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战略能见度?
这个看起来高大上的词,用大白话解释就是:
就像开车上高速:
能见度500米:你发现前方修路,提前变道能见度50米:看见障碍物时已经刹不住车举个烧烤摊的例子你就懂了:
低能见度老板每天只关心今天买多少肉串,发现客人变少才慌慌张张改菜单,结果总比市场慢半拍高能见度老板通过三个细节预判危机:► 隔壁写字楼入驻率下降 → 白领客群减少► 美团上轻食订单上涨30% → 健康饮食趋势► 燃气费下月要涨价 → 成本即将上升于是提前做三件事:
① 推出"健身人士专属套餐"② 研发电烤炉替代燃气烤架③ 把流动摊改成带座位的mini店这就是战略能见度的核心价值:
► 看见别人看不见的趋势
► 提前做别人来不及做的准备
► 把危机变成超车机会

企业常见的能见度盲区:
▼ 只盯着财务数据(后视镜开车)
▼ 过度关注竞争对手(看旁边车道)
▼ 忽视边缘创新信号(错过匝道口)
提升能见度的土方法:
给高管配"望远镜"► 每月分析100条行业边缘人的吐槽(外卖骑手/原料供应商/年轻员工)► 比如发现骑手说"最近写字楼晚上取餐量暴跌",可能预示远程办公趋势在办公室挂"预警雷达"► 设置6个预警指标:客户复购周期/人才流动率/政府政策风向...► 当3个指标同时异常时触发警报培养"未来嗅觉"► 定期派员工卧底新兴企业(不是同行也行)► 研究00后的消费App使用习惯► 跟踪科研院校的实验室成果当年诺基亚就是"能见度失明"的典型——不是手机做得不好,是没看见智能机时代已到路口。
而任正非2012年就成立"2012实验室"专攻芯片,相当于提前10年戴上了夜视仪。
如果你是老板,你可以自问:
"咱们公司现在能看见18个月后的自己吗?"