  2022年5月回到 成都

2022年5月底几经折腾回到成都

不得不说,离开十年再观望

成都新颜令人惊叹

...

从机场到市区

某滴师傅一路非常激昂的向我讲述城市变化

身边好友也有饶有兴趣地分享许多成都故事

...

令我意外的是

几乎每人脸上都不经意的洋溢着微笑

这是 ...幸福 ?

经多方讲述、与资料查阅,发现:

1、十年时间,成都地铁里程从0至518km,目前排名全球第四2、拥有东、南、西、北 大四大综合枢纽(未来还有 天府站)3、成都:全国第二个拥有双 4F 国际机场(双流+天府)城市4、拥有了 IFS、TaiKooLi 顶商,近期 TFS、ICD,远期 SKP5、拥有了 400m+高楼、蜀峰468m、中海489m 等高楼6、独有的环城 100km 天府绿道体验(据说最近很火)7、拥有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省级(东部新区)8、政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园城市示范区等

...

大致了解了一番 ... 变化十年时间成都城市能级不断提升大众似因城市诸多变化多了些许"自豪感"回家路上,鳞次栉比的高楼、密密麻麻的人流肉眼可见 de 城市变化很好奇十年后成都

是否如记忆中

依旧是“ 包容、幸福、有温度 ”的城市

通常,一座有容乃大、有大格局、有生命力城市

会让 当地居住者 感到有温度、舒心、幸福那么,当这座城市能级正跃升的过程中生活在成都的你感受如何?是否有些许 阵痛感?与城市感同身受?通过走访,我们联系了八位小伙伴( 四位30+男性+四位新成都女性)那些年 ... 在成都生活过的他们

都有着什么样的感受 ?

...

结论【一】

令我欣喜的是

高速发展中的成都并没有丢掉

原有的生活的氛围

01Zeno

32岁 男 进出口贸易 成都本地人

会摄影、会音乐、一枚有趣灵魂的大帅哥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老成都,常年成都居住(宽窄巷子附近)

关于城市变化,我想我是最有发言权的,从小到大,我目睹了成都的发展、城市的变迁。

相比十年前成都的道路规划、公共交通,如今的成都有了质的飞跃。城市环线从一、二环生长到了三环、中环、绕城、二绕等等,各个交通枢纽节点与环城线的网格化组合结构,几乎无死角覆盖整个成都;这是实实在在的亲测体验,目前个人出行的便利性远远高于十年前!除个人感受,城市的铁路、高速、机场的多重覆盖也让成都成为了西南地区的一个非常重要交通枢纽,不仅带动了周边地区初级产业向加工制造业过渡,也使我所从事的进出口贸易工作通过高质量、高覆盖的交通系统收获了诸多红利。

在我看来,成都是一个极其宜居的地方,我曾造访过国内绝大多数的城市,我认为没有一座城市的氛围像成都一样休闲、自在,彷佛一切都回归到生活本质。最近十年,成都衍生出来非常多的商圈、美食街、娱乐场所,几乎覆盖了成都每一个片区。但令我欣喜的是,高速发展中的成都并没有丢掉原有的生活的氛围。我认识一位专业音频设备商,他告诉我:“成都是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地方,他所售出的设备近三成被成都人买断,这是一个相当高的占比!”成都骨子里的娱乐基因并没有因为高速发展而停止,反而跟随着城市的发展向更多样化的方式迈进。这一点也是我最满意之处,迈入现代化的成都依旧是一个懂得享受生活的城市。

但是,在城市升级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年中有几个月不太好的空气质量。秋冬季呼吸道疾病已经成为了常态化,如果要说对成都未来的期望,那么我期望成都能更好地治理发展中带来的工业污染,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良性发展,真正成为一个绿色发展的成都、充满活力的成都。

结论【二】

虽知少不入川

但对于这份安逸和潜在发展的机遇

我,选择留在了成都

02aDu

31岁 男 商业地产从业者 四川人

定居成都13年,会街舞、爱学习、高情商靓仔

严格来说,我是一名蓉漂,从读书到工作,在成都已有13年,虽知少不入川,但对于这份安逸和潜在发展的机遇,选择留在了成都。

第一份工作从事房地产咨询行业,如今也没有偏离方向。当(成都)这座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我有幸见证了成都在大地产发展的高速黄金十年。这十年快速发展中有拉扯中的阵痛和动荡,想过放弃,又不想放弃,非常感谢内心坚强的自己,可以坚定的每天踏着朝阳而行落暮而归,喜欢工作里包含着区域规划发展和项目品牌的战略规划,在工作里为这座城市的更美好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也更了解了这一座安逸、舒适之都过往的发展历史。

在此,我想要补充关大众对于成都的传统印象麻将和盖碗茶,如今的成都分为“老城区”和“高新、天府新区”两个组团,“老城区”节奏看似茶馆、麻将三缺一,但谈事从不拉稀摆带,用谈成事至少分三步来看,有两步都会在诗酒歌赋中进行,别让表象的风景让你忽视了文化符号后的真理;而在高新、天府新区的发展将会更加沪深风,5+2白加黑貌似已成新区的最基本打开方式(例如:美团大数据显示,高新区天府三街是外卖点单数最多且凌晨五点还会有订单的区域)。当然这些现象产生的背后,或与该区域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分区有所不同也有关系。其实,成都远不止我们表面所见,这里有比肩东部的机会、有更优秀的人、有更超前的商业模式等等,这些种种都会潜移默化的塑造你;所以,成都那些藏在背后的道理,值得@所有人用心看、用心去生活。

我很感谢(第一份)工作带给我对于城市的视角感会与其他人不同,在我的世界里城市是立体和有历史时间空间性的。

有人说,公交车司机是见过一座城市四季更替的人,我说我是看过商业地产黄金期到转型期的人。商业地产是最有代表地产行业发展的阶段标,只有入过场,你才会懂得这一份美妙。虽然,如今的大地产行业犹如寒冬,但自己对于未来工作方向的选择不会更改,仍会继续深耕大地产行业,陪伴大行业的星际穿越,让乘舟侧畔千帆尽,看病树前头万木春。

对于未来的成都,希望能有更多国际性的活动和医疗、教育资源落地,毕竟软性的承载力才是一座城市成熟的开始。如今,成都正在积极推进“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倘若能汇集多方优质资源、力量参与到城市的建设发展中,那么“人城境业”的新时代还会远吗?

结论【三】

我选择成都

只因它有朝阳般的生命力吸引财富与优秀年轻人的能力

03Bosen

37岁 男 自主创业 四川人

定居成都10年,爱旅游、懂设计、高颜值男老板

我是一名设计师(原BAT互联网头部企业设计师),2012年因公司有名额可调成都分部,毫不犹豫争取到了这个机会。回成都,一方面回家、另一方面想在成都创业,做自己独具匠心的IP品牌。

2012年末,选择定居成都高新区,意外发现这里工作环境、工作节奏与深圳很接近,城市化发展让人有点意外。在高新区生活的10年,也是成都高速发展的10年,看着大源片区从一片片荒地变成了人潮如织的现代化社区,我也越来越喜欢这个公园中的城市,下楼左转是熙来攘往的商业街区,右转是郁郁葱葱的绿道公园。休闲与忙碌、生活与工作、各得其乐。最重要的是高新区有着如朝阳般的生命力、青春活力、与吸引年轻人的能力,据多个招聘APP数据显示,高新区基本成为了成都市就业市场首选地。

目前,我在成都创业近5年了,这几年认识了很多合作伙伴,各个行业、各个年纪都有,创业经历不仅让我收获了一定量的财富,也发现成都新一代年轻人的拼搏精神,丝毫不亚于一线城市的年轻一辈,95后、00后越来越努力,越来越有创造力。成都的悠闲、舒适或许只是这个城市的表面,在这里拼搏奋斗的人都知道,背后的多少时间、汗水、付出等等的累积才能有所得!

2022年,真心希望成都在未来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崛起,在不断更新的城市风貌中,不失自身原有的舒适基因、让独有的城市文化氛围越加浓厚,期待一个真正宜居、宜业的“公园城市”。

结论【四】我为我的城市感到自豪下一个十年,成都会越来越好成都,成就梦想04SkyK

30+岁 医药行业从业人员 四川人

定居成都7年,一个精致、萌萌哒的男生

我曾在成都读书7年,等到研究生毕业那一刻却想去外面看看,离开成都、前往深圳,一呆就是4年,期间也不时再网上、新媒体等渠道一直关注成都城市发展,最终于2016年底,深思熟虑之后决心回成都发展。

回到成都,我选择于高新区定居,这里跟市中心俨然两个世界。老城区代表着大家所熟知的成都,而高新区却是成都日益进取与高速发展的代名词。我非常热爱成都,既希望成都保留它的那份烟火气,但另一方面又希望成都能快速发展,在城市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再我看来,市中心+高新区才是现在的一个真实且完成的成都。在城市建设层面,不得不感叹,成都城市发展非常迅猛,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成都地铁的建设之快,十年时间,地铁里程就突破了500公里,这是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成都速度。另外,城市现在也是拥有了双国际机场的城市,我是真正感受到了作为成都市民的一份自豪。同时,今年成都也开始如火如荼的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目前新增的大大小小的公园、以及最近火热的100KM环城绿道进一步增加了我们的幸福感。在商业领域,成都近几年的发展也是望尘莫及。众多奢侈品牌的活动在成都落地,大量奢侈品牌前来成都开首店,有点甚至开了二店、三店,目前IFS、远洋太古里已成为城市地标,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而年底即将开业的SKP项目又将使成都迎来下一个商业高光时刻。作为这座城市的两千万分之一的一员,我真的很为我的城市感到自豪,我也有信心,在下一个十年,成都会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成都成就梦想!

结论【五】

我,并非真正的成都人

但成都给我的归属感让我温暖这是一种无法言语形容的喜欢

05四夕

26岁 女 四川内江人

硕士在读,一枚爱学习的小姐姐

我是四川内江人,本科就读于成都,目前在北京读研究生(新闻与传播专业)

因家乡并非成都,所以我对成都的认识与感受要从上大学说起;最直观的感受,成都是一座非常有烟火气的城市,有很多好吃、好玩的。

在我还没来成都上学时,这个城市就不断地高速发展。对于成都近年来的变化,我认为城南改变很大,因学校活动、实习,我曾去过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等地,许多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建起,确实让我有一丝身处一线城市的味道。如今,我在北京读研,也陆陆续续去过国内其他几个城市,很奇怪的是,我每到一个城市都会不由自主拿它和成都做一个对比。我慢慢地发现,每去一个地方(城市),我会增加对成都的喜爱:会觉得成都气候更好、美食更好、风土人情更好。无形之中,成都在我脑海中成为了“最佳城市”首选地。

很多人说“成都很安逸,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我觉得这是一种过度强化的标签吧。的确,它跟北上广相比,工作、生活节奏没那么快,但成都却有属于自己的节奏;若你从事互联网、金融、销售等领域,工作节奏还是比较紧的,并非大家所认为整个城市的人都那么会享受(不努力、不奋斗)!其实不是这样的,成都只不过整体节奏相比一线城市稍缓和一点,我觉得这个城市既能给你奋斗空间,也能给你一个足够舒服的生活空间。对我这种不是那么想要去一味强调事业的人来说,成都是我比较想要回到的城市。

毕业在即,我个人是倾向回到成都的。虽然我并非真正的成都人,但成都给我的归属感让我温暖(这是一种无法言语形容的喜欢),即便我在成都不认识几个人,也没有家人在那,但如果我在成都,就会感觉踏实和舒服。

题外话:听到很多人调侃“成都”是个“省”,是四川省举全省之力建设的一个城市。虽然是有这样的一个趋势吧,毕竟西部整体发展是不如东部城市,如果要把一个省会城市发展好,必然是要放弃一些东西的。从本省人的一个视角来看,也希望成都在聚合、利用各方资源发展的同时,能把自身优势进行辐射,带动周边城市一起变更好,一荣俱荣,协调发展。我觉得成都应该有这样的责任、也相信成都有带头大哥的担当。

结论【六】

我,非常欣赏成都

可快可慢的弹性生活

06ZY

28岁 女 门店经理 兰州人

定居成都3年,会书法、擅做饭的大长腿美女

我,外地人(兰州人),大学毕业因工作来到成都发展;再来之前,我看过很多人对成都的评价,但每个人对成都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大多人认为成都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节奏比较慢、悠闲、安逸的状态。

2019年初我因工作原因一个人来到成都,作为一个外地人,在走出火车站的瞬间,形形色色各类人群匆忙赶路、各商家争先恐后的拉客卖货,扑面而来的直观感受却是一种忙碌、紧张、竞争激烈的氛围(成都初印象)。

从2020年到2022年,成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从商业角度来讲,每年都有新的变化,因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在Shopping Mall购物中心内,深知成都商业板块成熟度非常高,成都市中心以IFS、太古里、仁恒置地高端商场,周围有群光、百盛、银石广场等中高端商场,东门有万象城(含二期)、ICD环贸高端商场,南门有环球中心、世豪、悠方、TFS等,当然成都人民最关注的SKP将在今年10月开业;外加龙湖系各天街,伊藤洋华堂等商场等。在如此成熟的商业板块下,同类品牌竞争将变的十分激烈,加班已默认为常态;不仅仅与直营店有竞争,不同代理店竞争顾客、竞争商场,有的甚至于同公司的竞品店比业绩。对于成都的顾客而言,他们有更多的选择,但对于我们工作人员,却竞争着谁给顾客提供的折扣合理、谁服务到位、谁的地理位置更有优势等等;在我眼里,成都是一个商业竞争非常激烈的城市,虽然我们工作不易,但成都市民似乎有一种“及时行乐”的基因,即使自己赚钱不多,但也非常舍得“买买买”、愿意为自己消费;正因如此,成都能吸引众多商业大牌首店落地、拥有多个成熟超级商圈不无道理,也让我们商业从业者迎来了更好的个人发展。

回到城市生活,我非常欣赏成都的可快可慢的弹性生活;但因我个人非常不喜欢打麻将,相比大众眼里的成都解读,我所理解的“闲适生活”或许不太一样,但对身边朋友打麻将也表示尊重。目前,我对自己的工作还是很满意的,忙忙碌碌工作让自己成长了很多,感谢这座一个不排外、具有包容性的(成都)城市,希望未来的成都越来越国际化、早日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结论【七】

成都,闹中有静、安逸休闲、忙碌繁华的状态

让我有 强烈 归属感、自由感、安全感

07Simona

35岁 女 全职妈妈 新疆人

定居成都6年,业务能力超强的女强人

我是一个外地人(新疆人),教育学硕士

2016年从国外毕业回国后第一个选择发展的城市:成都,也是我目前定居安家的城市。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我总结了两点,其一,这座城市虽地处中国西部,但城市发展速度一点不低于东部沿海区域,其二,这座城市的包容性,以及休闲、安逸的生活真的非常吸引我。

2016年回国到成都,我生活、工作选择在成都城北区域(老城区),因本人真的很喜欢城区里这种繁华中夹杂着些许市井氛围;因我自己有留学经历,原本一个人在陌生城市生活难免会有的些许不适感,但在成都,不论本地人、或迁居而来的新成都人,他们的包容、不排外、不歧视的特有属性,让我这类天生没有太多安全感的女生有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自由感。如今的我,已在成都定居、生活、交友、结婚、生子,满满的幸福。

成都这些年的高速发展有目共睹,可惜大头基本是往南、往东,城北改造虽有动工,但进程缓慢。因家住人民北路附近,还记得刚买房时,这里有很多破旧脏乱差的地方,如今打车回家经常会听到司机吐槽:“哎,十年前这路就这样,现在还这样,没啥变化啊。”我理解城市改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成都近年来开展的十大美好工程项目、城市更新项目,对整个一环路改造还是很成功的,现代化与文化感的交融做的非常好、有内容、有细节,各种老巷子里的美食、酒吧,既热闹又美味,家周边也新修了高楼、重塑了景观,虽仍有许多上了年代的老房没完全拆除,但也支起了脚手架,待全部翻新、火车北站改建完成,真的非常期城北未来的模样,会涅槃吧!

如今,成都正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城市中绿化、公园逐渐增多,这样的变化对市民非常友好,休息日我会带上孩子逛公园玩耍、或者去城市周边露营,这不比在家看电视安逸多了吗?作为一枚新成都人,我非常希望成都能继续保持现在这种闹中有静、安逸休闲、忙碌繁华并存的状态,可供不同圈层的人找到自己的定位、需求,休闲时约上三两朋友喝喝茶、打打麻将、聊聊生活、工作、孩子,难道不是最开心、最向往的生活吗?

最新感受:曾经担任某教育机构资深培训老师,有丰富的教育学经验,但为家庭成全职妈妈,如今非常想重回归职场,担心会有不适应,不过我会努力的,毕竟这座高速生长的城市,也有着无限的可能与机遇!

结论【八】

我,选择成都

是这有一种能让人真正放松的生活方式

08SkyG

38岁 女 老板 甘肃人定居成都19年,全能女性

回想刚来成都的生活,这里生活、工作节奏都非常慢;休闲、乐活可能是成都这座城市的魂,人们可能因为思考的时间充裕,也可能路途上需要的时间较长,彼此格外珍惜见面的机会,生活节奏张弛有度。2013年,成都向南发展,我(SkyG)将工作与生活迁址天府新区,要说为什么选择成都?也许是一种感觉,一种能让人真正放松的生活方式吸引了我,无论成都城市如何高速发展,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始终平稳有序生长,约人谈事大都喜欢在成都的茶馆和咖啡店,轻松一下午的时间能碰撞许多灵感。

随着城市高速发展,在城南居住的短短几年时间,原本人烟稀少的华府大道好像一夜间开始繁华,地铁站的存在让邻居换了一茬又一茬,租客多了会没有安全感,上上下下的电梯看到许多年轻人早出晚归奋斗的样子。周围的节奏明显觉得是倍速播放,人们的语速快了,见面时间按小时或分来计算,明显觉得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焦灼感。人们的耐心没有以前好了。常听人说市内某某名胜古迹还没去看过,茶馆儿、博物馆、美术馆成了吸引流量去摆拍的地方,城市的故事,知道的人越来越少了。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活在这个城市的血液里,不论城市外在如何更新,都不忘记这座城市的魂,愿与时代同频成长。

看完以上八位

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

但生活在成都的感受

你是否对成都有了新的认识 ?

时隔十年

2022年,再次回成都

新的需要重新了解一下成都

再我看来

世人热衷的 “卷” 与 “不卷” 标签

跟城市无关,热爱生活的选择有很多

成都 de 巴适

成都 de 安逸

成都 de 创新、创造

成都 de 丰富、多元

成都 de 潮流、时尚

...

成都,我认为是一座

想想就能不由自主微笑的城市

微笑chengdu

TaiKooLi

也是一座正在全面生长的城市

生活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再积极、奋发向上

@all 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如一、不曾改变

如果你正在考虑选择某城市发展不妨收拾行李,来成都试试?

2 阅读:441

看透成都

简介:关注成都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